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他的智慧赋予这些女子以灵性及激情;用他收放自如的文笔、灵气十足的语言来呼吁社会、唤醒读者,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客观地剖析社会的结构形态,用女人的格局来倡导社会的繁荣和未来的清风。
《猫鼠传》这部小说,洋洋洒洒50万字,无论是从社会现实、人物形象审视,还是从写作技巧到故事脉络发展、情节跌宕等考量,小说的每一章节,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选材没有避实就虚的世故,文字不见隔靴搔痒的浮躁,而且视野广阔、事理练达,从开篇到结尾始终都以精湛的文字、幽深的文气和厚重而不失高远的意象从容呈现!但作为女性读者,触动最大最是震撼的,却是那些有血有肉、鲜活灵动的女性人物细节描写,给人以联想、反思、启迪。
任何一部小说,细节都决定着小说的好与坏、成与败。于《猫鼠传》,早已有专家、学者给予了嘉评。这里只截取小说中两性世界的一部分——女人!让大家来领悟这些女性人物的格局、状态及命运;触摸作家对女性人物的驾驭与刻画;见识作家对现代女人的认知与解读。
小说中有17位女性人物。这些女人大多是现代社会的知识新女性,有能力,有魅力,但在滚滚经济大潮中,是怯懦,逃避?是面对,进取?还是沉沦,迎合?在良心、道德这杆天平的衡量下,该何去何从?囿于版面,笔者仅选取书中的7个女人,剖析其魅力和格局。
张珂——风情才女被欲望迷失了本性
张珂,在主人公楚良心中,曾是美丽、聪明、才情、多情、灵秀的。
无论是一开场清晨的相遇,抑或是楚良心中无法遣怀的大学情节,她作为一个女子,在楚良心中都是最美好的情愫,是最纯真的情感。从两人的情歌对唱,到食堂秀恩爱,再到毕业时两人为彼此留下的《无题》词阙,都足以说明当初的张珂善良,真情,可爱,是集美貌与才情于一身的罕见女子。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了,变得让楚良失望、伤心,且对感情有了若隐若现的悲悯和哀叹。
我想,假如当初大学毕业时,张珂对爱情执着、坚守,不被欲望牵引,嫁给所谓的官二代,也许生活会是另一个样子,结局会是一个圆满的谢幕。作为女人,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事业有成,何尝不是最完美的结局。然而书中的张珂,掉进了虚荣、贪婪的沟壑,选择了一条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荆棘满地、狭窄多舛的羊肠小道。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素质境界,决定了她(他)的命运前途。她嫁的县委书记的大公子,因为不学无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最终陷在物质的泥潭,不能自拔,随着官父失势,沦为万金的替罪羊,而张珂也因为错误的婚姻,走上了一条任人宰割、无法言说的悲哀之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害了卿卿前途,被欲望牵引太高的风筝,终于有了绳断筝毁的结局。显然,她的悲剧是自身格局摇摆不定的必然结果。
一个女人的境界程度,决定着她的命运归宿,这与学识、聪明、智慧无关。也许,作者对于这样一个有着绝世才学的女子是抱有同情和怜悯的,所以在着笔上,处处有着惋惜的情愫。也许在大千世界,迷失了方向,在金钱的欲流里随波逐流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才学女子,比比皆是,谁也无法用更多的文字来描述对她们的同情和悲悯。因为小说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小说最真实的摹本,比任何小说都精彩,一个女人自身的格局,常常体现其最基本的素质;一个女人的自身素质,决定了她在思考问题、选择问题时的导向和取舍。张珂的才气和灵气,任谁也无法磨灭,尽管她在大学的散文、诗歌和在比赛中的即兴发挥山歌对唱,甚至到了社会,她在古建筑中的卓越成绩,以致“紫竹居”的开发与设计,偶尔思绪迸发的石磨、水车的奇思妙想,都让人为这个女子的才学拍掌叫绝,可是在生活、情感、金钱等欲望问题的处理上,不得不让人为其扼腕叹息。
舒洁——内敛聪慧敢爱敢恨
