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305)

摘 要 为强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保证森林资源及生态系统安全,统计分析当前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面积与森林类型,指出在森林资源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森林资源管护共识;增加投入,引进现代化管护方式;建设专业护林队伍;严控火源,严厉追责等措施。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护;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82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祁连山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和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祁连山保护区属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是甘肃省森林资源富集之地。其森林资源历经百年,与自然环境相抗衡,无惧风霜雨雪,根系发达、树体高大、枝繁叶茂,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价值显著。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加大森林资源采伐量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引发了水土流失、沙尘暴及生态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1]。为保障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重要价值,科学合理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非常重要。对此,祁连山保护区应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管护质量和成效,促进当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2]。

1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概况

1.1 森林面积

祁连山保护区南接青海省,北至河西走廊,西靠肃南县与肃北县,东与天祝县、永登县毗邻。截至2023年,祁连山保护区区域总面积为198.72万hm2,森林覆盖率为28.8%。

1.2 森林类型

据统计,祁连山保护区森林类型多样,主要由阔叶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阔叶纯林、针叶纯林及针阔混交林等组成。其中,以阔叶混交林占比最高,达52.08%;阔叶纯林次之,占比38.70%(见图1)。同时,祁连山保护区林种类型多样,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及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在生态调节、绿色生态服务等方面作用显著[3]。

2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现状

祁连山保护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实现森林植被盖度、森林蓄积量与森林覆盖率“三增长”为目标,构建了产权管理明晰、综合监管到位、监督执法有力的现代化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扎实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2.1 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与政策法规

2013年,为强化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祁连山保护区结合实际情况,发布并严格执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填补了祁连山森林资源保护法律空白,为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变更林地用途及非法征占用林用地等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依据。

2.2 摸清森林资源底数

管护人员采取现场调查实测、走访考察等方式,全面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查清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总量、种类、分布及其生长状况,并据此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保护区树种、树龄、科属类别、树高等各项数据信息建档立卡全覆盖。

2.3 强化森林有害生物监测、检疫与防治

祁连山保护区积极组织并落实森林有害生物检疫与防治工作,持续优化森林有害生物监测与上报机制,定期发布森林有害生物信息,提升测报时效性、精准性。同时,祁连山保护区强化林区林副产品产地检疫与调运检疫,在向林区调入各类林产品前,向相关部门申报,经检疫人员现场复检合格后方可入林。一旦发现带有危险性、检疫性林产品,必须严格进行除治,严防检疫性森林有害生物入侵,保障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安全。

2.4 推进濒危树种抢救复壮管理

祁连山保护区积极开展濒危树种全面排查工作。针对长势衰弱树种,祁连山保护区多次聘请专家参与会诊,并积极开展复壮管理与抢救,成效显著。另外,为提升抢救复壮技术水平,祁连山保护区成立以保护区主要领导为带头人的森林植被救护小组,以濒危树种为重点,针对各种森林植被开展精准保护,助力保护区森林植被健壮生长。

3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资源管护意识薄弱

近年来,尽管祁连山保护区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积极完善与落实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人们的森林资源管护意识淡薄,未意识到森林资源被破坏的严重性,致使森林资源破坏现象依然时有发生。祁连山保护区部分林区地处偏远山区,周边居民“靠山吃山”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加之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其对森林资源管护法律法规一知半解,从而致使一些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例如,周边居民在林区垦荒烧荒、随地扔垃圾,部分进山入林者在野外吸烟、野炊等,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管护成效[4]。

3.2 资金不足、管护方式落后

森林资源管护点多线长,任务繁重,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资金来自财政拨款,且总量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森林资源管护需求。由于资金有限,保护区相关设施设备配套水平较低,管护方式滞后,以现场调查实测、走访考察等传统方式为主。另外,林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极易出现巡护盲区与死角,致使森林资源安全隐患诸多,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管护质量[5]。

3.3 管护人员不足、专业度不高

祁连山保护区部分林区地处偏远山区,环境复杂,管护人员必须面对山路崎岖、野生动物侵扰等问题,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很多管护人员望而却步。同时,管护人员薪资待遇不高、工作繁重,难以吸引有经验、有技术的人员参与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致使森林资源管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6]。部分林区现有管护人员面临年龄较高、学习能力不强、体力不支等问题。此外,林区虽然组建了濒危森林植被救护小组,但是小组成员均为林区管护人员,且多数管护人员为兼职人员,其专业知识不足、业务能力不足且专业技能不强,致使森林资源尤其是濒危森林植被保护效果不佳。

3.4 火源管控难度大、追责不清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进山入林人员数量剧增。尽管祁连山保护区在重点林区与关键入林口设置检查关卡,以有效防止火源等携带入林,但是烧烤、抽烟、野炊等现象在部分林区依然较为普遍。周边居民还有上坟烧纸等习俗,致使火源管控难度显著增加。另外,发现林区违规用火时,林区以警告提醒为主,未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更是导致林区违规用火行为日益猖獗。

