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也逐渐被研究出来,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物联网这个产业发展至今,它所带来的利益不断创造着新纪录,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在社会全民学习的道路上,了解物联网的技术也成为了学习的一部分。物联网是什么?它跟互联网什么关系?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些问题,深入了解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物联网;异构融合网络;感知节点;泛在传感网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more and more technologies have been gradually studied,applied to the society and served the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the benefits it brings are constantly creating new records,and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On the road of learning for all,the technology of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come a part of learning. What i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hat does it have to do with the internet? What a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oday,we will talk about these issues,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heterogeneous fusion network;sensing node;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s
0 引 言
物联网是一个崭新的江湖,从最开始人们在这个世界里跌跌撞撞的摸索,到现在掌握它的各种技术,对于网络时代来说,这个探索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过程。物联网搅动了全球信息产业,它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说,未来处处都是物联网。
1 物联网概述
互联网与物联网,一字之差,却完全不同,可以说,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所形成的,并且还将不断的加深拓展。物联网是互联网或者电信网的信息承载体,它是一种可以将那些可以独立运行的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两者甚至多者间交流的网络。通过物联网的连接,可以实现识别、跟踪、管理等多种目的,比如如今常见的生活机器人,可以扫地、清洁等等,都是通过物联网进行指令控制来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的。不过,也有人认为,可以把互联网理解成为泛在网的应用形式。泛在网就是广泛存在的网络,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并由此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物之间畅通无阻的连接通信,进行知识的获取。
物联网的出现,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技术基础,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2.1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一般来说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感知延伸层。感知延伸层主要是为了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它由各种传感器构成,比如温度、湿度传感器、摄像头、GPS等各种感知设备。第一层的感知层就好像人脸上的五官和身上包裹着的皮肤,发挥着观看这个世界、触摸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作用,它可以将所探测到的信息进行翻译,转换成可以被直观观看的数据或者其他信号,同时在感知物体状态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是收集信息的主要来源。不过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感知延伸层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要想办法解决成本低、体积小型化的问题,完善这一层,更上一层楼,使它的功能更加全面,作用更加突出。
第二层是网络层或者说连接层。网络层由各种互联网、网络管理系统等等构成,融合各种通讯技术。网络层相当于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它的作用主要是进行信息间的传达和输送。在这个层面,包括了接入网、核心网,接入网提供的就是接入管理的作用,它包括多种接入方式,比如有线接入、无线接入。而核心网是一个高性能可发展的网络,支持其他设备接入和终端的移动性。如今,针对不同的连接设备,还要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高端一点的设备,就需要更加稳定、更加高效的连接。低端的设备,低成本低消耗就成了重点。所以对于网络层来说,在设备的连接上有很大的选择,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一下。
第三层是业务和应用层。这一层更多强调的是智能,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前两层发挥完自己的功能后,对信息进行一个储存,并深入挖掘数据,决定最终的应用,然后提供相应的服务。它是用户与物联网的接口,结合各个行业的需求,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在早期的构架中,基本上应用都聚集在云平台上,云平台就是核心。但是如今随着应用的普及,这种办法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如果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过云平台连接的,那么,一旦网络断掉,还如何连接上设备?因此,人们对它的讨论越来越多,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如今的条件下,不同的行业建有不同的系统,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办理各种业务时,无法做到更加方便快捷,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形式。
2.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2.1 异构融合网络平台
