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虚拟现实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known 发布于 2025-07-06 阅读(315)

谢泽惠 武汉宇翼教育培训学校

虚拟现实,也可以称为VR。这是一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也是1980年代早期的VPL JARON 拉尼尔的创始人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关于使用计算机创造一个活生生的3D 虚拟环境,为用户提供生动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当人们站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技术模拟场景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是置身于现实中。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和行业,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和学者的关注。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教育、医学、电影、游戏和计算机科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提供多种获取信息和学习的方法。但是,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报道结合起来,是新闻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2013年,《得梅因公报》完成并推动了“变革的收获”项目,该项目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讲故事,被认为是新闻报道中首次尝试使用虚拟现实技术。2015年11月,着名报纸《纽约时报》启动了虚拟现实新闻项目,推出了《纽约时报虚拟现实》。第一篇是关于叙利亚战争带来的影响的报道。这部作品以“流离失所”的名义直接参与了三名儿童难民的真实生活和情况。由于新技术提供的新鲜感受和体验,参与者对这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非常感兴趣。这是《纽约时报》的一大成功,因此在2016年,它继续推出一个新项目,“寻找冥王星冰冷的心脏”。

随着这些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也试图利用VR 技术来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方式,以适应媒体发展中的新技术。事实上,与传统媒体,如电视和报纸,甚至现在的互联网和社会媒体相比,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核心特征:沉浸式、互动式和想象性,在给观众提供新鲜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技术在对受众产生强烈共鸣的明显优势。这些因素为传统媒体的领导者提供了机会,促使他们利用这项技术吸引受众,赢得商机。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而存在,与传统的人们接受新闻方式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掌握了一点信息和知识的人来说。这种新媒介在各个方面都优于传统媒介吗?如果这是真的,那幺它扩展了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我们试图找出新技术的其他功能的时候,VR 应该回答的这些问题仍然存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VR 技术带来的新闻内容变化的方面,然后是三个目标。

目的1:探讨虚拟现实新闻的内容,找出虚拟现实新闻与其他新闻报道内容的差异。

目的2: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想了解虚拟现实新闻在展示信息方面的主要功能和优势。

目标3:检查观众是否能和什幺样的信息交互。交互作用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在VR 新闻的过程中只发生了一些互动,那幺应该找出问题的答案,即受众如何获得信息。

一、VR 新闻的优势

作为信息时代的新技术和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引起了学者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正如麦克卢汉对媒体的看法:“媒体是信息”,“媒体是人的延伸”,虚拟现实技术实际上是对人的意义的延伸,在新媒体时代发挥了强大的作用。随着受众与事件之间距离的日益减少,新闻报道为呈现真实客观的新闻,VR 新闻是当今新闻业顺应社会潮流的一种新方法。

(一)强大的视觉体验

VR 新闻有助于新闻业打破时空的界限,强调新闻的强大功能。如今视觉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大量的图像和视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求越来越多的视觉体验。所有这些原因使得VR 技术在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学者认为,VR 新闻是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和电视的必然趋势,通过解决获取信息的多重需求,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内容的创新多样

通过使用VR 技术,新闻内容变得比原始内容更深。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只是作为一个概述,相比之下,VR 新闻为受众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和更多的细节,这加强了故事叙事的原始形式。如2016年的民主党辩论和2017年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等。VR 技术的使用,使新闻内容的呈现形式变得丰富多样还体现在,现在国内外的很多媒体会在使用VR技术呈现新闻的时候,辅助一些传统的媒介以更好的讲故事,使之前无聊无趣的新闻报道形式变得有趣,大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纽约时报的全景内容的制作总监曾表示,“一些内容更适合用文字来呈现,也有一些更适合图片图表,所以我们需要寻找那些适合用全景方式来展现的内容。”

(三)强大的沉浸体验

通过创造一个整体的“超现实”世界,让观众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互动,给观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之成为“事件的主角”,“亲自”来到了事件的发生地点,从而提供了强大的感知体验。在这里,因为极其逼真的呈现效果,个人感觉的整体感可以被调动,情绪可以快速产生,这是VR 新闻相对于其他媒介的特殊功能。例如2018年的两会,人民日报客户端提供了一份三分半的VR 视频,对人民大会堂进行虚拟沉浸,人们只需轻轻拖动鼠标,便可以360°全景观看人大代表们开会的场所,仿佛置身其中。

