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发经济抢占消费新赛道的对策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06 阅读(332)

摘 要:面对我国当前扩大内需的战略需求,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在激活市场活力、助力商圈繁荣、驱动产业升级以及带动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随着我国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及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首发经济在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创新生态、数字经济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迎来重大机遇,但也面临着政策体系不完善、商业模式创新难等挑战。本文系统分析首发经济的作用机理及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我国首发经济抢占消费新赛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费新赛道;首发经济;首店经济;扩大内需;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3(b)--04

1 引言

2024年7月,我国相关政策文件指出,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以及“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随着国际经济的持续变革,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正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不仅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与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更是衡量一个区域商圈活力、消费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因此,深入探究首发经济的发展规律,了解其内在逻辑,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拉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首发经济起源于首店经济,由传统品牌门店发展到首发、首展、首会等多元领域,作为平台主体推荐新产品、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以及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与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流程。整个过程的核心支撑在于以生产和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最终能够达成消费升级、市场扩容、产业转型以及城市能级提升等多重综合效应。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全国首店数量突破1.2万家,同比增长32%,其中上海、北京等城市贡献超六成份额,为所在城市挖掘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新动能,促进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拓展新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 首发经济抢占消费新赛道的作用机理

随着数字经济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首发经济发展迅速。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269家,其中高能级首店占比达17%。同年,北京全年新增落地首店960家,其中包括多家品牌的首家门店、旗舰店和创新概念店。伴随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等首发经济模式进驻我国各城市的数量日益增长,首发经济的发展程度正逐渐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实力、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化商圈能级升档的新引擎。

2.1 激发市场活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恢复和扩大需求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首发经济对供给侧提质升级、激发需求侧潜力的作用愈发凸显。首发作为某一区域内品牌效应的初次亮相,通常会带来当下流行的最新商业模式。在门店的装修风格、运营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相较该品牌过往模式,或周边商圈原有其他品牌的推介模式均存在显著差异。当一个区域出现一家新店时,商圈内顾客会因好奇心驱使,使得首发场所周边人流量大幅增加,同时在新风格、新模式、新产品的加持下,首店经济效应得以爆发性显现。此外,其他新业态模式的成功运营,可以促使品牌对企业产品开展模式创新,提升品牌的整体影响力,助力品牌实现改造升级,从而催生所在城市的消费创新,夯实消费增长的基础,成为新时代吸引流量的新密码。

2.2 促进商圈繁荣

首发的系列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能够迅速拔高商圈的整体档次,增强其吸引力。品牌资源的集聚,不仅能丰富商圈的商品种类和服务内容,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带来大量流量,进一步推动商圈的繁荣和发展。例如,我国许多大城市在核心地带的大型购物广场开设首店时,采用节奏明快的音乐营造气氛吸引等待“尝鲜”的消费者。在旅游景区,推出首个联名主题店、首发新文创,吸引大量游客购票参与互动活动等。各类首发活动给商圈及城市商业综合体带来大量客流,在活跃商业、激发消费的同时,还能加强城市间商产文旅紧密联动,有利于提升区域消费市场的开放度,推动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3 推动产业升级

首发经济促使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激发创新活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进而推动消费升级,企业为实现“首发”成功,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扩大供给创新,加速突破技术瓶颈,带动生产、管理、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用户体验等全方位提升,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第二,优化产业结构。首发经济强调产品链式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工艺,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了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竞争力,优化了本地区产业结构。第三,引导资本流向。首发经济能够吸引资本流向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创新驱动型的首发企业。通过税收减免、补贴以及降低融资门槛等手段扶持首发企业,推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建设,保障首发企业在公开发行过程中顺利上市。第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首发经济有助于整合城市资源打造消费场景,加强消费相关产业联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增强消费者的感知与体验。通过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要素融入首发经济,推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首发产品和活动;同时,加强首发经济与本土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创新文旅产品及服务。

