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大棚种植果蔬应市场需求也得到长足发展。在这种大趋势下,西红柿的大棚种植实现了四季充足供应。为了提高西红柿种植投入和产出比,实现效益最大化,应不断改进和提高种植技术,科学规范生产流程。本文对选种、育苗和大棚生长期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一、品种选择与育苗
1、品种选择
设施大棚西红柿的选种首先要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和本地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产量高、抗病强、质量优的品种,以此提高种植效益。具体应具备特点为高产性、抗病能力、耐低温能力、外形饱满度、色泽好、口感佳。桃红、雪花、忠旺333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种植品种,具体种植可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条件自由选用。
2、育苗
(1)育苗时间
温室育苗通常在每年的3月中上旬进行。
(2)营养土配置
将田园土和有机农家肥按1∶1比例混合,同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0.5kg尿素,1.5kg二胺。
(3)种子催芽
将种子浸泡在水温25-30℃温水中6-8小时,捞出后置于25-30℃室内,2-3天便可出芽。
(4)播种
将催芽的种子均匀播在畦内,并保证覆土薄厚一致,厚度在0.5cm左右。在播种后应控制好棚内温度。标准为:白天,出苗前25-28℃,出苗后18-22℃。夜晚,出苗前16-18℃,出苗后14-28℃。
(5)炼苗
成苗前7-10天炼苗,适当通风,棚内与外界温度一致,少浇水,保证植株不萎蔫。苗龄45-50天,茎粗约0.5cm,株高12-16cm,根系发达,达到壮苗标准。
(6)光照
光照最佳时间为15小时左右,如光照不足,可安装补光灯或悬挂反光幕等延长光照时间。
二、定植密度与植株调整
1、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的精准控制对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有较大影响。通常早熟品种株行距为30×50cm,中晚熟则为35×60cm,在定植工作完成后,需及时进行浇水和地膜覆盖。
2、植株调整
(1)吊秧
为避免倒秧问题出现,在植株高度达到25cm时,要及时对植株进行吊秧。依照西红柿行距,南北走向拉12号铁丝,铁丝上依照株距竖直拴绳,下端系于番茄茎基部,随株高增长将番茄绑在吊绳上。
(2)绑蔓
应选择“8”字形的结绳方法,西红柿的茎与竹竿分别位于“8”字的2个圆环中,为确保西红柿茎的加粗生长,绑茎的环不能勒太紧。
(3)整枝
①单干整枝法。每株只留1个主干,将植株5cm以上侧枝全部剪除,主干留有一定果穗时摘心,此方法适于密植,前期产量提高,总产好。
②双干整枝法。以单干整枝为基础,除主枝再留第1花序下1个侧枝,为第2主干结果枝,其余侧枝全部剪除。
③改良单干整枝法。主干单干整枝同时,保留第1花序下第1侧枝,侧枝结1-2穗果后留2片叶摘心。综合单干整枝与双干整枝优势,利于早熟高产。保留主茎第1花序下侧枝,其余下部侧枝全部剪除,适当摘除植株过密枝条。
(4)打杈
进行西红柿侧枝处理为打杈,植株可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西红柿定植缓苗后,促进根系生长,最初打杈时期在侧枝6-7cm时打杈,制造养分、增加叶面积,之后的整枝打杈侧枝在1-2cm时去掉,以防养分消耗过多。
①打杈在晴天进行。利于伤口愈合,阴雨天气伤口易腐烂,易感染。
②第1花序下侧枝及其他侧枝不过早打掉。留1-2片叶制造养分。
③浇水1-2天内不整枝打杈。植株含水量高,整枝打杈伤口不易愈合。
④推杈与抹杈2种方法。减少与茎蔓接触,切忌用指甲掐断枝杈。
⑤预防病害。染病植株单独整枝,以防人为传播病害。
(5)摘心
果穗一定数目时,果穗上方留有2片叶,主茎上嫩梢摘掉。
(6)去老叶
番茄生长后期,将密生叶、病叶、黄叶摘去,然后深埋或烧毁。
三、花期管理与授粉
1、花期管理
在西红柿的花期管理工作中,侧重于蔬花保果和施肥灌溉方面。每穗留4-5朵花。尽早疏果,对于较大型的西红柿品种,要求每穗保留4-5个果,中小型品种每穗可留6-10个果。喷施防落素25mg/L,可有效减少落果现象发生,并及早去除畸形果和腐烂果,保留每株生长状态良好的20-30个果,去除其他无用花果;追肥时机选在首穗果长势良好时,具体方法为每亩20kg尿素、25kg硫酸钾、10kg二铵混合追肥。当第2穗果长势良好时,可进行二次追肥,此次追肥可采用水肥同施方法,每亩施用20kg硫酸钾、10kg尿素溶入灌溉水中,同步进行追肥与灌溉。
2、授粉
(1)熊蜂授粉
①引入时间。可选在棚内花开达到20%-30%时,将蜂箱移至大棚中进行授粉。
②蜂箱投放密度。每1-2亩生产面积放置1个蜂箱,3亩及以上生产面积放置多个蜂箱,均匀放置确保授粉均匀。
