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沃柑具有皮薄多汁、果肉嫩滑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我国沃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广西由于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沃柑种植经济效益较好。为进一步提高沃柑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沃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桂林市为例,根据沃柑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分别从地块选择、苗木选择、整地、定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讨优质沃柑栽培技术,并针对炭疽病、溃疡病、黄龙病、潜叶蛾、锈壁虱及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沃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广西桂林市
中图分类号:S6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62
桂林市地处广西东北部,总面积2.78万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为1 974 mm,年均日照时间达1 550 h,无霜期达300 d,年平均气温为19 ℃,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较适宜沃柑的种植。沃柑属柑橘类,截至2022年,桂林市柑橘产量达692万t,占广西柑橘总产量的40%,产值约200亿元[1]。沃柑具有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在广西大规模推广种植,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增。
1 沃柑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沃柑植株高大,枝叶茂盛,叶片呈阔披针形;果实中等大小,扁圆形,单果质量在100~200 g,果皮光滑,颜色多为橙色或橙红色,果肉橙红色,果肉细嫩,具有香、甜、多汁等独特风味。
沃柑耐寒性中等,适宜生长在年均气温超过17.5 ℃的地区,且要求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0 ℃。此外,沃柑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在散射光的照射下生长较佳。在沃柑生长期,最好保持种植地土壤湿润。因此,为保证沃柑更好地生长,种植地土壤最好是肥沃且深厚的黏土,保水性强。
沃柑主要以早秋梢作为结果母枝,结果枝梢多为有叶花枝,一般树冠中下部着果率较高。在适宜的环境下,沃柑可以快速生长,一般需要3~4年便可进入丰产期,单株产量可达45 kg。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地块选择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能为沃柑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以最大限度发挥沃柑的生长潜力,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根据沃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桂林市沃柑主要种植在坡度小于15°的缓坡上,确保果园光照充足、排水性良好。土壤以土层厚度大于等于60 cm、土质疏松肥沃、pH值在5.5~6.5的红壤或者黄壤为宜。
2.2 苗木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品质和适应性强的沃柑苗木进行种植,是提高沃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步骤[2]。对于沃柑苗木,果农应选择通过农业部门评(审)定且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和无性系,如091无核沃柑等。此外,在选择沃柑苗木时,应优先选择苗高50~65 cm,地径超0.6 cm,分支3~4个的苗木,且要求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完整、顶芽饱满。
2.3 整地
2.3.1 整地方法
一般情况下,果农应在种植前30 d内对种植地块进行整理。先将种植地内的杂草、灌木、石块等清理干净。由于种植地的坡度小于15°,整地方式可采用机械全垦方式,顺坡由上至下垦地,垦地深度在25~35 cm,将土块翻转草根朝上,避免其复活。按oj3oLka79jBZCPR8P8cE5Q==“品”字形挖穴,株行距为2.5 m×4.0 m,穴规格为60 cm×50 cm×50 cm。
2.3.2 施基肥
