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建基础实现乡村振兴

known 发布于 2025-07-05 阅读(206)

●王 飞

为了实现农村大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更富裕,让农村更美丽,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的全面腾飞指明了方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收入及生活水平,让农村群众生活得更自信、更美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同全国人民一起奔向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引领,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统揽协调,形成有力的政治保障。将夯实党建的基础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有机结合,针对农村地区的现状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问题、法治治理、环境优化等现实问题,充分挖掘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巨大潜力,激发农民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一、充分发挥党建作用,引领乡村振兴(一)党的领导是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民共同富裕是我党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振兴目标。伟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党的绝对领导,离不开党的正确指引,党是领导的核心,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强化党的绝对领导,强化组织引领,夯实党建基础,确保发挥党的统揽协调作用,通过从严治党,基层党建用理论武装头脑,充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实干精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基层党员干部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决定因素

面对乡村振兴大业,党员干部充当领头羊,尽职尽责,稳步推进乡村各项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伟大而艰巨,农村发展相对还较为落后,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交通设施建设、文化教育普及、居住环境改善、法制治理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城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基层党组织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但是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做好工作的决定因素,他们懂得乡村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农民最需要什么,他们深入广大农民中间,带头示范,通过不断夯实党建基础,积极发挥基层党建政治优势,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核心作用,在工作中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齐心协力一起推进乡村振兴。

(三)党建工作是基础,实干是硬道理

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靠的是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针对乡村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建设现状,面对繁杂的具体工作,党组织通过组织协调,做好突击的先锋,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实干中发现问题,努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遇到的根本问题,到基层去,深入农村第一线,真抓实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怕吃苦不怕繁琐,时刻以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致力解决好乡村文明、产业发展、法治治理、农民富裕等乡村振兴大事,落实实际问题,做到真正为农民办实事,体现党建的战斗力,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四)密切联系群众,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桥梁。推进实现伟大振兴战略,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基层党建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到每位群众心中,引导教育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让他们对党的工作有深刻的理解,乐于跟党一起走;通过联系群众吸收先进能干、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改善组织队伍结构,保障党和人民群众一条心,共同攻克振兴之路上的艰难,保障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通过党建把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利用群众力量,发挥基层党建功能,合理协调、配置资源,整合农村土地、技术、人才和地区特色资源,发展适合当地农村的产业,提高经济发展动力;通过密切联系群众,认识问题真相,切实解决如特色产业、人口素质教育、留守人群呵护、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同时也及时为上级组织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基层信息依据,从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

二、当前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困难(一)缺乏政治大局观,政治领悟力还有待提高

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普遍政策理论水平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吸收新事物、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党在实际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和绝对领导地位,领悟不足,对党的政策方针学习不够。还有的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思想不坚定,缺乏政治大局观,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侵蚀,对党建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服务群众意识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党建的凝聚力作用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群众是生产力创造的主体,基层党建工作应该时刻联系群众,为群众利益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党员干部党性觉悟较差,理想信念缺失,服务群众的意识不足,与农民群众脱节,自私牟利,只管自己前途利益,怕吃亏思想严重,更没有充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没有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更不能及时解决乡村农民实际的、切实关心的问题,造成基层党建在农民群众中失去凝聚力。

(三)能力不够,削弱了党建基础的战斗力

凸显基层党建的战斗力,选好带头人是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非常缺乏党性坚定、作风过硬,有领导力、执行力的党员干部人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不足,业务素质低,统筹协调能力差,接受新鲜事物和技能的观念落后,造成能干事、想干事的人,不能发挥带头人的作用,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基层党建队伍素质结构有待提升和优化

基层党建队伍中干部党员结构不合理,年龄普遍偏大,平时缺乏政治理论学习,领会政策水平较低,政治素质及文化程度不高,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能力更是欠缺,造成基层党建整体力量薄弱,干部党员的党性观念下降。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下降,战斗力不足,这个也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个人收入不高,造成个别干部党员缺乏干劲,失去向上的动力造成的。基层党建亟待补充新鲜血液,提升整个队伍结构、素质,多方吸收政治素质高、协调统筹能力强、年富力强的现代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

三、通过夯实党建基础,助力乡村振兴(一)树立信念,坚定党的领导,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树立党的绝对领导的坚定信念,坚持党引领方向,将党建工作融入到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操作流程中。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作用巨大,而实际工作非常复杂,必须依靠党的统一指挥和引领,由党来统揽全局,协调统筹各方,党才是凝聚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只有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工作中,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理论学习,完善教育培训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需要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养和觉悟,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建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不断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培训,使他们坚定党性,在实际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在党建工作中还要积极应用多种现代媒体加强宣传教育,扩大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贯彻党的政策的决心和信心,并落实到基层一线的实际工作中,增加工作实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和精神文明,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

树立党领导的坚强信念,统一思想,信心坚定,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是落实好党建工作的关键。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因为面对的是农村地区,其产业规模较小、资源相对缺乏、治理不健全,群众不理解,各项发展均相对滞后,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通过带头人引领,落实推动党建工作体系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保障党的政策真正落实,保障正确的方向指引。

(四)时刻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要将服务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识放在首位,切实关注农村人群的民生问题,及时解决他们最需要的,时刻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党员干部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发现基层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群众广泛支持,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带动农民群众振兴家乡,最快实现共同富裕。

(五)激发工作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党建发挥协调组织的作用,将能干、实干、敢干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并通过建立实施奖励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激发一线干部队伍的干劲,保持基层党建的活力和战斗力,在充分了解本地产业发展特点、环境资源、农民切身利益等情况后,通过协调组织力量,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集中财力物力,盘活和统一整合配置资源,积极推动农村可持续高效发展。

(六)不断自我更新,保持党建队伍活力

基层党建要经常通过理论学习,改进工作方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学习应用新科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互联网+ 农业”等现代化方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并将新技能运用到振兴乡村工作的实践中,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引进、挖掘、培养党建工作带头人,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能力强的后备人才,及时更新调换一批基层组织领导,补足党建队伍的短板,创新党建理念,将一些遵规守纪,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有能力、高素质的地区带头人和先进分子吸收到队伍中,发挥组织优势,保持干部队伍的活力,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四、结语

党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盘活优化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升经济效益,改变农民人居环境,提升文化氛围,加强法制治理,目的就是让农民群众在我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实实在在获得利益,让生活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在全面实施乡村战略工作中,通过党的全面领导和统揽全局,基层党建坚定党领导的核心,积极贯彻落实党的这一重要战略;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团结农村人民群众,以实现农民利益为己任;协调各方,统筹资源,合理调配财力、物力;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将党的组织工作更好地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通过走好城乡融合、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的致富之路,保障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成功。

标签:  乡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