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致敬先烈翰墨抒写未来

known 发布于 2025-09-16 阅读(341)

铭记是最好的致敬,缅怀是最好的传承。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入川90周年。岁月峥嵘,初心如磐。为赓续红色革命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值此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现代艺术》杂志社携手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别策划《文艺致敬先烈" 翰墨抒写未来》“方阵”专题,用文艺的方式,追忆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永不磨灭的红军精神,激励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入川,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创了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举世闻名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川陕苏区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和苏区儿女,用生命和鲜血凝铸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川陕苏区精神,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光辉篇章。

沧桑正道红旗漫卷,青史当书伟业华章。近年来,巴中市文联精心组织开展“重走红军路”和“巴山儿女心向党”等系列文艺活动,全市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满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和深情,泼墨抒豪情,定格展风采,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用心用情用功用智描绘新时代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新征程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本次策划全面组织美术、音乐、民间文艺、摄影、书法、舞蹈、戏剧曲艺7个艺术门类,其中美术类16人、音乐类10人、民间文艺类10人、摄影类16人、书法类16人、舞蹈类10人、戏剧曲艺类12人,合计呈现90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创作感言。旨在集中呈现巴中文艺人才队伍群像,系统展示巴中文艺精品力作,全面宣传巴中文艺事业成就,助力推动巴中文旅经济发展

文艺家们把大巴山的恢弘巨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挥于一幅幅画卷、一张张书作;把对家乡和亲人的缱绻眷恋、巴中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练成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把巴山质朴纯厚的民风、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凝为一部部戏曲、一帧帧照片;把生于民间、藏于民间的“乡愁”汇成一部部著作、一篇篇史诗……我们期望这些饱含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文艺事业的炙热坚守、对新时代的无尽畅往的巴中多姿多彩的文艺长卷,不仅能带给读者艺术的感染、文化的浸润,引发读者对革命先烈最深沉的致敬和缅怀,同时能为读者提供奋进的动力、升华心灵,以及感恩党、感恩祖国的由衷情怀。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站在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新思维新作为,根植巴山热土,赓续红色血脉,更加笃定前行,本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广大巴山儿女、文艺工作者正勇担“共创美好生活" 建设幸福巴中”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凝聚起建设“诗意山水 红色巴中”的强大精神动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抒写灿烂华章!

标签:  巴中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