桂林市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严重缺乏。为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实现沃柑丰产奠定基础,在整地完成后,果农可对种植地施加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以提高种植地土壤的肥沃度,保证沃柑产量和品质。在施肥量上,每穴可施加腐熟有机肥5~10 kg。将基肥施加在穴底部,再用除净杂草、石块的表土回填至穴深的1/3处,将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后用表土回填整个穴,直至穴面略高于地表,待雨后土壤沉降即可定植。
2.4 科学定植
2.4.1 定植时间
基于桂林市的气候特点,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上升,早晚温差较小,温度逐渐趋于稳定,降水量逐渐增多。因此,春季较适宜沃柑苗木的定植,尤其3—4月,可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2.4.2 定植
在苗木运输、移栽过程中需要保持苗木根部湿润,避免过度曝晒[3]。定植前,果农需要小心剥掉营养钵,避免弄散营养钵中的基质,且适当修剪果苗顶端的嫩枝。定植前,先挖出一个大小与苗木冠幅相近,深度比营养钵高5 cm左右的定植穴。将沃柑苗木正直放入穴中,确保苗木根部正常舒展,再用泥土覆盖,稍微提起苗木让根部土壤落实,并用力踩实。重复覆土、踩实操作,直至穴面高出钵面2~3 cm,并用力踩实,确保苗木根部与营养土紧密接触,最后覆盖厚3 cm左右的松土,以促进水分下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5 水肥管理
2.5.1 水分管理
1)合理灌溉。在种植沃柑过程中,一旦在阴天发现叶片枯萎,或者高温条件下卷曲的叶片在傍晚不能恢复正常,需要做好灌溉工作,为沃柑提供充足的水分。一般情况下,沃柑在3—4月春梢萌发、6—9月果实膨大期对土壤湿度较敏感。果农需要注意检测土壤水分含量,当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小于15%时,需要及时灌溉。2)适当控制水量。在沃柑秋梢成熟后,需要及时控制水量,避免水分过多影响花芽的分化;抑制冬梢抽发,增加树体营养累积;增加果实糖分,提高果实贮藏性能。采摘前20~30 d,需要合理控制水分,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2.5.2 施肥管理
沃柑定植当年,果农需要施肥4次。2—3月,每株施尿素0.3 kg;3—4月,每株施尿素、复合肥各0.4 kg;5—6月,每株施复合肥0.6 kg;7—10月,每株施尿素0.2 kg、腐熟有机肥10~15 kg,再喷施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植株花芽分化,确保植株安全过冬。
定植第2年,利用扩穴改土的方式,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5~20 kg+复合肥(N、P、K总养分含量不低于30%)0.3~0.5 kg,施肥后再覆盖泥土厚20~30 cm。
定植第3年,观察果树的生长情况,若没有挂果,则按第2年追肥方式施肥。若果树已挂果,则1年需要追肥4次,分别为春肥、夏梢肥、秋梢肥及冬肥。其中,春肥为每株施高氮钾型复合肥0.2~0.4 kg,夏梢肥为每株施速效氮肥0.5~0.7 kg,秋梢肥为每株施高氮钾型复合肥0.5~0.7 kg,冬肥为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5~20 kg、钙镁磷钾肥0.7~0.9 kg。
2.6 整形修剪
沃柑幼树以整形为主,修剪为辅[4]。一般在幼树距离地面30 cm处定干,待幼树抽发新枝后再留取3~4个不同方向的新枝作为主枝,主枝上再留2~3个副主枝,其余的枝条全部剪除,形成一个枝条分布均匀的高产树形。待沃柑进入产果期后,及时将病虫枝、脚枝、过密枝、重叠枝、枯死枝剪除,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性,提高沃柑的产量和品质。
2.7 花果管理
沃柑定植第2年,一般在春季会抽出许多花蕾,消耗很多养分,不利于树冠扩大。通常在11—12月秋梢成熟时,采用3%赤霉酸乳油50 mL+尿素50 g兑水15 kg,持续喷洒1~2次。在春梢抽发前15 d,可施加速效氮肥促进春梢生长,削弱花蕾、幼果的生长,以达到疏花疏果的效果。同时,可人工摘除花蕾和幼果,促进春梢抽发生长。
为实现沃柑高产,每年沃柑开花前,可每隔3~5 d摇晃主枝,以确保其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定植4年后,在花期前要及时施加速效氮肥,为果树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果树结果。此外,要适当对果树进行疏果,一般在花蕾掉落后10 d左右开展疏果工作,将病果、坏果、畸形果摘除。对于结果较密集的枝条,可留取7~9个较大的果实并将其余果实都摘除。
2.8 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2.8.1 炭疽病
炭疽病是桂林市沃柑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该病发生高峰期为7—8月。炭疽病主要为害沃柑的叶片、果实,被该病感染的叶片会逐渐腐烂、枯萎,严重时会造成落叶、落果,不利于沃柑产业高质量发展。该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做好果树枝叶修剪工作,保持果园的透气性和透光性。2)做好果园的灌溉与排水工作,雨后要及时开沟排水。3)在春季抽梢时,可采用1%波尔多液或者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持续喷施2~3次。
2.8.2 溃疡病
