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提升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特教教师研究的课题。教与学如何产生和谐的共振效果,让特教生真正学到实用的操作技能,是特教计算机专业课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现状调查入手,对特教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的规律与特点、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7-0194-03
Abstract: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of computer course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has always been the subject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research. How to produce a harmonious resonance effect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so that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can really learn practical operating skills,is the focus of special education computer teachersresearch. Starting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computer specialty course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specialty course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computer specialty courses,and studie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omputer specialty cours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Keywords: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computer major courses;effective teaching
0 引 言
盐城市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属于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层次的学校,其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一直是重点。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下面本文从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现状调查入手,并对不同类型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1 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笔者于2017年11—12月对本校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的16平面、17平面的特教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75份问卷调查,实际收回67份问卷调查,有效问卷61份,问卷回收率89.3%,问卷有效率91.0%。通过调查,笔者对影响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因素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笔者发现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计算机专业课教材内容与市场专业应用内容有所脱节。
(2)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急需改善。
(3)特教生个体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差异明显。
(4)教师钻研业务能力要进一步提升。
(5)专业课考核方式单一。
2 特教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的规律与特点
2.1 特教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的规律
(1)层次性。一般某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课程、专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所以,特教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课程的层次性。
(2)循序渐进性。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只有先学好基础性课程,才能进一步学习专业性课程。特教生学习专业课,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
2.2 特教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的特点
(1)专业课的衔接性。专业课的学习,要特别重视基础性课程的铺垫。特教生因为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更要注重基础性学习,做好课程前后衔接问题。
(2)注重实操性。计算机专业课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操性。如3DS MAX、PS、AI等课程,理论学得再好,不会实践,也没什么用处。特教生要想用人单位认可,必须熟练应用这些专业软件,拿出令人信服的作品来。
3 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3.1 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就是教学要产生“效益”。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能获得一定进步或发展。即: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整个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或者说吻合的程度较高。[1]
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内涵,主要指特教生经过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有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如果特教生没有学会应有的专业操作技能,即使计算机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3.2 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特征
(1)三维目标高度统一。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对于特教生而言,更期待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高度统一的教学,是促进特教生内在发展的教学,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学生参与度高。只有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是有效教学。比如: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讲解PS图层时,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主动参与到练习中去,才可能真正掌握关于图层的操作技能。
(3)教学策略实施最优化。本文认为:花费必要时间最少、花费精力最少、借助教学手段最少,却能达到最大教学效果的,才是最优化的教学策略。
(4)最大限度满足特教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只有最大限度满足特教生的学习需求,让绝大多数特教生学到应有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5)一定是特教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学。在与特教生的教学相处中,教师会被残疾孩子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在教授特教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次次鞭挞。师生的关系是师亦友,彼此促进,共同进步。
4 做好“三个准备”工作
4.1 调研学情
由于教学对象是特教生,存在文化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在讲授一门计算机专业课前,特教老师一定要重视并充分调研学情,摸清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接受能力、班风班纪等详情,制定有效策略,才能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4.2 认真备课
一位不好好备课的特教老师,无法给特教生上好一堂课。尤其是专业课教师,更要重视备课环节。
4.3 教师自身素质提升
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要想教好特教生,自身一定要及时充电,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掌握过硬技能。不能仅仅依靠旧有的知识和经验,避免误人子弟的。
5 对不同类型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依据特教生计算机各专业课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各专业课的教学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主要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5.1 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1)选择原则。一是新颖性;二是实用性。要特别注重社会实效性,让特教生的操作能力与社会实用性接轨,保证每位特教生都能学懂、会用实际操作技能。[2]
(2)选择方法。一是比较教材知识点;二是比较教材知识体系;三是比较出版社和主编;四是根据残疾类型选择教材。在选择教材时,务必要考虑残疾类型,选择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孩子特点的教材去讲授。
5.2 教学设施的有效选择
一位特教老师业务水平再高,教学设计再好,也必须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室(标准化机房)。我校新校区投资巨大,建设了多媒体教室(标准化机房)。各专业课教师既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基础知识,可以实际操作,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播放视频资料。
