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途径与理念

known 发布于 2025-09-19 阅读(347)

所谓艺术设计,其实就是人类有意识地用艺术创造所体现的造物活动。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个时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各种作品,而“实用性”和“创造性”,是评价一个时代艺术设计作品的主要标准。

艺术设计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从艺术设计和制造器具开始的,每个历史时代出现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科技都必然会给艺术设计带来新的造型、新的品种、新的装饰和新的艺术风格。每当新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就会产生全新的具有时代感的艺术设计精品。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与更替,中国艺术设计史经历数千年的演变已经积淀出丰厚的资源。所谓艺术设计,其实就是人类有意识地用艺术创造所体现的造物活动。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各个时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各种作品,而“实用性”和“创造性”,是评价一个时代艺术设计作品的主要标准。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鲜明地表现出该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和特点,因而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是中国艺术设计的进步史。

一、艺术设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开拓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

石器时期最典型的工具是打磨制作而成的石刀、石斧,以及骨针等器物。原始人类用其进行狩猎、切割、制革、缝制衣服等,逐渐由结绳记事发展到用岩画、甲骨文等文化符号进行记事,产生了原始的象形文字。新石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设计实物当属“原始陶器”,原始陶器的产生,导致了原始时代艺术设计的一场大革命。陶器的设计、淘泥、制器、绘制、烧制等一系列过程,都体现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飞跃,是中国艺术设计史上的第一座丰碑。特别是原始陶器的造型艺术设计,为我国古代产品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表现出的实用和美观兼顾的特点,成为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保持的重要原则,在陶器的功能、工艺、材料、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创新都表现和反映出艺术设计的进步。在古代最能体现原始陶器装饰艺术设计成就的,当推“原始彩陶”。彩陶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是原始时代艺术设计的杰出代表,彩陶所开创的构成形式和形式法则,至今还在沿用。而原始彩陶的装饰色彩,则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色彩构成的基础。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在夏商周时期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使艺术设计文化逐渐成熟,工具、农具、兵器、车辆等大规模进入社会生活领域,艺术设计意识普遍提高。而服饰、文字、货币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商周时期的文明标志。物质财富进一步分化,使等级体制完全形成。当时政府建立的整套官营制度,叫做“百工制度”。该制度不但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而且许多优良精美的艺术设计作品便是由百工们创造出来的,如青铜器,无论是在设计和制作难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原始陶器。青铜器的设计,其合理实用的功能、科学巧妙的结构、优美生动的造型和富丽精致的装饰及工艺,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可堪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典范。大量精美的青铜器成为我们研究夏商周艺术设计最好的实物资料,广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器是该时期艺术设计的最好佐证。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思想,最早溯源于《周易》,《周礼》等文化典籍也记载了许多器具设计的成就和文化潮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百家争鸣使学术思想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涌现出儒、道、墨、法、兵等许多思想。而器具的设计又得力于许多学者、思想家、工匠的实践活动,使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革新时代。官方荟萃了众多的能工巧匠,并实行严格的工艺管理和细密分工。实用品的设计成为工艺设计的主流。不但有青铜器,而且出现漆器、织物、服饰、交通工具、乐器、兵器、家具等新的品种,产品的功能、造型、装饰、色彩都出现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使艺术设计富有强烈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设计出的漆器产品,其品类繁多,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设计典籍《考工记》。《考工记》是春秋末年的官书,记述了艺术设计上的制造工艺和制作规范,阐述了“材美工巧”的艺术设计原则与理念。且不仅局限于手工技艺的层面,在审美方面也有所涉及。这部著作对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这是一个在艺术设计上追求实用功能为主,实用与审美达到较完美统一的时代。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从陶土到青铜、漆器,再到冶铁,艺术设计一直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也展示着磅礴大气的风韵。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王朝的缩影,兵马俑的造型手法以写实为主,精准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政治、军事概貌。尤其是在服饰、战车、兵器、制陶等方面,提供了许多鲜活生动的艺术设计史料,它的出现,证明了古老、野蛮的人殉习俗为更文明的陶器墓葬制度所代替。秦汉时期又是我国古代艺术设计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汉代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织物是汉代手工业设计的重要产品,其品种繁多,设计优美,制作精湛。汉代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使我国以“丝国”之誉名扬世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100多件丝织品和服饰,品种有绢、纱、罗、绮、锦等。轻薄透明的素纱襌衣仅重49克。汉代织物上的吉祥图案和文字,标志着我国吉祥图案艺术设计开始成熟。从已发现的汉代漆器来看,造型设计规范化、系列化,使其功能美与艺术美,实用性与欣赏性得到完美结合。尤其是酒具盒和化妆盒的设计,是我国古代早期包装设计的杰作。灯具的设计和生产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汉代铜镜的装饰设计构成,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图案装饰设计的典型民族风格。随着宫殿住宅建设的兴盛,瓦当、画像砖、画像石等建筑装饰也给汉代的艺术设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家具和室内装饰有了新的起色,交通工具也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书同文”措施的实行,汉字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得到广泛应用,篆文、隶书都在此时期发展成熟。汉字不仅是视觉传达的符号,而且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代表。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继之是延续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迫使民族迁徙,却促进了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多姿多彩的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中国文化突破了儒学独尊的模式,代之以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复明、佛教的流行,体现出多元发展的宗教色彩。在敦煌莫高窟、五台山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放射出多种设计文化交流的绚丽光芒。器物上的装饰已逐渐与绘画合流,在石窟、建筑、造船、瓷器、铜器、乐器、灯具、家具、服饰上面设计出各种优美动人、寓意深远的图案。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马钧的翻车机械制作,都是当时高超的艺术设计器具。因而,“气韵生动”不仅是评论古代绘画的标准,也是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优秀传统精髓。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瓷器作为日用新产品,已经成为当时实用设计舞台的新主流,这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瓷器具有独特的、如同天然的、素肌无骨般的艺术审美特质。出现了北方白瓷和南方青瓷的分流,并逐渐形成规模。青瓷常常以动物为造型,增加了美感。莲花尊是这个时期最富有时代特色的造型之一,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瓷器至此独领风骚一千多年,至今生生不息。