③蜂箱放置。蜂箱放于温室遮阳处,或蜂箱上加盖木板、纸板等,以防温度过高。蜂箱离地40cm,出入口水平放置,并将糖水盒盖打开。静置30-60分钟,待熊蜂稳定,打开蜂箱出入口。
④环境调控。适宜温度15-28℃,花粉质量好,熊蜂活跃;适宜湿度50%-85%,花朵易散粉,柱头黏着力高。
⑤施药搬离。授粉过程中,施药前1-2小时封闭蜂箱出口,打开进口,工蜂全部回巢后将蜂箱移出温室后施药。施药期间蜂箱放于避光阴凉场所,药效期过后,按原位摆放,静置30-60分钟将蜂箱进出口打开。
(2)振荡授粉器授粉
在西红柿盛花期,经过对花序柄的振荡处理,使散出花粉均匀落于柱头上。此种方法西红柿坐果率高,推广效果较好,但操作需谨慎小心,避免花序和植株受到伤害。
四、中后期的棚间管理
1、温度管理
在大棚西红柿的中后期管理中,需特别注意温度管理,这里的温度包括土壤温度和大棚室内温度。其中地表土壤温度应控制在26℃以下,棚内温度不可超过30℃,如温度过高,可通过通风、喷水方式降温。但无论土壤还是棚内,温度也不可过低,棚内一般不能低于25℃。过低温度会导致西红柿患晚疫病、绵疫病的几率增加。
2、肥水管理
大棚西红柿中后期的水肥管理要坚持适时原则。当第3穗结束开花,这一时期要大量浇水,做到浇足、浇透,并在这次浇水时追施1次肥料。在植株的生长期内,根据干旱情况做具体的浇水计划,一般可每月惯例浇1次水。在植株的生长中后期,水肥需要得到充分供应,做到不缺水,不脱肥。
(1)促苗肥
幼苗定植12-15天,结合浇水,浅沟施尿素8-10kg/667m2,也可兑水浇施粪尿400-500kg。
(2)盛果肥
第1穗果膨大期,重施1次催果肥,灌水沟施硫酸钾8-10kg/667m2、尿素12-15kg/667m2,或兑水浇施腐熟粪尿600-700kg。第1穗果成熟,进入盛果期,追施尿素13-15kg/667m2、硫酸钾9-10kg/667m2,或兑水腐熟粪尿700-800kg。
(3)后期追肥
中后期进行2-3次追肥,每次浅沟施尿素8-10kg/667m2、硫酸钾9-10kg/667m2。施肥时,晴天下午进行2-3次叶面喷施0.3%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西红柿青枯病
初期叶下垂,下部叶片凋萎,严重时整个植株枯萎。发病叶片呈青枯状。初始叶片萎蔫,傍晚恢复。后期整株萎蔫,不再恢复;初期茎出现水浸状斑点,后呈褐色1-2cm斑块,中下部表皮粗糙。对病茎横切后挤压可见黏液渗出。
①农业防治。植入西红柿苗前清理病株残体。撒施100kg/667m2生石灰,深翻土壤,调节酸碱度。土壤整平灌水,使湿度保持在40%-60%,威百亩日光消毒。深翻土壤,开沟撒施威百亩30-50kg/667m2,盖土、盖膜。地温25℃,密闭10天。地温12-20℃,密闭12-15天。揭膜、翻土通气,晒8-12天。威百亩全部溶解消失后移栽苗。
②生物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蚯蚓液体肥3kg/667m2与枯草芽孢杆菌1kg/667m2,稀释灌根使用2次,7天1次。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病害,蚯蚓液体肥促进根系生长,防治病害;香芹酚水剂500-600倍液、小檗碱水剂600-800倍液灌根防治,抑制病菌。或氨基寡糖素800倍液灌根,提高作物免疫能力,活化植物细胞,减少病菌入侵。
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2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3-4天喷施1次,连续2-3次。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喷施,5-7天喷洒1次,连续3-4次。全株枝叶正背两面均匀喷施,同时喷淋根茎部;发病严重地块,灌根防治。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30%琥胶硫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3-0.5L,15天灌施1次,连续2-3次,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发病初期可20%的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每株0.3L药液灌根,隔7天,连续浇灌3次。
(2)西红柿晚疫病
病斑在下部叶片叶尖或边缘开始出现墨绿色水渍斑,后期病斑扩散至主脉与叶柄,带有白色霉层;茎部出现墨绿色水渍斑,后变黑褐色湿腐状,同样形成白色霉层;果实病斑多出现于果柄附近,前期出现墨绿色水渍斑,后期变褐、凹陷,果实腐烂。
①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早搭架,整枝打杈,适当摘除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施足底肥,配合使用氮、磷、钾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为提高西红柿抗病能力,可给叶子喷施磷酸二氢钾。