异构融合网络平台的存在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它在接入时需要考虑多种不同异构网络间的协调以及相容性。无限频段的不同,会使频谱资源发生不同。不同的接入手法以及使用接口的不同也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地方使用的不同策略,加上业务、终端的多样化,这几点构成了异构性。在进行网络融合时,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实现各个网络异构间的共性与个性的相融与协调。融合和协同这两项技术中,融合是为了给协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各种系统间共性的重新组合,后者是各个系统中个性的重新组合。
2.2.2 感知节点及终端
感知节点不仅仅能对自身信息进行收集,还可以处理、采集相关物体的内容信息,以此向物联网提供各种信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感知节点的能力,它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信息的手法趋于成熟。如今,感知节点组合化的关键技术、感知节点的设计以及感知节点的低成本等等成为了感知节点的关键技术。好的感知节点在物品编码、流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RFID就是物联网中常见的也是重要的感知节点,它融合了各式各样的前沿技术,它利用各种传输特性,达到物品自动识别的效果。在科技的发展下,这些设备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也将会更好地为社会、为科学、为物联网服务。
2.2.3 泛在传感网
这项关键技术是由数个传感节点所组成的,它是收集感受周围变化信息,就像人们的皮肤一样,对外界环境的冷、暖、舒适有着直接的感觉,大部分情况下,适用于小范围内。随着人们的不断努力,泛在传感网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各个传感器之间也慢慢形成了通信协议。
2.2.4 物联网的综合服务平台技术
这种技术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处理,云计算在这里有着很大的作用,它是完成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关键。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这个内容,它把计算内容散布在各个平台上,让大家各取所需。它就好像是准备很多零食放在冰箱里,有需要就选取,每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它对上层的应用会自动开放接口,对下面的就会选择性的屏蔽。通过各种功能来实现它的作用,比如对象名称解析任务、物理标记语言等等。
2.2.5 物联网的安全技术
终端设备如此之多,问题也就越容易产生,像一台电脑还会经常中病毒,就更不要说同时这么多设备,因此,它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感知节点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而且,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完全地建立复杂的安全保护措施。即使有一些核心网络本身十分强大,安全性能高,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说网络堵塞等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在物联网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一个可靠的安全系统十分必要,各种保护机制也急需研发出来。
2.2.6 物联网的技术和应用标准
自物联网发展以来,就不断地在宣示着它的重要性。不过,各行各业有各行各业的标准,也因此他们的制度规则并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物联网的项目不能连接起来统一的完成,也就很难实现全网的应用。为此出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也非常多,比如专门为此成立的M2M技术小组对机器技术的研究以及AMS等,都在为这项技术付出着努力。
3 物联网的用途范围及应用案例
3.1 物联网的用途范围
物联网的用途十分广泛,基本上生活中所用到的都跟它有关,智能交通方面,如马路上的红绿灯,政府日常工作,公共设施公共安全,生活居住方面,灯光照明方面,老弱病残护理方面,以及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照顾花花草草也会涉及到物联网。所以说,先出现了互联网,然后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出现了物联网,人们的智慧是无限的,在了解了它的好处之后,就开始了深入探究,自此之后,它便无处不在。
3.2 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物联网传感器已经应用到了防入侵的系统中,它设置了几万个传感节点进行探测,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有效防止不法人员进行袭击等违法行为。同时它也应用在了门禁系统上,对门禁的每个模块都进行优化、简化。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物联网还与移动互联结合,比如智能清洁机器人,可以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网络远程控制、开关控制等,并且还设置了自动报警及定时系统,最大程度地方便使用。物联网还与人类饮食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愈发重视,物联网也被应用到了鉴别食品安全的技术里。FRID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食品生产的过程,采集相关数据,确定食品质量,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保障,提高食品的安全质量。物联网遍布在世界的每个地方,它致力于为社会、国家、世界服务。
4 结 论
物联网的发展关系着很多领域的发展,它需要很多力量的支持,它所能带来的效益也远远超出想象。如今物联网的前景光明,它的发展备受重视,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身其中,为其付出,再加上政府的支持,物联网终将实现它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 秦燕.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 [J].科技与创新,2016(18):52.
[2] 张硕.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 [J].通讯世界,2016(10):67.
[3] 严旭影.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 [J].电子商务,2017(3):26-27.
作者简介:张曙光(1976.10-),男,汉族,安徽东至人,信息技术部经理,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及传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