(2)录播教室。新校区建设了一间高标准的录播教室(录播室、控制室),主要用于教研活动。
5.3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选择
对于从事特教行业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来说,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作为特教老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下文是关于信息化教学手段选择的几点想法。
(1)微视频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播放微视频,作为情境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可以通过微视频,展示教学细节,攻克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通过微视频,作为课堂知识的拓展,同时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对学生提出新的期望。比如:讲授FLASH的专业课教师可在导入环节,播放制作好的作品,如《可爱的福娃》,刺激学生的感官,从情感、美学等角度陶冶学生的情操。组装与维修教师可以制作微视频《如何安装、拆卸CPU和CPU风扇》,展示安装与拆卸的细节,破解难点,让学生迅速掌握操作要领。三维动画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播放高水平作品的微视频《茶壶艺术品鉴赏》,让学生眼界大开,体验设计的情趣与艺术的熏陶。
(2)教学APP的应用。近几年,教学APP十分流行,甚至教师在省市职业教育大赛上应用教学APP已成为常见现象。通过尝试应用,将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等教学环节融入到APP中,教学容量大,教学过程紧凑,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雨课堂教学APP,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对其评价是:“雨课堂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知道教室里真正发生了什么。它有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学,帮助教师在提升教学艺术的同时,实现科学教学和教学科学。”
(3)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可谓浩如烟海,特教教师可在备课时搜索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补充到PPT中去;也可在课堂上通过Wi-Fi,实时查找所需的教学资源,及时展示给学生,或解决学生的疑惑,或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即兴发挥。比如:在理论课上,特教生对计算机科学家Tim Berners-Lee(万维网的发明者)很感兴趣,计算机教师可立即查阅或引导学生自查网络资源,满足特教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4)电子白板的应用。我校大量使用希沃电子白板。它以多媒体交互白板工具为应用核心,提供云课件、素材加工、学科教学等多种备课、授课的常用功能。电子白板应用丰富,功能强大,在课堂上对特教生的学习帮助很大,特教教师应对其能够熟练使用。
5.4 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应因人而异、因班级而异。下文提出了几点实用性和效果性较好的教学方法。[3]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两个典型转变:一是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的互动式教学理念;二是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以此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对听障生讲授PS“滤镜”时,先告知听障生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用滤镜功能美化图片”,让学生一开始就带着任务目标去听课,带着兴趣点去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完成任务目标,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针对听障生的任务驱动教学,课题组专业课教师一致认为,此种教学方法针对性强,可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听课,且教学效果提升明显,知识获得感至少提升30%~50%。尤其是听障生,带着任务目标学习,更容易上手,避免分心。
(2)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主要是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让组内产生合作,组组之间产生竞争,形成“合作+竞争”的学习关系,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该教学法特别适合特教学生,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可以弥补大部分特教生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一般的缺陷。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组内学生之间一遍遍手把手教,利于接受能力弱的同学提高动手能力。且操作能力强的同学,自己也成了“小老师”,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二是特教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合作、竞争的意识,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是能培养特教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该教学法容易触发特教生的创新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特教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今后特教生的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3)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可以生活中的案例为素材,向学生展示,抓住学生兴趣点,引导特教生自行分析案例。鼓励特教生说出案例中使用的操作技能,告知即将学习的操作技能。然后从头开始,逐步引导,先模仿案例,再突破案例。这样既培养了特教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培了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平面设计老师在讲授Photoshop“蒙板”时,可将生活中的广告图片用作案例,供特教生借鉴。在专业课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特教生能够接受并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实现技能的突破。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该教学法对于激发特教生学习兴趣,掌握操作技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专业课教师特别喜欢使用该教学法,且教学效果显著。
5.5 评价方式的有效选择
(1)学生评价。通过和特教生交流,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校学习了各种计算机专业课,经过校内外综合实践之后,无论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还是在创新思维、自信心建立等方面都大大增强。学生们普遍认为计算机专业课很实用,教师的有效教学富有成效,他们自信会有更好的职业成长道路。
(2)教师评价。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在有效教学的实践中,经历“应用-反思-总结-再应用-再反思-再总结”的循环过程,不断磨炼教学方法,提炼教学经验,升华教学能力。每一节课、每周、每月、每学期,专业课教师都“回头看”,反思教学过程,找到问题所在,应对解决方法。在细节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实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笔者认为,经历课题研究阶段后,每位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快,收获颇丰。
(3)社会评价。一方面,特教生积极参加全国残疾学生技能大赛。我校特教生曾荣获2015年全国残疾学生技能大赛“陶艺”组比赛第2名、“平面设计”组比赛第6名的好成绩。所获成绩深受省市残联领导好评,社会反响强烈。另一方面,只有残疾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才算得上是有效教学。目前我校残疾学生大多分配在昆山、苏州一带,从事办公文秘、仓库保管员、一线操作员等工种。用人单位大多反映残疾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计算机操作技能出色,能够完全胜任当前的工作岗位。他们十分珍惜工作机会,工作认真,谦虚好学,适应能力强。笔者认为:只要给残疾学生一个工作机会的平台,他们同样可以非常出色。
6 结 论
总之,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的有效教学是永恒的课题。作为特教教师,要充分认识特教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的规律与特点,理解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做好“三个准备”工作,并对不同类型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的有效教学进行策略性研究,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境界,更好地为特教生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邵海燕.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有效教学的研究——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9):2165-2168.
[2] 马红敏.构建计算机专业课有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17.
[3] 花蓉.浅析高职教育的有效课堂建设 [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7,15(1):12-15.
作者简介:韩桂明(1975-),男,汉族,江苏盐城人,高级讲师,电子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