4 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对策

4.1 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森林资源管护共识

提升人们的森林资源管护意识,是做好祁连山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重要前提。1)当地政府、社会组织与媒体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公益广告、短视频等方式,大力宣传林业法规和政策、森林资源管护知识,引导舆论关注森林资源管护问题,提升人们的森林资源管护意识。2)祁连山保护区可以组织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以“靠山吃山”为主题,重点讲述“靠山吃山”的重要危害,破除传统思维定式,树立先养山富山、培育绿水青山、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思维观念。3)祁连山保护区可以充分利用“3.12”植树节、“6.5环境日”等重大节日活动,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森林资源管护、植绿护绿的重要性,也可鼓励与引导人们参与林区各种形式的森林资源管护活动,如义务植树、关卡登记等,激发人们对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热情,营造共建绿色生态家园的浓厚氛围[7]。

4.2 增加投入,引进现代化管护方式

经费保障是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必备条件。1)祁连山保护区可以在加大力度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同时,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大型林业龙头企业进行投资。2)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禀赋发展森林旅游,增加祁连山保护区的收益,从而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经费支持。3)规范森林资源管护资金使用,保护区各项资金支出必须公开、公正,以杜绝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祁连山保护区应抢抓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机遇,结合森林资源实况,积极引进高清视频监控、卫星定位、遥感、大数据及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森林资源综合管护信息系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等,为保护区森林资源常态化、智能化、动态化管理提供精准的智慧服务,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成效,助推保护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4.3 建设专业护林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护林队伍是高效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重要条件。1)祁连山保护区应修通水毁路、断头路、坍塌路,升级改造简易路与废弃路,增加重点林区防火应急通道路网密度,安装必要的生活电器等,优化工作与生活环境,同时提高管护人员的工资待遇,拓宽其晋升渠道,加大补贴力度等,强化人才引进,为现有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补充新鲜血液[8]。2)祁连山保护区应定期对管护人员加强培训,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凭证书参与森林资源管护工作。3)祁连山保护区应定期组织应用实践演练,鼓励技术创新,以提升管护人员的专业素质。4)祁连山保护区应邀请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担任森林植被救护小组组长,并挑选保护区优秀领导及管护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为小组成员,以保证森林资源尤其是濒危森林植被保护成效[9]。

4.4 严控火源,严厉追责

1)祁连山保护区应严格监管火源,每日在林区主要路段与入山口设立关卡,针对所有进山入林人员进行实名登记、严格盘查。如果有必要,可以推广应用“防火码”,通过扫码登记解决进山入林人员出入随便、登记信息虚假等问题,有效监控人为火源,实现火因可追溯、人员可查询,以有效预防森林火情火灾[10]。2)祁连山保护区应引导周边居民文明祭祀,通过网上祭扫、鲜花祭祀等代替上坟烧纸等习俗,以减少火灾安全隐患。3)祁连山保护区应制定有奖举报与责任连带制度,使基层群众相互监督,以提高森林防火等破坏行为的控制力。4)祁连山保护区应将常态巡检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对涉林违规用火、违法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人员,必将依法严查、严厉追责,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11]。

5 结语

森林资源管护是林业生产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尤其自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提出以来,祁连山保护区积极响应,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森林资源管护共识;增加投入,引进现代化管护方式;建设专业护林队伍;严控火源,严厉追责等措施,保证森林资源及生态系统安全,使森林资源反哺人类,创造更为可观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牟文超.森林资源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13-114.

[2] 唐志萍.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2024,47(3):194-197.

[3] 赵建爽.大兴区森林资源管护现状与新型集体林场建设问题思考[J].中国林副特产,2024(1):93-94.

[4] 覃英梅,韦志忠.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建议[J].乡村科技,2023,14(11):105-107.

[5] 毕明辉.新形势下森林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21(4):99-101.

[6] 贾瑞燕.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现状及措施分析[J].山西林业科技,2023,52(S1):58-59.

[7] 张掖市人民政府.高台: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巩固创建森林城市成果[EB/OL].(2023-06-12)[2024-04-03].https://www.zhangye.gov.cn/lyj/dzdt/jcdt/202306/t20230612_1060464.html.

[8] 蔡长明.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优化策略探析[J].广东蚕业,2023,57(8):14-16.

[9] 郭韫锋,崔秀杰,王德刚.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概述及管护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4,56(1):

191-193.

[10] 张小亮.浅谈东山实验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对策[J].山西林业,2023(4):38-39.

[11] 杨秀丽.国有林场森林管护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农业,2023(16):31-32.

(责任编辑:刘宁宁)

标签:  森林资源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