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选择和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数字中国建设将与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成为推动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重要引擎。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数字经济对股票价格信息有效性、投资者权益保护、企业价值、合规经营、资本市场风险调控五个维度来诠释对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从政策制定与实施、企业战略变革与治理、投资者决策与风险防范三个层面提出政策构想,以期助力数字经济背景下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资本市场;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化;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1(b)--04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普及和加速应用,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中增速最快、最具活力的催化剂,并成为重配全球资源、重塑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以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选择和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2023年6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展望未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深度耦合发展,将成为拉动数字经济增长新的爆发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数字中国建设将与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协同发力,成为推动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力变革的重要引擎。为此,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数据为纽带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而企业作为承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是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实践主体,特别是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的优质代表,肩负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10号),意见重点强调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化投资者保护的力度,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自身价值,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引导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加大上市公司违规造假成本,必须坚持稳字当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从宏观上“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来看,数字中国建设下的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必将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高度耦合关联,更进一步地,数字经济发展所呈现出优胜劣汰经济环境将倒逼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必将映射在企业商业逻辑、治理体系、管理方式、运转架构、生产模式上,在此基础上加上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全方位多层次数字化、智能化,包括数据在内的全生产要素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映射到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数字化将最大可能打破数据鸿沟,股票市场信息流有效且畅通,投资者权益得到最大保护,企业效率明显提升,监管手段更加多样化,上市公司运行更加合规,资本市场风险更加可控。因此,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映射到资本市场上将从股票信息有效性、投资者保护、企业价值、合规经营、资本市场风险五个方面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此,深层次探究数字经济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数字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数字经济赋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
尽管不同学者和机构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不同阐述,但数字经济所具有的高创造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重要特征却得到普遍认同,基于这些特征将对企业的全生产要素产生广泛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但有两个问题不禁让人思考: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该如何刻画?数字经济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是什么?
投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最基本功能,资本市场中股票有序流动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在高质量有效资本市场中,股价应反映股票的有效信息。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立市之本,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的存在,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时显得格外脆弱,健全投资者保护,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动资本市场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长期来看,股票市值的创造本质上依赖于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自身价值的创造。从已披露的信息来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时有发生,上市公司属于公众利益实体,如发生财务造假,给整个资本市场发展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从源头上指导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完善监管体系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风险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资本市场正常波动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正常表现,但资本市场内部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在受到某一或某些外部冲击情形下,资本市场异常波动时,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实体经济可能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可能爆发经济危机,所以资本市场风险可控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股票价格信息有效、投资者权益得以保护、企业价值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合规经营、资本市场风险可控这五个方面综合表现来衡量。为此,本文将从股票价格信息、投资者权益、企业价值、合规经营、市场风险五个维度来诠释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2.1 数字经济对股票价格信息有效性的影响
股票价格信息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股票价格信息应当尽可能地真实反映被投资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值,过高或者过低的价值估值对投资者和被投资方都是一种损失,这种长期偏离合理范围的定价甚至有可能加剧资本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党的二十大以来,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将通过内外部效应对股票价格信息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平台智能感知市场风险,通过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帮助企业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模型,帮助企业规避内外部风险,优化内部环境,从而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能够识别潜在的偏误风险,抑制管理层投机行为,提升股票的定价效率,增强股票价格的有效性[2]。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催生的数字技术在上市公司广泛应用,能够使股票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更加公开透明,尽可能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偏差,这些不仅仅为资本市场中的散户提供了有益参考,更加重要的是为分析师的预测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数字技术能够提高外部信息质量,拓宽信息挖掘渠道,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分析师预测偏差,提高分析师对股票的预测质量,指导投资者进行合理的投资,从而增强市场上股票价格信息有效性[3]。因此,数字经济所催生的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提高外部分析师对股价预测的准确性,来提升股票价格信息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整个资本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2.2 数字经济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影响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是资本市场的立市之本和发展之根,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时代本质上是信息时代,投资者权益保护显得更加重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正当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所在,数字经济所催生的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传递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能让投资者了解公平的市场机会,让投资者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用优势信息进行掠夺资源的机会。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促使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流程升级、优化生产工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公司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系统的应用能够准确洞悉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从而提升消费者效用水平,提升企业价值。在数字技术渗透性、协同性和替代性特征带来的价值提升驱动下,上市公司为了更好地向投资者呈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上市公司更有动力提高信息的披露质量。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升级迭代使得数据的可靠性进一步得以加强,催生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数据结构,信息在传递链条上的某一节点进行篡改显得非常困难,若企业想粉饰企业的经营和财务行为,则必须对整条信息链条上的数据进行篡改,这样很容易被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发现,从而触发监管机构的重罚和投资者的负面反馈,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上市公司管理层隐匿或造假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客观上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质量。
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质量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数字技术催生的企业智能化运营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战略风险,从而降低企业重大错报风险,而数字技术所催生的审计手段的多样化、智能化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了广阔空间,能够让注册会计师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被审计单位,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降低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都降低的情况下,审计风险也必然降低,审计质量得以提升,审计报告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资料,其质量提升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起重要作用。
