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辛守鹏,朱碧云,郝紫微,司少鹏
(江苏省淮安市园艺技术服务站,江苏淮安 223001)
妮娜女皇葡萄(安芸津20号×安芸皇后),是由日本农研机构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欧美杂交种四倍体品种。果皮厚,深红色,果肉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浓甜,口感兼具草莓和奶香味,品质极佳,属晚熟品种,耐贮运性较强,深受市场和广大消费者喜爱。
但栽培上果实着色较难且不均匀的问题一直是限制该品种商品性的最大因素,研究表明,果实着色与树体营养供应存在正相关[1]。经多年的试验观察发现,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果粒着色优于其它果粒。葡萄枝蔓环剥处理可以提高果实品质[2,3],但妮娜女皇葡萄枝蔓环剥处理的时间仍不明确。笔者于2021年4~9月在避雨栽培条件下,试验研究葡萄结果蔓不同时间进行绑扎和环剥对提高果实着色及内在品质的效果,为生产色艳优质妮娜女皇葡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在淮安市园艺技术服务站果树示范基地进行,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王元村南侧,北纬33.48°,东经119.03°,为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年平均气温14.1~14.8 ℃。土壤有机质含量约2.5%,pH 6.7,粘性土。
妮娜女皇葡萄采用避雨棚限根栽培。连栋避雨棚,南北向延伸,单棚宽6 m、高4.5 m,立柱高2 m。栽植妮娜女皇葡萄面积2 000 m2(3亩),株行距3 m×8 m,树龄7年,H形整形,水肥一体化管理,管理一致,树体整齐。
试验植株均在棚内同侧行,保持光照、水肥等条件一致。花前1周摘除弱小、畸形、发育不良的花序,一个结果蔓留1穗果,去除副穗,长果穗去除穗尖部。选择长势相对一致的植株进行试验。
1.2 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A,结果蔓绑扎,选3个时间进行,分别为A1(4月27日)、A2 (5月8日)、A3 (5月18日)。处理B,结果蔓环剥,选 3个时间进行,分别为B1 (转色前6月10日)、B2 (转色中6月21日)、B3 (转色后7月2日)。每一时间的绑扎和环剥均以3条果枝为一处理小区,随机区组安排,重复3次。挂牌标记。
基于结果蔓绑扎处理对于光合产物的下运截留与积累的效果慢于环剥处理的考虑,试验设计了绑扎时期在前,环剥时期在后的安排。绑扎和环剥均在果穗以下节位进行。
结果蔓选择在结果母蔓中部、H形树的东侧,大小、长势一致。绑扎用直径0.8 mm镀锌铁丝绕结果蔓3圈扎住,圈距1 mm,力度不要太大,避免后期造成缢痕折断。环剥一道,宽度2 mm,深至木质部。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果实成熟时进行指标测定。每个处理随机采摘10穗果,每穗中部采6粒进行相关性状的测定,求平均值。
单粒重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平均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用数显糖度计(日本爱宕PAL-1)测定,用小刀从果实中间切开取汁液测定。果实着色相关参数L*、a*、b*用分光色差仪CS-200(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测定。对小果实葡萄,色差仪前镜头用定制小镜头,测量前进行黑白模块校准。
①L*值表示果实表面明亮度,测量范围[1,100],L*数值越大,代表果面色泽亮度越高,反之越低;②a*值表示果皮红绿色差,a*数值从正值到负值表示颜色从红色到绿色的过渡,绝对值越大所代表的果实色泽越深;③b*值正负表示果皮黄蓝色差,测量范围[-60,+60],绝对值越大,色泽越深。④色泽饱和度C*(Chroma)值,利用a*和b*值计算,C*=[ a*2+ b*2]1/2。⑤果实色调角h°(hue angle)值,h°=arctangent b*/a*;⑥果实颜色指数CIRG,CIRG =(180-h°)/(L*+C*)。该指标数评价果实外观色泽的标准为:CIRG<2为黄绿,2
果实色差指标以及相关品质指标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整理,用SPSS 16.0软件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
表1显示,L*值,与对照CK(15.32)相比,结果蔓A处理与B处理都有明显提升。其中最早绑扎A1的L*值最高(27.01),较晚绑扎处理的A2、A3的L*值(17.60、17.72)均显着低于环剥处理B1、B2、B3的(25.54、23.45、24.57)。说明结果蔓绑扎处理在早期对于果实明亮度的提升具有较大作用,而后期不同时间环剥处理对果实明亮度的增加具有显着提升作用;
a*值中,对照CK为负值(-6.89),果皮绿色。A处理均为正值,B处理均为负值,表明在促进妮娜女皇葡萄着红色方面,绑扎处理A的作用明显优于环剥处理B且好于对照。
b*值中,对照CK为负值(-19.44),果皮蓝色。前期2次绑扎处理A的为正值,果皮黄色,后期1次绑扎的为负值,果皮蓝色。环剥处理B的均为负值。表明在促进妮娜女皇葡萄着黄色方面,绑扎处理A的作用明显优于环剥处理B且好于对照。
CIRG值可作为综合颜色评价系数。后期绑扎处理的A3的颜色指数最高(5.71),显着高于绑扎处理A1、A2,并且显着高于所有环剥处理B的。表明绑扎时间合适,对结果蔓下运的养分阻隔作用效果显着,对前期结果蔓生长所需养分为形成阻隔作用,而对后期结果蔓叶片制造养分的回流产生有效阻隔作用,因而对葡萄果实的着色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1 不同枝条处理对妮娜女皇葡萄果实着色指标的影响
表2显示,葡萄单粒重,以结果蔓绑扎处理的为大,环剥处理的次之,对照的最小(12.09 g),且显着小于绑扎处理和环剥处理的。绑扎的以前期处理A1显着(15.92 g)大。环剥的以后期处理的显着小(13.96 g)。
果粒纵径,绑扎处理与环剥处理的变化与单粒重的相似,绑扎的以前期处理A1显着(34.92 mm)大。环剥的以后期处理的显着小(30.12 mm)。果粒横径,基本差异不大,只是后期环剥的横径(26.37 mm)显着小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由果实粒纵径、横径的变化看,结果蔓绑扎处理和环剥处理提高了果粒的果形指数。
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结果蔓绑扎处理和环剥处理的均显着高于对照的。绑扎的总体上高于环剥的。绑扎的以后期处理的A3显着高(20.26%),环剥的以中期处理B2的显着低(17.39%)。说明早期结果蔓绑扎对于妮娜女皇葡萄果实品质的提升具有显着作用。
表2 妮娜女皇葡萄结果枝蔓不同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表明,对妮娜女皇葡萄通过结果蔓绑扎和环剥处理可以改善果粒的着色较难且不匀问题,且能提高内在品质。结果蔓生长早期的4月27日、中期5月8日、后期5月18日进行绑扎,葡萄转色前的6月10日、转色中的6月21日、转色后的7月2日进行环剥6个处理,均能改善妮娜女皇葡萄的着色,增加了红色度、光亮度,并且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评价认为,结果蔓绑扎处理的效果优于环剥处理的效果。绑扎处理的时间以5月18日前后为宜,不宜过早。过早会减少叶片制造养分的下运,也减少树下对应养分往枝蔓的上送,果粒着色问题依旧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