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

known 发布于 2025-06-30 阅读(411)

孙建栋 韩国中央大学 尖端影像大学院

一、新媒体艺术(一)概念

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作为基础,以媒介作为信息传播平台,以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作为传播手段,以先锋实验作为艺术作品的特征,以艺术观念作为创作理念。新媒体艺术的范围包括数字艺术、交互艺术、实验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而且新媒体艺术重点突出数字技术,在传播媒介方面有着严格的划分和定义。并不是按照媒体的先进程度和展示方式在时间段上进行划分。所以可以明确的说,新媒体艺术就是数字媒体艺术。

(二)特性

新媒体艺术继承了大部分传统艺术的创作精髓,两者都具有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审美,在题材表现上可谓是相辅相成。新媒体艺术的不同体现在技术和理念这两个方面,从技术上来看,新媒体艺术采用全新的数字技术作为基本工具,不仅不局限于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涉及数字方面的技术基本都可以用作新媒体艺术创作活动,这些技术甚至可以与化学生物理等工科领域通用。第二从观念上看,新媒体艺术十分注重作品本身与人的良好互动。从创作之初到最后的展现都融入了人的参与,艺术作品在互动过程中有很强的未知性。

二、中国传统艺术继承发扬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问题已经“箭在弦上”。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优势,他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文明的成就而且也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世界上有着极强的历史地位。如果失去了传统艺术,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具有民族独创性也不可能在世界范围独占一席之地。维护传统艺术,代表着维护一个民族的融合和凝聚,所以,传承中国传统艺术,将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就成为了现在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一)重现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代表性的艺术有书法、音乐、中国画、泥塑、瓷器和戏曲等,种类繁多又各具特色。中国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融合的例子,早在1941年就有过出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就是采用了中国水墨画的设计风格,这使得整部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在当时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产生了非常大影响,开创了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组合的先河。其实中国传统艺术在新媒体艺术重新包装后,同样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恰恰又是新媒体艺术所需要的“灵魂”。新媒体艺术需要传统艺术观念作为支撑,传统艺术的形式也可以在新媒体艺术的表现下得以传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对色彩色调进行重构

在对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色调是以暖色系为主,红色居多。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色彩,逢年过节、喜庆吉日,都缺少不了红色。红色象征着好运、吉祥如意。而暖色调创作的艺术作品会给人简洁、细腻、精致的视觉效果。但暖色调不具有现代感。容易让人形成视觉疲劳。所以为了在传统艺术中融入新媒体艺术,可以对传统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色调进行解构重塑,以此使传统艺术表现更富有立体感。形成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

(三)借用传统艺术的内核再创作

新媒体艺术以社会为焦点,采用新视觉元素去塑造艺术形象,这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静态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多以动态艺术形态出现。这为现代艺术扩展了创作空间。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来说,借助数字技术可以让一部分传统艺术作品在保留现有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将新媒体艺术所具备的交互性、网络性、实验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作品中展现出来,并且可以再创作出一些传统艺术因为形式被限制无法表现的内容,这对于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来说都是一种创新。

(四)注重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免不了会受其他流行艺术的冲击。像中国古老的年画艺术目前就面临着淘汰。年画本身,市场空间狭小,生产工序复杂,再加上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崇尚速食主义,传统节日观念趋于淡化。这就使得年文化遭到破坏,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年画艺术。目前中国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传承和学习传统艺术的兴趣。如果将中国传统艺术融于新媒体艺术中就要利用好新媒体艺术的优势,利用好作品与人的良好互动,让大众重新关注中国传统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得以继承和发扬。

四、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新媒体艺术内涵的丰富。这既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也更符合时代要求。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必然趋势也是艺术工作者的艰巨使命。

标签:  艺术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