因此,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质量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3 数字经济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
股票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来源于企业良好业绩的支撑,这是微观主体企业一切战略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资本市场股票价值创造的源泉所在。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通过数字技术挖掘海量数据,应对和拓展不确定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对企业计划、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进行全要素全方位的整合,改善人才、资金、物质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资源配置,夯实并持续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创造业绩价值。企业数字化转型所赋予的赋能效应、协同效益和信息效应将企业价值得以提升,赋能效应通过数字技术改变传统组织构架,提升组织运行效率,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协同效益直接打破原有孤立社会和经济结构,建立互联互通的商业网络,提升企业间相互协作的能力,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运营成本,信息效应一方面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有效缓解各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从众多碎片化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大众和个性化的需求[4]。在此过程中,企业不仅积累了优质的人力资本,还推动了组织结构升级、促进了专业化协作分工、提升了生产力水平、降低了企业内外部成本等,这些都为上市公司价值不断攀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此外,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改善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和组织管理方式来提升企业创新活动,在人力资源质量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必然导致企业对高端技术人才和前沿知识型员工的大量需求,一方面,迫使企业去市场上招聘更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后产生的外溢效益会提升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水平;在组织管理方式方面,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流程进行再造,使组织更趋扁平化,提升信息传递和管理效率,帮助企业更易捕捉前沿性的信息,为实现企业价值创新活动提供动力和平台支撑。
2.4 数字经济对上市公司合规经营的影响
合规经营最早出现在金融行业中,主要含义是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相关政策规定的一致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合规经营主体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特别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合规经营是保障上市公司稳定可持续、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合规经营下的合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监管要求、内部规定等而导致的法律责任、经济处罚、信誉损失等不良后果,数字经济发展下的上市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建立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合规管理运行体系和合规管理保障体系来为企业合规经营保驾护航。数字经济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也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信息时代更能使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理解合规的价值,数字技术时代更能使清晰、合理的合规政策和程序被员工了解和接受,从而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数字化的转型也必然会对合规管理运行、对合规风险评估和改善进行动态监督与控制,以此来建立数字经济下的合理、清晰、高效合规管理体系规避公司违规经营带来的风险。公司的违规经营不仅会给持续经营蒙上一层阴影,还会给公司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更会危害公司的声誉,打击投资者的信心,给资本市场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另外,上市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能降低违规经营的风险。数字化时代,媒体和公众的持续有效监督也让上市公司违规成本大增。因此,数字经济发展态势下,上市公司通过建立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合规管理运行体系和合规管理保障体系来保障公司合规经营,通过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加上违规成本的威慑,使得上市公司合规经营的可能性大增。
2.5 数字经济对资本市场风险调控的影响
稳定性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最直观体现,稳定可预期的资本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资本市场价值培育功能具有重要价值[5]。相反,不稳定甚至股价崩盘的资本市场则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不仅干扰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的冲击。数字经济发展下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并重塑企业内外部的信息环境,这种重塑体现的信息价值性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内部对隐藏信息的动机减少,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外部发现企业隐匿信息的能力大幅提高,从而对企业内部隐匿“坏信息”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6]。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一般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控制环境和内部监督影响企业隐匿信息的机会主义,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隐匿企业的重大风险,控制活动影响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因此,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良好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控制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隐匿信息的行为,能够客观公正评价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经营环境,减少企业因内部隐匿信息而造成坏消息集中爆出而导致的股票崩盘风险。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也是企业内部隐匿信息的常用手段之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达到降低企业隐匿信息的风险。
因此,数字经济下上市公司借助数字技术重塑信息结构、减少内部管理人员信息过滤、加强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提高外部媒体和分析师监督,从而减少企业管理层向外“只报喜不报忧”的信息过滤行为,减小企业集中不利信息集中释放带来股价崩盘的风险。
3 数字经济赋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构想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提出以下政策构想。
第一,政策制定与实施层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新竞争格局的制高点,政府作为数实融合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应当制定持续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框架,加大对重点产业(企业)贷款支持、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优化面向企业的创新和扶持政策相互融通的政策体系,构建务实、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另外,政府需要持续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营商环境,打造一流的服务企业的数字化平台,切实减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压力和成本,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当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需要因势利导、分层管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定切合适宜的政策体系,政策可以有针对性的倾斜,从而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乘数效应”。
第二,企业战略变革与治理层面。随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发生深刻变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下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不二的选择。因此,企业应具有数字化转型的强烈意识,改变传统的战略思维和经营习惯,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切实有效地将数字技术落实到企业决策和流程改造中,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另外,企业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自身实力来制定均衡的数字化转型计划,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数字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考虑战略变革、组织选择,甚至利益相关者在内的综合精细安排。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享有数字化转型的治理赋能效应,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组织的战略变革、内部管理、数字平台、信息披露等治理路径上,从而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价值增值效应。
第三,投资者决策与风险防范层面。数字技术为投资者决策带来新模式和新路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主体之一,数字经济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投资者能够利用政府和企业搭建的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上市公司管理层损害投资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者获取的决策信息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使得投资者更有底气。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投资者与媒体和分析师的对接更为通畅,能够及时评估投资面临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错误决策,减少系统或非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周卫华,李萌宇,李一诺.数字化转型、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价值创造[J].统计与决策,2024,40(16):178-182.
黄旭,洪美玲.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提升路径[J].南方经济,2024(8):23-44.
洪小羽,谢建国,任桐瑜.数字经济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基于企业内外部市场选择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4,46(9):1-14.
燕连福,赵卉心.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27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研究,2024(8):86-96.
吴玉杰,王璐瑶,周姿含,等.面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规律探索: 主体、范式与生态[J].南开经济研究,2023(12):81-95.
顾丽敏,张骁.数字经济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机理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1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