隋唐使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的稳步发展,富裕的生活和高扬的信心,在艺术设计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隋唐长安城是当时最大的都城,分为宫城、皇城、郭城,纵横的街道将郭城分为110个里坊和东西商市,是中国城市艺术设计史上的一个杰出贡献。金银器是唐代艺术设计的精品,铜镜制作工艺则更加精湛。隋唐时期的丝织品,图案设计和色彩设计丰富多彩,织造工艺也有许多创新,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设计风格。瓷器的大发展时期也是在唐代,进一步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方面更具有瓷器特有的设计理论和艺术表现力。这一时期的彩陶出现了新产品“唐三彩”,在艺术设计史上写下独特的一页。瓷器产品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隋唐时期另一个重要特色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通过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通过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唐代许多艺术设计产品兼容和吸收了外来产品设计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国际化的设计风格。随着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平面艺术设计不论是在表现载体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中国书籍装帧由简牍逐渐演变成卷轴,又由卷轴变成册页,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设计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辽金元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相互冲撞的时期,也是草原文化向农耕文化挑战,接受和学习中原农耕文化的时期。民间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高度发展。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广泛涉及了多学科领域的科技成就。李诫的《营造法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建筑设计学著作。元朝学者王祯在所著的《王祯农书》中对农具等物件设计的研究,更是艺术设计史上的珍贵文献。瓷器生产自宋代进入黄金时期,宋代瓷器能够把瓷器最高超的使用功能、最优美的造型元素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宋瓷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前代,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开始盛行宋锦,探讨宋锦图案的创意设计和构成手法及其风格,在艺术设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辽金时期在纺织、制瓷、金属产品、印刷、造纸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如“辽三彩”就是在唐三彩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征。元代青花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它的造型和装饰艺术设计,是在传统艺术风格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平面艺术设计迅速发展,如活字印刷、印刷敷彩、双色套印的产生和印刷招贴画的出现,书籍装帧开始形成册页装订,版式设计具有了优美的民族风格,插画设计日趋多彩和成熟,这一时期的艺术设计既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又存在各民族多样性的具体特征。