②物理防治。调控温湿度,结果期夜晚温度12-15℃,白天25-30℃,最低温不lt;10℃。晴天室温30℃,及时放风,高温时短期放风;适当浇水,大棚西红柿小水勤浇水,避免大水漫灌,晴天浇水、放风,降湿,防止棚内高湿。
③化学防治。可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69%锰锌·烯酰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甲霜灵·琥珀酸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及咪鲜松脂铜、氟吡菌胺霜霉威等。阴雨天防治:45%嘧霉胺烟雾剂300g/667m2,10%腐霉利烟剂200-250g/667m2,或者45%百菌清烟剂200-250g/667m2预防或熏治。或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kg/667m2,9天1次。
(3)西红柿灰霉病
西红柿灰霉病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向上发展,感染叶片通常从受害叶片叶尖或叶缘以“V”形向内扩展,由涝渍发展黄褐色斑。初期茎部出现水浸斑,发展成长斑,斑点凹陷。湿度高时,出现灰褐霉层。柱头或花瓣感染,蔓延果实表面或茎秆。
①农业防治。坐果后及时摘除残留花瓣、柱头,防止病菌侵染。发病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及时烧毁,减少传染源。阴雨天、傍晚,气温lt;16℃时不宜整枝,以防病菌侵入。
②物理防治。晴天上午,棚室温度保持在30-33℃,缓慢通风,湿度lt;75%;午后加大通风,温度在20-25℃,lt;20℃关闭风口;夜间温度15-17℃,湿度降至70%-80%,减少凝露。
③化学防治。第1次播种前,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幼苗。发病期,可用50%醚菌脂4000倍液、12.5%腈菌唑2500倍液、10%赛科1000-15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1500倍液、20%噻虫胺铜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7-10天喷1次,连续2-3次,病情严重4-5天1次。
2、虫害防治
(1)西红柿白粉虱
成虫雌虫1-2mm,翅展2-3mm;雄虫0.8-1mm,翅展1.7-2mm。成虫随植物生长在顶部嫩叶上产卵;若虫扁平,1龄幼虫椭圆形,长0.29mm。2龄幼虫长0.37mm。3龄体黄绿或淡绿,长0.51mm。孵化后3天内,口器插入叶片组织,固定叶片背面为害作物。若虫、成虫口器刺入植株,吸取叶片汁液,向作物注射毒素,使植株变淡、果实变黑、黄花枯萎,受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整株死亡。
①物理防治。可黄板诱杀成虫。粉虱有趋黄性,发生初期,准备黄色硬纸板,套上透明袋,涂1层粘油,10天左右换袋,重新按上述步骤换上新的。黄板挂在稍高处,40-50张/667m2,诱杀白粉虱。
②化学防治。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000倍液,或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
(2)西红柿蚜虫
成虫、若虫在植株叶片背面、梢、茎上吸食汁液,叶片卷缩,植株萎蔫死亡,老叶感染提前干枯。有翅孤雌蚜2mm,头、胸黑色。无翅孤雌蚜1.5-1.9mm,夏季多黄色,春秋墨绿色至蓝黑色。
①物理防治。蚜虫对橙黄色、黄色有较强趋性。选择一块长方形硬纸板,30cm×50cm,涂1层黄色,晾干,再涂1层黏性黄色机油。也可直接准备黄色纸板,涂抹机油。把板悬挂蔬菜行间,高于蔬菜0.5m,粘杀蚜虫。
②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蚜霉菌、食虫蝽、食蚜蝇、草铃、龟纹瓢虫、七星瓢虫等,以天敌控制蚜虫数量。
③化学防治。可喷洒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4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或2.4%威力特微乳剂1500-2000倍液,或毙螨灵15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00-3500倍液,或20%多灭威2000-25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500-3500倍液。
(作者单位:050700河北省新乐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