2.4 带动共生发展

首发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通过首店布局和首发活动,城市能够吸引大量客流和物流,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店与城市相互选择,相互印证、相互助力。被更多的优秀首店选中,这表明城市在经济发展、资源汇聚、营商环境、扶持政策、消费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首发落地之后的效益和发展,又会成为城市招引新品牌的重要案例,在首发成长过程中,城市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新店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首发经济中的旗舰店、体验店、定制店、各种展厅和博览会等不仅是一家店铺或一个展厅,还是城市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发经济要与城市建设密切结合。结合城市自身特点,综合考虑“首店”与“老店”、“前街”与“后街”、“现代商城”与“老牌百货”、“展厅”与“文化底蕴”等多方面的互动,形成不同风格间的碰撞联动,共同为城市的消费场所注入新活力。

3 我国首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家层面,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愈发重视首发经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首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这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消费潜力的基础上,旨在借助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重点抓好“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强调“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将首发经济置于新兴经济领域的首要位置,列为2025年的重要任务。此外,商务部正在加紧部署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为各地发展首发经济提供政策支持与指导。

地方层面,全国各地政府正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将首发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消费升级、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有力举措。例如,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北京发布《促进首店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品牌首店入驻和开业进程中所涉及的项目选址、登记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等提供靠前服务,助力品牌解决落地经营的难题;上海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第七届进博会的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覆盖消费、医疗等多个领域,使其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吉林省、陕西省、湖南省等多个省份在两会上均将首发经济作为焦点议题,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首发经济在当地落地生根。

3.2 市场需求的强劲驱动

首发经济顺应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成为符合市场需求、推动消费增长的有效经济形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消费者对贴合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满怀期待,而首发经济正是通过创新推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以新鲜感和个性化形式解决了国内消费者的供需错配问题,满足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参与热情。

同时,首发经济的推陈出新,极大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创新。生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必须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产出效益,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首发吸引了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不仅能促进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还能带动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3 创新生态的逐步构建

首发经济的发展顾名思义离不开创新生态的重构。近年来,我国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资金引入和支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首发经济的的创新环境正在不断优化。技术方面,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持续加大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一大批企业在重大科技攻关和产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并实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方面,我国还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不仅为首发经济提供智力支撑,还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方面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资金引入和支持方面,各级政府与社会资本纷纷加大投入力度,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3.4 数字经济的加速推进

数字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之一,也是首发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

目前在首发经济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譬如,生产企业可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消费者需求偏好和行为习惯,为新产品新业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精准的数据参与依据;数字化技术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应用过程中,可大幅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赋能企业营销与服务创新,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3.5 国际优质资源的不断引入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外资品牌纷纷抢滩入驻我国各大城市的核心商业圈,为本地商业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国际化新元素。新入驻的国际巨头以其国内鲜有的品牌魅力、先进的销售理念以及高规格的产品服务,一方面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另一方面以商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及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传播,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商圈的整体竞争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对本土商家而言,更是一种双赢模式选择,在与外资品牌的互动中不断学习成长,共同推动着商圈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发展。外资品牌的入驻,不仅是商圈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推动城市经济多元化、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关键力量。未来,随着更多外资品牌的加入,我国商圈的国际化进程将迈入一个崭新阶段。

4 我国首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4.1 政策体系不完善

首发经济是近两年我国提出的新兴业态,虽然多地政府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首发经济发展,但许多措施还在逐步实施中。有些政策体系不完善、服务标准有待规范、政策执行力度待提升等问题,使得政策效果的发挥大打折扣。部分城市由于缺乏强有力不能落地的政策而导致首发经济未能正常发展。

