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处理在市政园林施工管理中运用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7-17 阅读(474)

摘" "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改善公众生活环境、提高市政园林施工建设水平已成为相关从业者亟待解决的关键性课题。以大富社区公园园林景观施工项目为例,针对当前市政园林施工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从绿化土壤改良、二次微地形营造、养护沟设置、植被布局管理、硬质景观铺设、构筑物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对强化市政园林施工细节处理的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节处理;市政园林;施工管理;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5-7897(2025)03-0070-03

0" 引言

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当中,积极推进市政园林项目施工工作,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园林施工有关从业者应当充分认识到细节处理在园林施工管理过程当中的作用,同时积极推动园林施工方案的优化与改进,营造更加优质的市政园林景观

1" 项目概况

为进一步明确市政园林施工管理过程当中的细节问题,同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处置措施,现以大富社区公园园林景观施工项目为例进行分析。案例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工业园区内部,占地总面积为17792m2,设计理念来源于工业制造业领域常见的电路图案,力求建成集健身、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新型社区公园,有效满足市民的环境需求与活动需求。

2" 当前市政园林施工面临的主要挑战

虽然市政园林景观在城市发展进程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受到设计理念以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市政园林施工进程当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整体规划不够细致

完善的规划设计方案能够为市政园林景观后续现场施工作业提供明确的方向引领和参考,但从很多园林景观项目的规划设计现状来看,相关设计团队对于园林景观施工现场的调研与考察不够细致,对于当地气候、环境状况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相关施工设计、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之间通常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很难有效保障市政园林景观项目的建设质量[1]。除此之外,在长期的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实践过程当中能够发现,其资金投入规模通常较大,相关施工专业联系较为复杂,而设计团队未能考虑到各施工分项的具体技术要求,设计人员未能针对特定施工环节进行具体说明,导致园林景观规划方案的参考价值相对有限,影响了市政园林施工质量与建设水平,同时还可能会导致关键环节的疏漏,诱发园林施工质量问题。

2.2" 景观设置缺乏新意

作为市政园林施工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优化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与布局方案对提升园林施工质量和吸引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但一些景观项目当中设计团队的能力存在欠缺,相关设计理念出现偏差,在景观布局与规划设计时,未能考虑到本地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地形地质条件优势,相关作品设计通常缺乏新意,不同区域园林景观的配置与布局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同质化现象。同时,相关园林景观缺乏深刻的创作内涵,未能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建设主题,设计方案缺乏创新性,市场竞争力较低。

2.3" 苗木选择不够科学

在市政园林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与要求,结合预期设计目标以及设计方案对观赏价值较高的苗木树种进行选择,进而实现园林施工建设效果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平衡,便于开展后续管理养护相关工作。但从现阶段一些市政园林施工项目苗木选择方案来看,有关项目团队未能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的要求,大量选用外来树种,导致苗木成活率较低,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市政园林项目的社会效益。

2.4" 配套设施不够协调

市政园林项目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做好软硬景观的协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使市政园林项目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环境。但很多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对于配套设施的关注与重视程度较低,对设施配备的资源投入力度不足,在施工过程当中忽视了软硬景观之间的配比,相关设施配置情况不符合预期设计方案要求,同样也给市民的体验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2]。

3" 强化市政园林施工细节处理的具体策略

为进一步强化市政园林施工过程当中的各项细节处理,全面落实园林项目预期设计方案要求,保障市政园林项目施工质量,项目管理团队以及施工团队应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3.1" 园林绿化土壤改良

土壤是园林项目的施工前提以及植被生长过程当中的重要基础,保障市政园林环境当中的土壤质量对提升植被存活率和确保植被后期生长具有关键性意义。相关施工团队应当基于现场土壤实际情况以及质量状态,组织开展土壤改良工作,为园林环境内部的植物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落实细节处理的具体要求。

首先,在土壤改良过程当中,需要针对土层内部酸碱度进行合理调控。常见的技术方法包括化学改良、穴土置换、生物改良、物理改良、有机肥改良等。技术团队可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场土壤酸碱度进行准确测定,同时按需进行调节,使土壤酸碱度符合植物生长要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土壤改良过程当中,需要对土层内部含水量以及地下水水位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一些地区地下水水位偏高,不仅会造成树穴积水现象,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植物根部出现腐烂现象,诱发植物死亡,影响园林树种的存活率。因此,在进行土壤改良的过程当中,施工技术团队需要结合现场地形情况以及地层内部地下水分布情况,采用渗透降水、地下水阻断、开沟排水、堆种防水等相关技术手段,对地下水水位进行控制,避免其对园林树种根系造成影响[3]。

最后,在正式进场施工之前,还需要针对现场土层内部的透气性以及肥力进行及时调整与改良。园林某些区域的土壤肥力较低,长期以来缺乏水分,土层内部含水量过低,甚至出现板结现象,同样也给植被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采取加入外加剂、机械翻耕等相关技术手段,对土层内部结构进行及时调整,使土层透气性与整体肥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案例项目当中,采用了换填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改良作业,对表层30cm厚种植土进行换填,先将原有土层进行清理,再按照5:3:1:1的比例将园土、泥炭土、华农有机肥以及树枝粉碎物混合,并填于表层,使土壤肥力显著提高,进一步提升土层透气性以及透水性,使其能够为园林树种的正常存活与生长提供保障。