在作家的笔下,她是内敛、善良、聪慧与博学、正义的化身,貌似在作者的心中,几乎接近完美的女性。面对生意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丈夫,她从骨子里瞧不起其所作所为;而面对几乎一贫如洗的楚良,她却始终不离不弃,以致为了帮楚良洗脱不公平“待遇”,毫不犹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女性,是一种精神升华的象征,是一种美好事物的化身。芸芸众生,可以有不离不弃的爱情,可以有相惜相怜的知己,但如果为了爱情,无怨无悔地用生命去担负和承受,这实为一种境界的极致、一种品格的皈依。应该说,舒洁是高贵的。面对强权,不卑不亢;面对爱情,无怨无悔;面对文字,一丝不苟;面对工作,不懈不怠;面对正义,不惧危险;面对真诚,坦然以待;面对真情,执着坚守;面对邪恶,嫉恶如仇。
但作为女人,又有貌似不完美的一面,面对楚良对她的感情,张珂时时有着感性的冲动,在新闻报道上,为了不让心爱的男人内心纠结,时时避开张珂的名字;面对鲜克、谢燕等人对楚良的暗算,一改往日的寡言少语和温柔形象,在会上据理力争、咄咄逼人,最终化危险于平夷;看着心爱的男人悲痛不已,在女性的角度上却对楚良的结发妻子肖娴有了无言的愤恨和妒忌;面对江月对楚良无微不至的照顾,却有了小女人的心思及猜疑,以致在若州失去了知识女性的冷静和文雅,貌似把江月当成了情敌来相处。而这所有的一切,却又恰恰让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活灵活现,仿佛她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这一生,只为某一人而来,这一生,只为某一人而活。这也就不难理解,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勇气,可以在面对万金那伙人的凶狠时临危不惧,为了心爱的男人沥尽心血,在楚良最落魄的时候,替楚良上访送交材料,甚至替楚良挡开了那致命的飞驰而来的汽车,最后用生命换回了楚良的清白及仕途。舒洁的悲壮离去,让我们的内心隐隐生疼。大千世界的女人,面对物质和精神的双层桎梏,孰轻孰重,何去何从?也许舒洁给了我们最完美的演绎。
肖娴——精神断层的俗世女子
肖娴无法与张珂、舒洁、伊若等女子放到一个精神层面去比较,这就如同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牡丹和月季,她们不属于同一“科目”,所以也就没有可比性。
肖娴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下岗后,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只好以打麻将来打发寂寞无聊的日子。本就与楚良的思想境界无法协调,因其生活阵地的转移,让两人在生活方式上南辕北辙,越来越背道而驰。一个以写小说为精神寄托,一个视麻将桌为生活平台,于是,猜疑、纠结、失落、不包容、不沟通、不信任,成了夫妻两人的生活主题。
在生存层面,我们无法评判肖娴的对错。这毕竟是她那个层面的女子的一种生存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但于楚良而言,肖娴是不完美的。在精神层面,她无法走进自己丈夫的内心世界。她没有张珂的博学、多才;没有舒洁的柔情、痴真;更没有江月的才情和灵秀。但对肖娴来说,楚良是寡情甚至是无情的。自下岗后,丈夫非但没有关心安慰过自己,还处处找茬,“连那些冰冷的文字都不如”。
作为普通女子,肖娴是浪漫、热情的。这从她教楚良的接吻技巧可窥见一二,但由于两人的精神追求有所差异,终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当热情遇到了冷漠,最终的结局只是水落无声,无疾而终,这也就不难理解肖娴与楚良分道扬镳的婚姻结局了。肖娴的可悲,在于她把热情和蜜意,转错了对象,因为自身精神层面出现了断点,而在盲点处的选择,就多了几分危险。她与老漆在精神迷茫的盲点处相遇,于是有了缠绵、脱轨的激情和危险。从虚幻的终点最终坠落到错误的起点,有了被老漆“骗了色又蚀财”的所谓爱情碰撞,终于让站立盲点处的肖娴看到了自身精神的空虚和迷茫,她将何去何从?只有自身的选择可以决定,也只有对自身格局的急转,才会有海阔天宽的世界。对于肖娴,我们借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来诠释:“人生境界不一,任何形式的语言描述都显多余。”
