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津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390)

摘" 要:在津贴管理方面,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管理方式烦琐、部门之间协同不够、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为此,设计一个动态、灵活、高效的教师津贴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权限管理、员工管理、岗位管理、机构管理、津贴管理、信息管理、统计管理、安全管理八个模块,满足高校教师津贴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可显著提高高校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办公效率。

关键词: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津贴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11-0095-06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University Teacher Allowances

ZHANG Yanju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zhou" 253034, China)

Abstract: In terms of allowance management, Chinese universities generally face problems such as cumbersome management methods, insufficient collaboration between departments, and low levels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To this end, it designs a dynamic, flexible, and efficient teacher allow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which includes eight modules: permission management, employee management, job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llowan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tistical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teacher allowanc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and office efficiency with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 salary; incentive; allowance informatization

0" 引" 言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各高校逐步实行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相对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以往的高校薪酬激励机制较为重视金钱财富方面的因素,津贴制度在金钱财富的基础上又着重考虑了教师个体成长、工作独立性以及工作绩效方面的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设计并开发一个高校教师津贴信息管理系统,致力于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实现高校信息化。

1" 系统设计

设计一套高效、实用的津贴信息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助于高校建立相对完善的津贴工资方案,有助于高校教师津贴管理方式的转变。津贴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同时,津贴的管理非常复杂,它和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工作业绩等因素紧密相连。随着教师津贴的划定越来越烦琐,对津贴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角色分析,开发了一个高校教师津贴信息管理系统[1]。高校教师的各项津贴都是能够用数据来衡量和区分的,希望通过此系统的设计与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体会到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量以及不同科研项目带来的津贴变化,从而建立教师个人与津贴之间的联系,以津贴工资的增长前景达到教师行为的改变。

1.1"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权限管理、员工管理、岗位管理、津贴管理、安全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模块,具体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在系统设计阶段,简要分析了各个模块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实现阶段,运用MyEclipse 10.0工具和Java语言进行了系统开发;采用MySQL作为数据库,通过Hibernate技术连接并访问数据库[2]。系统开发完成后,从多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使该系统可以较好地满足高校教师津贴信息化管理的要求[3]。

1.2" 数据架构设计

在设计本系统的数据库时,刻意规避了津贴数据统计的传统弊端,赋予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传统管理系统在考勤、绩效等数据统计方面的弊端,同时又要着力于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因为参与津贴计算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重复核算数据,我们要使系统做到使这些人解放出来,大部分的数据核算工作都由系统完成[4]。同时,由于教师津贴数据的保密性极高,可以通过系统的三种权限分配来设置每个人员在系统中所能看到的数据,这样既能让管理人员看到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津贴数据,又能基于系统账号的专一性来更好地追溯津贴数据外泄的主要负责人员[5]。

高校的教师津贴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岗位津贴、教师工作量津贴和科研奖励津贴。岗位津贴是指学校基于岗位设置标准,根据不同的岗位级别而设置的一种津贴奖励方式,由学校统一发放;教师工作量津贴是根据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而分发的一种津贴,由教学单位发放;科研奖励津贴是根据国家和省政府对科研成果奖励的有关规定而设置的一种津贴,由科技处发放[6]。高校教师津贴构成如图2所示。

本系统通过JDBC连接数据库,可以为MySQL提供统一访问,使管理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数据库,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完成系统的功能。

系统数据库连接关键代码如下:

lt;!--dataSource --gt;

lt;bean

id=\"dataSourc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riverManagerDataSource\"gt;

lt;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com.mysql.jdbc.Driver\"gt;lt;/propertygt;

lt;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allowance\"gt;lt;/propertygt;

lt;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gt;lt;/propertygt;

lt;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gt;lt;/propertygt;

lt;/beangt;

本系统生成文件Allowancewsshow1.0.jar包,即为本系统数据库中全部津贴数据文件(run.bat文件),其他系统可以通过相应接口实现对此类数据的接收和应用,本系统数据库各表联系图如图3所示。

1.3" 用例模型设计

用例模型是UML统一建模语言中常用的图类模型,它常用来描述一个系统的外在可见需求,即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7]。用例模型包括用于描述一个系统的所有用例图,每个用例图包括用例、执行者、用例与执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例描述等[8]。鉴于高校办公人员实际工作中职责和任务的不同,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管理系统中,可以把用户群分为系统管理员、各部门管理员、普通员工三类用户:

1)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是高校教师绩效工资管理系统的总维护者,承担着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整体更新。

2)各部门管理员。根据高校的工作特点和工作需求,将各部门管理员细分为人事处管理员、科技处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财务处管理员、各级学院管理员五类,各部门管理员主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负责,对管理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进行管理等。

3)普通员工。普通员工是高校教师工作绩效管理系统的一线使用者,是系统的直接受益人,主要执行信息浏览、员工申诉、岗位聘任、员工留言板等操作。系统用例设计如图4所示。

2" 系统实现

本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权限管理、员工管理、岗位管理及津贴管理,下面就以这四个功能模块为例,对此系统的功能实现做以详细的说明[9]。

2.1" 权限管理模块

如图5所示,在权限管理模块中,可以进行权限浏览、权限增加、权限修改、权限删除、角色浏览、角色添加、角色修改、角色删除八项操作,也可以对各个模块进行权限查询,这样就可以较为方便地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维护。

权限管理模块角色添加功能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umbit(){

System.out.println(\"name:\"+roleName);

System.out.println(\"ids:\"+operationIds);

