平遥县园林养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223)

摘 要 园林绿化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更能彰显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山西省平遥县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为给平遥县园林绿化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以平遥县园林绿化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该县园林养护管理中存在的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资金难以满足日常维护需求、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管理手段传统落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制订科学规划、整合多元化资金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山西省平遥县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6.051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以北,地处晋中盆地西南部,东邻祁县,西接汾阳市,南靠沁源县,北连文水县。平遥县自古文化底蕴深厚,曾是古代重镇和交通要冲,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山西省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平遥县将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1]。近年来,该县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目标,持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已初步形成由公园绿地、游园、道路绿化等组成的系统化绿化格局。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遥县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从顶层设计、资金投入、公众参与、技术创新及专业队伍等方面采取全方位对策,确保绿化建设成果能够持久保持良好效应。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概况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太岳山北麓、太行山西段,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县全年日照充足,光照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间2 706 h,无霜期130~140 d;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10.6 ℃,1月平均气温-5 ℃,7月平均气温24.5 ℃;年均降水量415.9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高达1 785.7 mm,相对湿度58%;主导风向春季、秋季、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1 m·s-1。平遥县地势西北部为平川,东南部环山丘陵,海拔在735~1 962 m。水资源较为匮乏,但有汾河、惠济河、柳根河等河流贯穿全境。其中,汾河为黄河第二大支流,平遥县境内河段长25 km;惠济河发源于东泉镇,全长45.2 km,年均径流量1 210 m3[2]。平遥县气候条件温和,光照充足,水热资源匹配度较高,地形地貌和水系分布适中,为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但降水量偏少、无霜期较短等因素也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定挑战。

1.2 园林绿化现状

近年来,平遥县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平遥、生态平遥”的目标,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目前,平遥县已初步形成由综合公园、专类公园、游园绿地及其他绿化用地有机组成的园林绿化格局。公园绿地方面,已建成迎薰公园、惠济公园、环城公园3个综合性公园,永定公园、太和怡园等6处专类公园。此外,新建贺兰仙桥、华林苑等20余处小型游园。道路绿化方面,平遥县坚持“一路一品、一街一景”理念,新增绿化道路32条,对中都街、柳根街等15条骨干道路的绿化景观进行了改造提升,形成立体多层次的景观结构。单位园林绿化方面,平遥大戏堂、平遥县衙等11家单位和居住小区被评为晋中市“花园式单位(小区)”,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等2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园林单位”。由此可见,平遥县已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

2 主要问题

2.1 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顶层设计

当前,平遥县园林绿化建设更多从单个项目出发,缺乏对全县园林绿化的整体谋划。虽然建成了一些公园绿地和游园,但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衔接,未能形成系统化的绿化网络。现有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城乡统筹,未能很好地服务于平遥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大部分园林绿化建设仍集中在县城范围,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绿化滞后,城乡绿化失衡。同时,在植物选择、生态防护、景观文化传承等方面考虑不周,部分地区一味追求绿化数量和面积,忽视了绿化与平遥古城文化的融合,也未充分体现地方植被特色[3]。此外,开展绿化工作时缺少科学论证,未做到因地制宜,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一些规划设计方案评估不够充分,难以真正指导实践。总的来说,平遥县目前的园林绿化规划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

2.2 资金难以满足日常维护需求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是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1)平遥县用于绿化建设方面的财政经费捉襟见肘,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近年来,平遥县每年园林绿化维护费用在3 800万元左右,而实际需求超过6 000万元,存在2 200万元以上的资金缺口,严重降低了养护管理的质量。2)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过于依赖财政拨款。平遥县缺乏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模式,难以实现社会资本的大量参与,使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资金压力持续加大。3)现有资金投放缺乏合理规划和科学论证。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不高,存在静态化分配、使用不均等问题,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资金的效用。4)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资金支出行为,如盲目扩张绿化项目、滥植造景树种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浪费和资源闲置。