江月——游走于尘世的鱼
江月,一个文笔娟秀、玲珑剔透的聪慧女子,貌似在整本小说中,是最阳光、快乐的女性人物,也是一个看透世事、八面玲珑的张扬女子。
江月的出场,是以她文字的灵气为缘。因为有了网络的交集,所以和楚良有了时空穿透的相识,再后来有了送楚良的名贵砚台“苴却砚”一幕。这所有的铺垫,都显示了作者对该女子身份神秘的渲染。果不然,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一步步呈现,不论是家纺城的相遇,还是江月对日常用品的讨价还价,再到后来帮楚良拉赞助、拉广告,都显示了她外向的性格及不凡的背景。在当下社会,生存环境往往彰显着自身的气场和做事风格。同样,江月也不例外,她有着优渥的家庭背景和良好的知识教育,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她的格局大气而洒脱。这些是舒洁、肖娴、伊若等受限于眼界的女子所无法比拟的。
同样,江月的丈夫在外边也有了女人,她的选择是顺其自然、不悲不喜,仍然带着孩子好好工作和生活。与舒洁面对丈夫出轨时的歇斯底里相比,江月是坚强、潇洒和坦然的。也许因为舒洁搛敛、内秀的性格所致,她的生活态度是消极和悲观的,仿佛整个身心都是围着楚良而生存,其他的人和事仿佛与她关系不大。所以在面对同样的婚姻境遇时,两个女人外在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于我个人而言,作为现代女性,江月的性格是我喜欢的。以时下“时髦”的方式处理家庭、工作等人情世事,是理性、感性齐优的女子。虽然也爱楚良,但爱得自然,爱得大气,如果真让她去为楚良而死,我想,她会有犹豫,因为在爱的世界,她还有自我的存在。而舒洁,爱得专一,爱得执着,爱得一览无余,爱得没了自己。
潘兰——从怯懦走向勇敢
潘兰是一个淳朴、善良、单纯,天真的农家女孩,本以为考上大学,会有好的将来、好的前途,最起码也会让父母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没曾想,一场车祸让她与磨难和噩运相连。
原本平静的生活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掩盖下,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看似结交上权贵万金、莫琦、金天之流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好转,穿金戴银、宝马别墅,甚至老家的一切也因她的“帮扶”而发生了质的飞跃。穷乡僻壤的乡村,因为潘兰的存在修了马路、盖了楼房。可在光鲜的背后,有谁知龌龊的耻辱?一个纯真、单纯的女孩沦为两个权贵的玩物,生下了孩子却不知孩子的生身父亲是谁。看似深爱潘兰的男人——莫崎,在利益、金钱、权势面前丧失了起码的廉耻,把潘兰拱手让给了主宰他政治前途的老男人金天。但在潘兰最痛苦、最无助、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张口闭口爱她的两个光鲜政治男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像扔破抹布一样,把潘兰母子推到了忠厚、善良、老实巴交的老好人习善面前。
一个女人走到这一地步,名声、地位、生存,都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潘兰这个女子的命运,似乎就该惨淡收场。然而死过一次的潘兰,却以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心理承受力,在异样的眼光中坚强生存,勇敢面对命运对自己的考验。可见一个女人内心的强大,才是自身立足和幸福美满的前提,自身格局的定位,才是勇敢面对生活磨难的底牌。遭受命运考验的潘兰,不再悲观,毅然嫁给习善,因为只有这个男人给了她一个女人需要的生活和疼爱,给了她内心最充实的温暖和踏实。面对强权,她不再害怕,她始终坚信:邪不压正,天理昭昭,坏人终有坏的报应。因为她从楚良的身上看到了光明,她坚信楚良的正义会有出头之日。于是,她决然拿起笔,控诉官商勾结的黑幕,百折不挠地投诉那些官场人物的罪恶嘴脸。
谢燕——光鲜背后的邪恶
从整体来说,谢燕属于现代知识女性迷失了方向的一类。她外表妖娆、学贯中西,但在生存的轨道上好像缺失点什么?那就是良心、责任,还有道德及公德。确切地说应该是没了生活底线,没了精神信仰的一类女性。