溃疡病在8—9月蔓延较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快速传播。溃疡病主要为害沃柑的果实和叶片,受害叶片背面出现黄色油渍状的斑点,之后逐渐发展成圆形、淡褐色的病斑,叶片出现黄化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果树死亡。该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将病苗带入果园,从源头减少病菌的入侵。2)冬季清园时及时将果园中的病果、病枝剪除,并清理干净[5]。3)发病初期,采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800倍液喷洒,每10~15 d喷施1次,持续喷施3~4次。
2.8.3 黄龙病
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桂林市沃柑种植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7—9月为发病高峰期。木虱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黄龙病主要为害沃柑的枝梢、果实、叶片,其症状表现为果实畸形、无光泽,枝梢枯萎,叶片黄化、变小等,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果树枯死。该病防治措施如下。1)一旦发现病树,要将病树连根挖起,以减少传染源。2)春梢抽发时,采用20%甲氰菊酯乳油600~800倍液喷洒,减少木虱的危害。3)发病初期,采用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洒,每年喷施2~3次。
2.8.4 潜叶蛾
在桂林市,潜叶蛾在4—6月开始为害,7—9月为盛发期。潜叶蛾的幼虫会钻入叶片表皮下部蛀食,形成虫道,造成叶片卷缩、硬化、脱落,严重时将影响果树的树势和来年的结实。潜叶蛾的防治方法如下。1)注重夏梢的修剪,并将果树上零星抽发的新梢抹除,以促进抽梢整齐、统一。2)适当引入潜叶蛾的天敌,如寄生蜂、草蛉等,以减少潜叶蛾的数量。3)在潜叶蛾成虫期,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 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600~800倍液喷洒,每隔7~10 d喷施1次,持续喷施2~3次。
2.8.5 锈壁虱
锈壁虱是桂林市沃柑种植过程中常见害虫之一,高发期为7—8月。其幼虫主要为害嫩叶叶背,造成叶背呈黑褐色网状纹,成虫会吸取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严重时会造成叶片变黄、脱落,树势变弱,落果,严重影响果树的健康生长。锈壁虱的防治措施如下。1)适当引入锈壁虱的天敌,如瓢虫、多毛菌等,以减少锈壁虱的危害。2)对于锈壁虱幼虫,可利用3%克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在喷施药剂时,先喷施树冠的内侧,再喷洒树冠外侧,重点喷施叶背和果实暗侧,以充分发挥药剂的效果。此外,锈壁虱对化学药剂易产生抗性,因此果农需要交替使用多种药剂防治,如40%氧化乐果乳油800~1 000倍液、0.2~0.3°Bé石硫合剂等。
2.8.6 红蜘蛛
在桂林市,红蜘蛛盛发期为6—7月,其以卵或者雌性成虫在落叶及根部周围浅土等处过冬[6]。红蜘蛛主要刺吸叶片、果实的汁液,造成叶片无法正常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落叶、落果。红蜘蛛的防治措施如下。1)在沃柑成熟期对果实套袋,可降低红蜘蛛的危害。2)在红蜘蛛危害严重时,可采用41%金霸螨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施,每隔7~10 d喷施1次,持续喷施2~3次。
3 结语
沃柑种植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果农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促进沃柑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笔者将持续关注沃柑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持续开展研究与探索,为沃柑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秦丽云.央视报道“桂林老表”对“东北老铁”的橙红谢意[N].桂林日报,2024-01-07(1).
[2] 李善颜.优质沃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有效防治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2(11):29-31.
[3] 汪末根,刘灵敏,江雪芳,等.杂柑品种沃柑高品质设施栽培技术示范[J].浙江柑橘,2020,38(4):23-24.
[4] 何全栋.沃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1):122-124.
[5] 覃丽玲.沃柑在南宁早结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8):124-126.
[6] 朱秀红.广西藤县优质沃柑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科技(理论版),2021(1):63.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