Maplt;Integer, Operationgt; opts=getOptsMap();

if(opts==1){

logger.error(\"Employee is 1 in session.\");

}

Role role=new Role();

role.setRoleName(roleName);

for(int i=0;ilt;operationIds.split(\",\").length;i++){

role.addOperation(opts.get(new Integer(operationIds.split(\", \")[i])));

}

try {

rmService.addRole(role);

request.setAttribute(\"info\", \"添加成功!\");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view\";

}

2.2" 员工管理模块

这里的员工是指在高校工作的员工。员工管理模块负责对不同岗位的员工信息进行维护,员工信息维护包括员工信息浏览、员工信息添加、员工信息删除以及员工职位级别设置。本系统将员工用户角色的设置和权限的赋予都归到员工管理功能中。员工信息管理界面如图6所示。

2.3" 岗位管理模块

高校的岗位主要有三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和管理岗位。每一种岗位都有不同的级别,所以特设一个模块对高校的岗位进行管理。岗位管理包括岗位浏览、岗位增加、岗位修改、岗位删除、岗位级别设置以及岗位津贴设置等。在岗位详情中可以具体了解本岗位的详细信息,比如岗位类型、专业要求及岗位技能等;在级别详情中可以了解本级别的名称,修改本级别的岗位工资等。岗位管理界面如图7所示。

2.4" 津贴管理模块

教师津贴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岗位津贴、教学工作量津贴以及科研奖励津贴。岗位津贴是基于员工的岗位不同而设置的一种工资形式,具体由人事处来设置,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工资。教学工作量津贴是基于不同的教师超额完成工作量而设置的一种工资形式,具体由各级学院上报教务处设置[10]。科研奖励津贴是基于科研项目奖励而设置的一种工资形式,具体由科研处设置。所以本系统的津贴设置功能主要有科研奖励津贴设置、岗位津贴设置以及教学工作量津贴设置,以上三种工资设置以及津贴汇总如图8所示。

岗位津贴设置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execute(){

try {

if(page==1 \"\".equals(page)){

page=\"1\";

}

Return Data return Data=1;

If (id==1 \"\".equals(id)){

return Data=post Service .getPostLevels

(Integer.parseInt(page));

} else{

returnData=postService.getPostLevelsWithWhere(\"postId=\"+id, Integer.parseInt(page));

}

logger.info(\"本页中的数据记录数

(returnData):\"+(returnData==1?\" 为空! \":returnData.getPageData().size()));

request.setAttribute(\"returnData\", returnData);

request.setAttribute(\"currentPage\", new Integer(page));

request.setAttribute(\"postDecoder\", ToMap.getPostDecoder(decoderService.getDecoder(\"Pos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success\";

教学工作量津贴设置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execute(){

try {

intnewSize=allowanceService.checkEmp();

logger.warn(\"" \"+newSize+\" new employees been saved into the workLoad table. \");

if(page==1 \"\".equals(page)){

page=\"1\";

}

ReturnDatareturnData=allowanceService.getWorkLoads(Integer.parseInt(page));

request.setAttribute(\"returnData\", returnData);

request.setAttribute(\"currentPage\", new Integer(page));

request.setAttribute(\"postDecoder\", ToMap.getPostDecoder(decoderService.getDecoder(\"Post\")));

request.setAttribute(\"postLevelDecoder\", ToMap.getPostLevelDecoder(decoderService.getDecoder(\"PostLevel\")));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success\";

科研奖励津贴设置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execute(){

try {

if(page==1 \"\".equals(page)){

page=\"1\";

}

ReturnDatareturnData=allowanceService.getResearchs(Integer.parseInt(page));

request.setAttribute(\"returnData\", returnData);

request.setAttribute(\"currentPage\", new Integer(page));

request.setAttribute(\"postDecoder\", ToMap.getPostDecoder(decoderService.getDecoder(\"Post\")));

request.setAttribute(\"postLevelDecoder\", ToMap.getPostLevelDecoder(decoderService.getDecoder(\"PostLevel\")));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success\";

津贴汇总关键代码如下:

public String execute(){

try {

logger.info(\"生成月津贴汇总信息\");

allowanceService.saveAllowanceByMonth();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oIndex\";

3" 结" 论

高校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教育人才的竞争,而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势必会成为高校内部改革的主要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了津贴制度,对教师津贴的管理方式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焦点,传统高校教师津贴管理方式早已不能满足高校信息化的要求,所以为了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基于协同办公方式的高校教师津贴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也显得尤为重要。后续会继续完善更新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用,实现教师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杨杰,李慧卿,李巧丽,等.新形势下高校校内岗位津贴制度优劣性及破解策略研究 [J].河北企业,2020(9):19-20.

[2] 熊俊峰.大学教师薪酬结构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3] 翁巧红.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初探——以J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5):244-248.

[4] 王锋.山东协和学院专任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5] 李娜.民办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考核探究——以某民办高校为例 [J].黑龙江科学,2023,14(17):67-69+72.

[6] 刘莹.A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方案优化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7] 赵鑫.YM大学薪酬体系改革与完善研究 [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8] 任沫霖.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J].江苏高教,2022(1):103-107.

[9] 罗晶.优化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 [J].人力资源,2020(16):76-77.

[10] 高鹏,祁世峰.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J].江苏科技信息,2023,40(2):65-71.

作者简介:张艳军(1987—),女,汉族,山东禹城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收稿日期:2023-11-17

基金项目: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JG06)

标签:  津贴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