2.3 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低,也是制约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1)许多居民对园林绿化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居民将绿化视为单纯的观赏景观,忽视了园林绿化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导致其保护和爱护园林绿地的意识淡薄。2)部分居民存在破坏园林绿化设施的行为,如在绿地上随意踩踏、在树干上乱涂乱画、随意采折花木等,给园林绿地造成一定损害。还有人为了个人利益,私自在园林绿地占地搭建棚架或开垦菜地,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使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降低。3)社会公众参与园林绿化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人持旁观态度,认为园林绿化完全是政府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绿化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4]。4)一些人对园林绿化政策法规缺乏正确理解和遵守意识,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破坏行为已违法违规;也很少有人会对破坏园林植物和设施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举报或监督。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不强,不仅加大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工作强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遥县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管理手段传统落后

在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管理手段较为传统落后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缺乏先进适用的技术支撑,现有管理工作多依赖人工劳作,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设备和系统,如自动浇水装置、智能修剪装置、病虫害远程监测系统等,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不高。2)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数字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对园林资源、设施、作业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高效调度。同时,缺乏对大数据的分析应用,难以对绿地状况、植被长势等进行动态评估和决策支持。3)园林绿化管理创新意识不足,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管理人员对新技术认识不足,多持观望态度,技术创新动力不强。部分园林绿化单位缺乏吸收新理念、新技术的有效机制,无法快速转化运用创新成果。

3 对策建议

3.1 制订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

合理科学的规划是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基石。针对当前平遥县园林绿化规划中存在的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制订符合实际、富有远见的新一轮规划。在此过程中,应坚持整体谋划、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全县域的高度审视园林绿化发展,统筹县城和乡村、人口聚集区和生态敏感区的绿化布局,注重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同时,规划要高瞻远瞩,立足当前但放眼长远,针对区域发展、人口趋势等因素进行科学预测,充分考虑园林绿化事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为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此外,规划必须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平遥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将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地域人文特质作为园林绿化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植被选择、景观塑造等方面彰显平遥县独有的文化元素,最大限度体现地方气息。平遥县还要经过科学论证,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做法,立足当地自身的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规划方案。

3.2 整合多元化资金渠道

资金投入是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解决平遥县园林绿化养护资金不足的困境,迫切需要拓宽融资渠道、整合多元化资金来源。1)除现有的财政资金投入外,平遥县应积极探索社会资本的参与途径,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认领认养、购买服务等方式介入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投融资体制。2)平遥县要大力发展园林绿化经营性服务,培育新的经费来源[5]。可提供有偿服务项目,如拍摄租地等,或开发周边商业项目获取收益,将园林资源合理开发转化为资金回笼。3)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间接经济价值,通过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等途径间接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增长,形成资金回馈机制。4)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按照效益导向原则,优先保证日常维护投入充足,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3 加强宣传教育

平遥县需要从多渠道、多层面入手,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发放传单、社区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园林绿化知识,阐释园林绿化在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2)结合平遥县的实际情况,宣传园林绿化在保护古城文化传统、弘扬地方特色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唤起公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主动参与绿化保护。3)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使宣传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众生活,形式更加喜闻乐见。例如,可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短视频、动漫等形式的宣传作品;在公园、街巷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展板,直观传播知识;同时鼓励有影响力的社会知名人士带头参与,以树立典范;为公众参与提供广阔渠道和舞台,让宣传教育转化为行动自觉。4)通过设置公益广告、举办法治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阐明破坏园林绿化行为的危害性,倡导文明行为准则。同时,呼吁社会公众积极监督、制止和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4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推进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加大技术创新力度。1)平遥县要顺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潮流,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理念,构建智慧园林管理体系。例如,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实现对园林绿地的实时动态监控,及时掌握植被生长状况;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型,根据气象环境等多维数据预测病虫害发生,实现预警预防;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园林设施设备进行远程集中控制和调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2)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创新,推广应用一批节水、节肥、植物保护新技术、新产品,切实提高园林绿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成立园林绿化科技创新平台,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转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3)通过示范引领、专业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增强其应用先进技术的主动性,同时提高其技术水平。

4 结语

园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建设美丽宜居的平遥县意义重大。因此,平遥县应全面系统地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科学规划、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公众教育、推动技术创新、加强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的痛点难点,不断提高精细化水平,推动平遥县园林绿化事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艳.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5):220-222.

[2] 谢晖.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18):151-153.

[3] 杨宗澎.山西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及驱动力因素分析[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22.

[4] 降俊文.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山西省孝义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8):89-91.

[5] 刘坤宇.浅谈园林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种子科技,2020,38(13):20-21.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平遥县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