3.2" 二次微地形营造及养护沟设置

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作业过程当中,区域内地形的高低、大小、比例、尺度、外观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对增强景观视觉效果、提升景观整体吸引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有关施工技术团队应当遵循多元化、丰富化的原则,针对园林内部地表特征进行进一步改良与优化,使市政园林景观视觉效果更佳。例如,在案例园林景观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在传统龟背型简易地形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打破传统观念,营造二次微地形,使区域内地形地貌呈现出巍峨婉转的形态特征,形如龙脉,为植物种植地的起伏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现有市政园林项目地形地貌状况进行分析与梳理后发现,常见的绿地微地形模式主要涵盖了自然式、平板式、台阶式以及混合式等不同类别,因此施工团队也应当基于差异化的处理策略与处理方案进行微地形营造与处理工作。案例项目当中,沿微地形脉络,遵循渐变原则,按照30°、45°与90° 3个角度对地被植物进行了栽培与种植,同时结合了高、中层组团式乔灌木群落,呈现出突出的艺术美感,营造出艺术化的自然生境,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为保障园林景观效果、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了支持。

除微地形营造工作外,针对养护沟进行规划与施工也是市政园林项目当中的关键一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景观整体层次,还能够发挥储水、隔断杂草等作用。案例项目在最外层地被轮廓线与草坪的交接处开挖了一条10cm×5cm的浅沟,从而分阻了草坪与地被植物,使其能够符合设计方案当中的空间规划要求,同时有效突出了市政园林景观的整体线形轮廓,并进一步减少了园林植被养护工作对于水资源的依赖,使城市内部日常降水得以循环利用,落实了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与理念。

3.3" 植被合理布局与管理

在市政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当中,植被的布局与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景观对于市民的吸引力,因此相关施工团队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保障园林景观内部植被的质量,使其能够进一步贴合设计方案预期要求,增强市政园林景观整体效果。

一方面,在针对园林景观内部植被进行布局设置与栽培管理工作之前,应组织专业力量针对园林施工现场土层状态及其肥力状况进行系统检测,当土壤肥力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植被生长要求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使土壤肥力更加均衡[4],确保其满足植被生长需求,从而提高园林内部植被存活率与生长质量,增强园林整体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在土壤检测与改良工作全面完成后,需要加强对植物类别与形态的关注,组织施工技术团队对市政园林植被布置与栽培工作细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为减少环境因素对于植被造成的影响,有效提升植被存活率,降低市政园林项目后续管控与养护工作成本,施工团队应尽可能选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同时结合设计方案要求对植被的栽植密度以及栽植布局等进行及时调整,增强园林景观效果。例如,在案例项目植物的栽培施工过程当中,大规模选用了小叶榄仁、香樟、朴树、宫粉紫荆、紫花风铃木等树种,并与花卉进行了组团式布局,使园林景观整体能够呈现出较为突出的视觉效果,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市政园林景观施工成本,减少了后期养护支出,确保了景观效果与园林效益之间的平衡。

3.4" 硬质景观铺设

在市政园林项目内部,硬质景观指的是道路铺装、设施小品等,相较于软质的植被景观,这些景观设施一方面能够为市民提供充分的功能保障,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市政园林项目整体观感与层次性,使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园林景观中的硬质景观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施工团队应当基于一定的审美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现场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方案进行规划与推进,强化各类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与利用,有效落实细节处理要求。

例如,在案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大规模运用了天然石材作为软质景观的补充,使台阶、园路等硬质景观的质量得到了一定保障,同时进一步契合了市政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推动了园林效果的不断增强。但在针对天然石材进行广泛利用的过程当中,施工团队也发现了石材之间的拼接存在一定技术难点,因此在进场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针对园林施工现场地质地貌情况以及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进行了全方位调研,同时针对原有的硬质景观施工图纸进行了全面优化排版,遵循“样板先行、异型石材厂内加工”原则,进一步美化了天然石材之间的错、对缝拼接,使其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3.5" 园林构筑物建设

市政园林施工建设过程当中,提高构筑物建设水平,对落实细节处理要求、提升园林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增强施工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5]。有关施工团队应当针对构筑物的位置布局、施工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调整,明确植被的生长特性以及生长需求,同时对构筑物的施工方案进行动态优化,减少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之间的相互冲突,减少施工质量缺陷以及园林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例如,在针对木质构筑物进行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当做好现场构筑物防腐工作,加强细节处理,提高构筑物品质,延长构筑物寿命。

3.6" 配套基础设施完善

为便于市民的休憩娱乐,施工团队与技术人员还应当针对园林内部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完善,针对道路、照明灯具、给排水设施、水循环设施以及智慧化设施等进行全面建设,使公园整体品质及使用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打造宜居宜人的市政园林公用设施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4" 结语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进程当中,提高市政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团队以及技术人员应当从细节处理的角度对当前市政园林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市政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方案,推动园林品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锡安,夏丽君,李贝.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J].花卉,2023(4):100-102.

[2]" 张婷.市政园林景观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模型世界,2023(11):178-180.

[3]" 朱晨凯.市政道路绿化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探析[J].丝路视野,2023(8):142-144.

[4]" 隋堰峰,张进程.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现代装饰,2023(5):50-52.

[5]" 蒋伟,刘巍,张辉.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2(9):1-3.

作者简介:查裕凤(1987— ),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

标签:  市政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