(四)受众角色的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VR 新闻改变了受众的角色。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是最重要的人物。他们有选择主题和内容的能力,他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应该呈现给观众,然后他们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声音向观众讲述故事。因此,在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以“外部”的形式存在,而在虚拟现实新闻中,受众则成为事件的中心。随着虚拟新闻的发展,受众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存在着“I—it relationship”关系,记者站在事件的核心位置,新闻对观众来说似乎仍然是“IT”。现在变成了“我与你的关系”,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可以直接面对VR 新闻中的事件,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和感受这些事件。这些变化发生在观众的角色中也引起了他们对新闻的关注。

二、VR 新闻存在的问题

与报纸或电视对传统新闻报道不同,VR 新闻的内容和主题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些新闻往往以调查性新闻报道、深度报道和纪录片为主,主要涉及战争、灾难、全运会等。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近观众,有很强的视觉呈现感,也不需要及时报道。即使存在诸多优势,VR 新闻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信息没有筛选

首先,对于新闻传播的传统过程,信息被记者过滤。所以最后的信息对于观众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但是现在,VR 新闻给观众提供了所有的信息,很容易让他们看到不重要的信息。

(二)真实性的质疑

其次,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那就是如何区分虚拟现实新闻的客观信息和真实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闻传播中关于真实和虚构故事的讨论仍然存在,但受众质疑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不可避免的。在虚拟现实技术中,首先是模拟,然后是现实。它只是一种模拟真实世界或重建真实世界模型的技术,所以它确实像真实但不是真实。虚拟现实新闻实际上是一种由现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智能环境,它依赖于人的行为,并对其做出反应。这是一个混合的现实环境。在虚拟现实世界中,我们所能体验到的是与现实毫无区别的幻想。虚拟现实新闻虽然准确,但往往不真实,这一事实可以改变新闻界原有的“真实”概念,使“真实”成为其作品的第一原则。

(三)激化受众情绪

同时,技术带来的强烈的感官体验也使人们容易受到影响,虚拟现实新闻的信息传递在吸引人们并使他们感同身受上毫无困难,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引导受众进行理性思考,是未来虚拟现实新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编”新闻的产生

此外,由于虚拟现实新闻中叙述者的记者角色越来越弱,新闻也有可能通过导演来创造现实和产品故事。虚拟现实新闻工作者仍然可以通过编辑和重新编排来弥补“现实”,呈现他们想要呈现的东西。

三、研究意义

如前所述,大多数学者赞成使用虚拟现实新闻。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内容的影响,可以拓展对虚拟现实新闻发展的认识,揭示当今虚拟现实新闻的弱点。因为分析虚拟现实新闻的内容,它给我们提供了关于虚拟现实新闻的优势的信息。由于很多学者关注虚拟现实新闻对受众和新闻业的影响,基于虚拟现实新闻的内容分析进行研究是不普遍的,这也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些新的技术运用思路。

四、结论

虚拟现实新闻是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一种叙事媒介。它改变了传播的过程和新闻的内容。VR 技术具有独特的功能,为观众提供了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的事件的机会。在研究《纽约时报》的虚拟现实新闻时,我们可以发现虚拟现实新闻的叙事主题是集中的,主要是关于战争、游戏或某些生态的,以展现宏大的场景和强烈的视觉。而视频的长度取决于新闻和故事的主题,而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新闻和故事总是比其他的要长。VR 新闻呈现在360°视频中,为观众提供了全景视觉的视角。人与视频的交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受众的控制来改变视频中的视角,而故事的信息通常是通过字幕或独白来提供的。

尽管虚拟现实新闻具有很强的故事和事件呈现能力,但它仍然不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新闻,如日常生活中以短篇幅和简单内容呈现的新闻。VR 新闻适合于需要在宏大的场面和长的时间线上叙述的主题,而且故事对于社会来说是深刻的。本课题包括调查性新闻报道和深度报道。因此,传统媒体的存在仍然必要,为社会呈现日常新闻,而VR 新闻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增强受众沉浸感,更好地描述事件。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内容的变化发生在故事主题和人们如何通过VR 新闻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上。把虚拟现实技术放在每个人的家里,每天看虚拟现实新闻是不可能的。但是,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仍然是整个社会和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战争、社会问题等事件可以在当今虚拟现实技术中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从而使社会思考并关注周围发生的一些严重的问题,把它们置于浸没的环境中,这也是各个时代新闻事业的目标。受众与信息互动并不重要,但如何让社会关注这些事件。我认为这是虚拟现实新闻最重要的功能。

标签:  虚拟现实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