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时代中,各行各业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潮流趋势。借助于网络强大的功能实现业务工作效率的提升,这是当前各个行业都在努力的方向。目前在采供血业务的发展中,传统的档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采供业务档案的有效管理,因此在信息时代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采供血业务档案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升采供血业务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RFID技术;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6-0095-02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has become a trend. With the help of the powerful functions of the network,the efficiency of business work is improved. This is the direction that every industry is working hard. At present,in the development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business,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file management,which restricts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blood supply business files. Therefore,in the information age,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technology,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business files is realized,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blood supply business.
Keywords:RFID technology;blood supply and blood business file;intelligent archives;management system
0 引 言
随着献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献血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增加了采供血业务档案的数量,同时也对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要求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技术人员技术、更新档案管理制度,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实现采供血业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提升采供血业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采供血业务档案的利用率的增长,大大地提升了效率[1]。
1 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需求
1.1 实际采供血业务档案需求量大
随着献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献血意识的提升,自觉无偿献血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致使采供血业务档案的数量增长快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业务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了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研发采供血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减少工作人员的业务量,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
1.2 双套管理系统不兼容
在各个血站针对采供血业务的档案管理系统共计有两个,其中一个是采供血“业务管理系统”;另一个则是“档案管理系统”,两个系统是独立的系统,两者之间互不兼容。按理说,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应该十分紧密,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发现两者之间并未实现信息的共享,也就是献血者的信息录入到业务系统中后,档案系统中需要再次录入,无法形成信息的共享,因此促使研发业务档案管理智能化系统。
1.3 档案利用效率低
目前,在采供血的业务档案管理中,主要采用如图书馆管理图书的方式进行档案匹配化管理,由于采供血业务档案数量众多,在各个卷宗内没有二级类目,这大大地增加了业务档案信息的查阅难度,无法确定献血者的信息,这表明现阶段的纸质档案定位、查阅等操作遇到较大的困难,亟需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利用率。
1.4 献血者的隐私得不到有效保障
现阶段,如若查找一位献血者的个人资料,需要将该位献血者献血当天的所有的献血资料拿出来查阅,这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其他献血者隐私暴露的风险,无法保护采供血过程中的个人权益[3]。
2 基于网络的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2.1 构建基础模块
构建采供血业务档案数字化的管理基础模块中,需要将档案管理构建成集文字信息、浏览功能、图像信息等于一体的管理模块。即在现有的业务信息资料转换、纸质档案录入基础上,通过在现有的纸质档案上加贴条形码,实现了类目的有效编排,从而实现在数据库中的储存。
2.2 创建“双系统”数据兼容技术接口
要想实现数据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需要在血站现有的“业务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两个系统基础上,创建兼容技术接口,从而实现两个系统间的献血者档案信息的共享。在业务系统中的献血者信息通过条形码的扫描,将献血者的个人信息按照档案木块管理的模式录入方便了献血者档案的有效管理,从而也实现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互匹配的目的。
2.3 构建二级类目智能化管理模型
构建二级类目智能化管理模型需要充分的利用手持RFID技术,让其与后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业务档案的二级类目的智能化模型,即可以实现业务档案二级类目的快速查阅[4]。该系统的建立提升了二级业务档案查阅的准确率以及档案的利用率,同时,还加大了对其他献血者的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保障了献血者的相关权益。
2.4 构建电子图形与库房实体匹配化管理模型
该系统模型的建设,主要依据于信息技术中的电子模拟仿真技术,其主要就是按照电子档案图形与库房的实际密集架进行匹配化的设计,实现了对当前血站的采供血业务档案的业务流程再设计,同时,也对血站档案馆内的密集架进行了再设计,对于采供血业务档案的定位,查阅提供了便利之处,因此需要建立电子图形与库房实体匹配化管理模型。
2.5 确保业务档案脱离网络环境运行模式
首先,可以开发专业网络解密技术,同时,要加强对保管期外的采供血业务档案资料进行打包备份的管理,而且还要实现图片化保护和加密保存共同发展的需求,加强了对采供血业务档案资料的保管力度。确保采供血业务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了采供血业务档案资料的丢失。建立了采供血业务档案脱离网络环境的运行模式,从而确保业务档案在脱离网络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可视化的检索与浏览。
3 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系统构建的重要意义
3.1 实现了业务档案管理的效益
在信息时代中,借助于网络技术,开发了双套系统的数据接口的兼容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多种网络技术,实现了双套系统数据信息的共享,提升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匹配效率,提高了业务档案定位的精准性,提高血站采供血业务档案管理水平。
3.2 提升业务档案的利用率
构建采供血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降低工作量,让工作人员可以空出更多时间,处理其他工作。也就是说减少了在查找业务档案时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的消耗,大大地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与纸质档案的相匹配,同时也与后台数据库相匹配,实现了采供血业务档案的快速查找、定位等智能化管理,提升了档案的使用效率[5]。
3.3 有效保护了献血者隐私
开发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仅在业务档案管理水平提升以及使用效率提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献血者个人隐私的作用,另外还实现了双套系统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精准性。利用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献血者的个人隐私的保护,并且还能帮助献血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4 原始信息的有效保存
将献血者的个人数据信息录入到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献血者的原始信息,这对于采供血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业务档案保管的水平意识和业务档案的服务意识。在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可以将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备份处理,长期保存献血者的原始数据,这对于业务档案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并且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献血者的个人信息的更新,确保了献血者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4 结 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献血公益事业的不断推广,献血人数越来越多,这对于血站的采供血业务档案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血站的采供血业务档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于实际的需求,亟需构建采供血业务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升了业务档案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业务档案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李青.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档案管理研究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8):44-46+50.
[2] 赵旭,高鸿雁.基于RFID的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电子设计工程,2018,26(4):176-179.
[3] 苏锡云,蔡旭兵.大数据时代采供血业务档案公共服务创新探析 [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1):1287-1289.
[4] 沈军.从输血相关诉讼看血站业务档案保管期限 [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105-106.
[5] 王正媛,朱悦华.RFID技术运用于档案实体管理可靠性研究 [J].中国档案,2016(10):58-59.
作者简介:刘格非(1987.02-),男,汉族,湖南醴陵人,科员,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