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 兴安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媒体在当前我国新闻舆论引导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如今这个融媒体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自身新闻舆论引导作用依旧不容忽视,但目前的问题却出现在编辑人员身上,本文就编辑人员自身的问题作为基础,提出当前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加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具体对策。
一、新闻舆论引导强化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民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除了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社会事件之外,也同样会揭露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以及贪污腐败等大问题,这种揭露事实真相的新闻也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到事件的真相。但这类事件就更加需要进行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对整体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风气带去十分不好的影响。
(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即便是在当前这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广播电视媒体舆论依然在我国的思想政治舆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中将政治思想、发展方针战略等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可以对全国人民进行统一化的思想指导,从而保障人民群众意识与国家意识保持在同一个高度上,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编辑在新闻舆论引导强化中的问题所在(一)新闻媒体宣传以及策划的不重视绝大多数的编辑人员自身并没有针对新闻媒体和新闻策划之间紧密关系形成应有的重视,也就导致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无法完整的呈现新闻内容中的时代特点以及重点,就导致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新闻影响力始终得不到对应的提升,直接降低了其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二)编辑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历经多年发展之后,形成一套固有的编辑工作模式,导致绝大部分编辑人员自身思维模式比较僵化。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不高也是广播电视媒体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得不到提升的主要原因所在。编辑人员自身对于新闻的敏感程度不高,同时对于自身所处岗位的重要作用没有形成全面的认知,导致其责任感不强,也就无法做到针对新闻内容进行客观公正化的编辑工作,同时也无法做到已经编辑完成的新闻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最终造成新闻内容自身的深度不足,导致受众无法做到深入了解事件内含的实际意义,也就直接降低了广播电视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
(三)编辑人员与记者的合作程度不高一个良好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事件,是需要编辑人员和记者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一部分的编辑人员和记者之间合作程度完全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同时也缺少对应的沟通环节,就导致各自为政,对于自己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最终导致新闻事件自身的报道失去事件原有的深度以及内涵,无法借此创造出一个完美有效的事件舆论,也就自然无法进行舆论的引导工作,最终使得广播电视本有的受众群体开始丧失对其的信心。
三、广播电视编辑强化新闻舆论的具体对策(一)策划以及宣传重视程度的提升广播电视媒体中的编辑人员想要真正意义上强化新闻舆论引导的作用,首先就需要提升对宣传和策划的重视程度。作为新闻内容质量方面决定者的编辑人员必须认识到新闻的报道以及策划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策划工作的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新闻报道自身的影响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重视新闻事件自身主题的时代性以及独有特点的突出,在全面把握新闻事件特点的基础上,将之进行放大以及强化,从而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
(二)编辑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编辑人员作为新闻内容的直接编写者,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质量对其舆论引导能力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想要提升编辑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政治素养的强化。通过定期召开党组织政策的学习会议,在充分了解党组织思想的基础上,树立应有的大局观,从而提升其新闻事件深层含义挖掘能力,并将政治思想融入其中,将具体的新闻立意进行确定。第二,专业技术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编辑技术的学习,提升其编辑以文章写作能力。
(三)编辑与记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妥善处理一条具备深度的新闻是由记者的采集以及编辑人员的编辑两个部分组成的,所以此二者的关系必须要合理处理。在新闻的采集环节,编辑人员可以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告知应该采集的信息类型。在新闻的编辑环节则是需要记者提供最为完整的事件现场视频,并告知其他一些镜头并未采集到的与事件有一定联系的因素,帮助编辑人员通过文笔最大程度的还原事件现场。
四、总结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在新闻舆论引导上存在着宣传策划不重视、编辑人员综合素质较差、编辑与记者之间配合不足的问题,直接拉低了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因此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采取对应的方式将之解决,借以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