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信息化建设不仅从信息生成与传递上形成了新的运作模式,更是从思想理念上颠覆了传统管理,因此,引入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市场反应,改善决策质量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企业管理的基本含义出发,对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加以分析,进而探究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0.7;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0-0140-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not only forms a new mode of operation from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but also subverts traditional management from the 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refore,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have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business processes,market response and decision-making qual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meaning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ole of informatization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and then explores the measure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informatization;enterprise man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0 引 言
企业管理是企业为落实生产经营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企业管理对于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及时反馈外部市场竞争信息,做出科学有效的长短期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沟通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条件,而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无论是信息规模,还是其生成、存储与利用方式均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企业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资源,如何充分挖掘其中的管理价值,如何为企业的创新转型设计合理方案,则成为其管理过程中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1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1 推动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
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必须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思想理论。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中,信息只是各环节沟通的桥梁,其管理价值十分有限。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无论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还是经营项目的运作,亦或是人力资源的协调与配置,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不断生成、存储、传递,一方面优化了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另一方面也迫使企业管理者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转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并开始寻找新的思想理念指导实践,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与变革。
1.2 推动企业管理功能的优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沟通更加便捷,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以及部门和部门之间能够利用便捷的沟通软件开展信息交流,及时反馈、交换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信息阻碍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使企业管理的信息获取更加高效,例如在市场营销中,市场部门可以通过对消费者的在线调查全面获取目标客户信息,并建立营销模型,提高市场推广效率;使企业管理中决策工作更加精准,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企业经营决策更多的是依靠主观经验,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者可以依托管理数据,对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建立立体化模型,预测企业发展方向,进而做出更加准确,更具指导意义的经营决策。
1.3 推动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企业管理信息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信息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的引入。在信息技术研究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相关机构根据企业管理需要,不断研发专业软件,为企业实现智能化运行提供了便利。例如:企业可以引入Kingdee软件,建立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在软件的支持下,企业能够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财务与业务之间的高效沟通,并结合财务系统、会计软件、财务软件、进销存管理软件、进销存管理系统等软件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交流,从而让企业的财务信息流动更加便捷,为企业的高效管理提供支持。
1.4 推动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
一直以来,垂直型管理结构在我国企业管理中都处于主导地位,企业通过对权限和职能责任的划分,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流系统,并通过上层决策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但是这种管理结构对人员的约束性过高,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活跃性。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引入,垂直型管理逐渐被扁平化管理所替代,在扁平化管理结构中,各个部门的人员能够通过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沟通,打破传统管理中对自身潜力的局限,能够更加活跃、更加自由地参与到生产经营中来,进而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2 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引入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技术的引入是企业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立足自身管理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促使其逐渐融入到企业管理运行中来。在信息技术引入过程中,企业应对信息化建设制定战略规划,有步骤地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缓冲与适应空间;分析、判断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需求的契合性,优化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并结合企业主营业务内容进行调整,确保信息技术在管理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维护,逐渐拓宽信息化管理范围,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2.2 优化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需要系统、完善的制度规范作为保障。在管理工作中,企业首先要明确信息化管理职责,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框架;其次,完善管理细节,细化管理责任,例如对于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计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明确信息系统应用权限等,以规范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最后,推动管理制度的落实,利用考核、评估等方式监督信息化管理效果,对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予以改进与指导,以构建系统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2.3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信息化管理素养
企业信息化管理对创新型人才提出明确的要求,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对人才职业素养要求更多的是服从与执行,对于其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进行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了人才潜力的发挥。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企业应调整人才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人才的信息素养,例如:制定严格的职业培训方案,要求各部门人员参与信息化培训,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操作技术,以适应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此外,还应积极引入熟悉企业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依靠其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平台,引导企业逐渐走上信息化管理道路。
2.4 注重信息安全,防范信息化管理风险
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管理工作中,企业首先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警惕,从各个管理环节入手,及时发现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的漏洞,并从技术上加以弥补,控制企业信息管理风险;其次,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系统的安全漏洞,做好软件升级,完善系统使用权限等,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管理风险。
2.5 建设企业文化,优化信息化管理氛围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局面,而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理念,增强企业凝聚力,坚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基于此,企业应着力于全面构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将信息化时代企业面临的新的竞争形势,大数据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以及人才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渗透,以推动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
3 结 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不仅从理论层面提供创新指导,更是从技术、制度、组织结构方面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基于此,企业应迎合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从多角度协调内部建设,形成高效的信息运作平台,协调各环节管理优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价值,进而推动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李焱.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J].绿色科技,2019(6):229-230.
[2] 贾京京.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J].经济师,2019(3):283.
[3] 周峰.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及优化对策探索 [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9):229-230.
作者简介:张萌(1997.08-),女,汉族,黑龙江肇东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