明清时期,在建筑园林、器物设计、家具制造、书籍印刷等方面成果突出。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国家用财力大肆修建,挖湖堆山,起屋架梁,广置名木瑞石,博采异草奇花,聚天下园林之精华,成为蔚为大观的景致。园林艺术设计的样本,如现存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香山静宜园,以及圆明园遗址,还有明清艺术设计的集大成者北京故宫等,都是中国艺术设计史在明清时期的典范。明清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急剧变革的前奏,相应的工艺设计专著也多起来,明末时期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更是一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工艺设计的百科全书,这部全面记载和总结中国古代设计成就的巨著,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乃至世界艺术设计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还有周嘉胄撰写的《装潢志》,完整地记述了古代书画装裱理论,是难得的古代工艺史书。明代漆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黄成所著《髹饰录》是漆器艺术设计与工艺的专著,价值不可估量。明代陶瓷器造型艺术设计创造了成套组合系列化的产品艺术设计的形式。而陶瓷的装饰艺术设计也最有特色,如明代的紫砂陶设计,就体现了一种别样的装饰设计之美。因瓷器闻名于世的江西景德镇,早在明代就已坐稳了“中国瓷都”的宝座;苏州私家园林家具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也显示了鲜明的时代设计特色,在功能的合理性、结构的科学性和设计的先进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线装书的发明在这一时期已成为经典式的书籍装帧,中国古代具有插图的书籍,在明清时代书籍中均占一半。明清时期印刷术和平面艺术设计的辉煌,是中国几千年艺术设计历史积累的结果,也是这一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设计思想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设计。

二、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经之路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西方列强此时已经爆发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大批传教士进入中国,建教堂、办工厂,在台湾、香港、青岛、上海、哈尔滨,西式建筑设计群大量出现,甚至偏远的民族地区也可见到尖塔高耸的西方教堂。鸦片削弱人们的躯体,宗教占据人们的思想,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振兴中华的道路,在多个文化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对服饰设计也有了极大的改观,长袍大褂被中山装取代,八股文被白话所取代。从西方引进的自然科学逐渐开始发挥作用,最有代表性的有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梁思成设计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西方的绘画、报纸、杂志等印刷品成为中国商业设计的主要形式。承接广告设计、商品包装、装潢艺术设计、纺织品图案艺术设计的工作室和事务所出现了。艺术设计教育也在新式教育体系中逐渐显露出独立学科的形态,私立和公立美术学校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四川等地建立。以《良友》画报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画报印刷考究,刊登大量绚丽多彩的戏剧、电影、服装、香烟、药品、电器和日用品广告,有着传统书籍所不及的视觉传达效果,深受民众欢迎。闻一多的《出版物底封面》、张光宇的《近代工艺美术》先后问世,表现出汇入世界艺术设计潮流的强烈愿望。在鲁迅的帮助下,陶元庆、钱君匋等美术青年成长为杰出的书籍艺术设计家。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责无旁贷地挑起了“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在音乐、绘画、木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摄影等艺术设计领域,边区的工艺美术作者创造了大量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是艺术设计的前身工艺美术恢复、发展和转型的时期,百废待兴的建筑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受到了东欧国家影响,有了迅速的发展。中国成功设计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工程和人民大会堂为代表的十大建筑,一大批新兴行业工厂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涌现,同时艺术设计教育的各类学校应运而生,形成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体系。这个阶段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方兴未艾,昭示着中国艺术设计文化生机勃勃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艺术设计从孕育走向成熟并不断发展与更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由于近代手工业与对外贸易的相辅相成,促使整个现代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切入社会生活的各类艺术设计全面开花,如环境与室内艺术设计、广告与传媒艺术设计、时尚与服装艺术设计、产品与市场营销、企业形象系统艺术设计,以及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数码艺术设计、产品界面符号、语义综合艺术设计、绿色环保艺术设计等,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随着计算机技术设计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崛起,中国艺术设计迅速汇入世界潮流,正走向世界。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超过以往几百年,艺术设计作品是社会的文化象征,是经济时代的标志,这一系列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艺术设计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在全球领先,5G等新媒体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最新的AI人工智能设计技术已经崭露头角,展现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三、结语

中国社会的经济改革正处在时代进程中,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正伴随着现代化进程,显示出自身瑰丽多姿的魅力,推进着中国艺术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产物,器物的演变推动着文明的发展,并由此构成了艺术设计学的文化理论基础。艺术设计创造的成果必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作出杰出的贡献。

标签:  艺术设计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