说这类女性没有信仰,好像委屈了她们几分。但静观社会,这类在金钱的欲望上贪得无厌的女人,大有人在。她们生存的手段就是钱权交易,人生目标就是争名夺利。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不惜栽赃陷害,为坑蒙拐骗穷其心机、用尽智慧。为了挤兑楚良,在酒桌上和汤得志狼狈为奸;为了搞垮楚良,和鲜克媚上欺下,同流合污;为了金钱利益,不惜诱骗诈蒙美容院。看到已经狼狈不堪的楚良被流放到若州,非但不心存善念,反而看到楚良在下线有了一点点成绩,竟不惜牺牲尊严,巧设阴谋诡计,把老实善良、不谙计谋算计之道的楚良送进派出所,妄图把他搞得声名狼藉。就是这样四处招摇的“美女蛇”,在曾经很长一段岁月,在霓虹闪耀的都市、陆离光怪的社会,比比皆是。
到了这里,我有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小说的名字取为《猫鼠传》的真正含义。看似繁华胜景,实则人心不古,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个女子的立足,外表光鲜的背后是诡谲,你还要看其真正的内涵。
就某种程度而言,谢燕没有张珂这类女子可爱,张珂的堕落某种程度上是因环境造就,有着被堕落的可悲,起码还有被同情的地方。可是,谢燕之流,在某种程度上却是骨子里的糜烂、灵魂上的腐蚀,本就是无可救药。这就像一座城市、一个民族,如果一部分溃烂,你还可刮骨疗伤,但如果整个内部已经烂透发霉,那就真的是烂得无处下刀,莫大的悲哀!
瑶琴——邪恶的帮凶
瑶琴不是书中的重点人物,但她却代表着当下社会的部分现象。高学历、高智商,还有教授的光鲜头衔加持,再加上一张妖艳的脸、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见风使舵的社交能力,使其在人际交往中简直无往不利。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有着不知廉耻为何物的堕落,扯着光鲜头衔的大旗,做着某些光鲜人物的帮凶,用学识粉饰着那些肮脏行为,衬映着某些大人物的门面。不确切的比喻,她们就像舞厅里镭射灯下那白嫩嫩的浮沟、开衩的红裙——明里暗里都是投其所好,一旦暴露在阳光下,立马原形毕露,都是利益派生出来的虚假。
掩卷沉思,整部书的女性,像一个个旋转的木马,一会儿鲜活、一会儿艳丽,在脑海里次第呈现,不断丰满。我纠结于她们的真实,就像身边存在的那些女子,有的娇媚,有的多情,有的虚伪,有的做作,有的隐忍,有的坚强……同时又感叹作家驾驭女性外在形象及内在心理的文字功底。他用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激情,仿佛亲临又好像旁观,时而理性,时而感性地去描绘一个个女子,用他的智慧赋予这些女子以灵性及激情;用他收放自如的文笔、灵气十足的语言来呼吁社会、唤醒读者,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客观地剖析社会的结构形态,用女人的格局来倡导社会的繁荣和未来的清风。
女人不是《猫鼠传》这部小说的主体,但她们却是这个城池的半壁江山,一个个女人形象就像一件件摆设、一处处布局,她们让小说更完美,更耐看。如果你对这些女人感兴趣那不妨走进《猫鼠传》,让作品带着你更全面,更细致地从多层次的角度读懂这些女人,看透她们的格局,走进她们的生活,读懂她们的内涵。毕竟评者能力有限,只是单层次地给她们来了一次并非系统、专业的述论。只有你真正走入、耐心跟进,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赋予这些女性的魅力和灵秀。也许这些女子的生活态度、做事行为,能给你启迪,能给你借鉴。如果你能从小说中有多领悟和参透,那也不枉作家的一番心血了。
作为女性读者,我是这样想的,亦是如此做的。看着书中的人物故事,借鉴着她们的智慧和生活态度,避开她们走过的雷区,不敢怠慢的、脚踏实地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臧淑娟
笔名墨笼烟。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职江山文学网,红袖文学总部散文编辑。作品散见《都市女报》《读者》等。散文《春天赋格曲》获网络文学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