4.2 商业模式创新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在许多领域产品已经趋向供过于求,过剩经济将长期存在。目前,传统商业模式已无法持续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点越来越难以被发掘。许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首发项目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持和研发投入,这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同时,首发经济创新难度的加大,使得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大部分企业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研究和开发新的生产或商业模式,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4.3 服务产品多样化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首发模式以首店业态为主,随着首店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此行列,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相似,甚至重复的以首店为主导的首发业态,首店的大量出现容易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同时,由于企业大量跻身于以实体产品为主的首店业态,却忽略了以服务产品为首发的业态。尽管首发经济中服务业态有所增长,但总体上首发经济中的服务消费领域仍面临供给不足、业态不够丰富等问题。一是首发经济与服务产品结合不多,诸如保健、康养、医疗等行业品牌服务产品创新少,难以扩充新的消费群体,与许多烘焙蛋糕店、食品杂货店每月甚至每周推出“新品首发”类似的活动相比,难以满足不同消费主体多样化服务需求。二是综合性首发内容较为欠缺,复合型跨界融合首发内容相对缺乏,与实体产品的产品创新、品牌联名相比,服务产品供给形式单一、市场细分不足等使得企业在竞争中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加剧了同质化现象。

4.4 发展载体待增强

首发模式大多需要有强大的商圈载体的知名度作为支撑才能持续发展,部分城市的商圈在基础设施、商业氛围、消费环境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尚显不足,难以吸引高端品牌、国际品牌和创新型首发,这限制了首发经济向更广泛的区域进行拓展和深化。为吸引并配合首发,商圈在交通、停车、物流等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升商圈和购物中心的便捷性和吸引力,这些功能硬件条件的不足可能会限制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首发带来的经济效益

5 以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为抓手抢占消费新赛道

5.1 加大政策支持,优化首发环境

一方面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针对首店经济的专项政策,从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对开设首店的国内外品牌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加强城市商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商业设施的品质和档次,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支持本土品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首发业态,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另一方面要深入落实各项政策,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场景创新,拓展企业首发领域。

5.2 突破传统思维,创新首发业态

企业应突破传统思维,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抓住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首发的新品或服务绝非传统意义的高端奢侈品,必须结合城市文化在品质、设计和工艺上达到高规格标准,同时兼顾绿色、智能、健康、时尚等新趋势,满足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创新首发业态,不仅要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加强首店经济的宣传推广力度,还应注重以首店为依托,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便捷性。除此之外,首店举办首发首秀等活动,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前来参观和购物。

5.3 立足地域特色,增加服务供给

首发经济对地域资源有较高要求,不同城市在吸引首店级别及类别时,受自身资源条件和经济实力等限制。随着首发经济内容日趋多样化,各城市要立足区域实际,植入当地鲜明的特色文化,结合城市特色和消费者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消费场景,如沉浸式体验店、主题餐厅、文化创意市集等,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供给。一方面,在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深入调研,精准了解客群需求及消费特性,丰富服务种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充分发掘与品牌契合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以此来吸引并留住当地消费者,并通过不断开发与创新将其融入产品与服务中。另一方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建设,改善消费体验,为首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4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载体功能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首发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包括相关部门的快速审核批准、政企之间顺畅的沟通机制、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的充分保障等。为吸引品牌首店、新品首发、首展举办等,各地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功夫。优化营商环境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与首发经济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完善各部门间的联席会议机制,对品牌首店入驻本地区和首展、首会等业态所涉及的新品通关、新品首发、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问题,开启“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限,加快首发进程,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本区域营商环境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丁婉娟.我国城市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以北京市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9(18):153-156.

冯其予.首发经济拉动供需提质升级[N].经济日报,2024-08-13(1).

以首发经济引领消费升级[N].人民日报,2024-08-16(5).

魏子华.后疫情时代上海首店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师,2021(5): 27-29.

黄庆华,向静,周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 理论机理与现实逻辑[J].宏观经济研究,2022(9):5-18.

王珂.推进首发经济 增加优质供给[N].人民日报,2024-08-28(020).

赵明晓.对标上海大连首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4(3):47-50.

蕊红.“首店经济”燃动新消费引擎[J].现代商业银行,2020(13): 58-61.

“首发”充分展现进博会的双向奔赴魅力[N].第一财经日报,2024-11-07(A02).

依绍华.首发经济何以破圈迭代[J].人民论坛,2024(16):24-27.

万红梅.重庆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11):9-11.

标签:  经济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