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设施蔬菜肥料施用现状及减施对策

known 发布于 2025-07-18 阅读(250)

摘 要 设施菜地施肥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江苏省溧阳市是全国重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促进当地设施蔬菜生产实现高产优质、节本增效,同时推动设施农业朝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以当地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施肥过程中存在的化肥施用量过高、施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利用不足、施肥方式传统等主要问题,提出合理确定施肥总量、优化施肥结构、提高有机肥利用率、推广先进施肥技术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设施蔬菜种植;施肥现状;减施对策;江苏省溧阳市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6.003

江苏省溧阳市素有“菜园子”之称,是全国重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1.15万hm2。

然而,溧阳市设施菜地化肥投入量过高、施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利用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当地设施蔬菜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合理采取设施菜地肥料减施措施,不仅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蔬菜品质,推动溧阳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1 概况

1.1 自然条件

溧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常州市西南部,地处长三角西南部的苏、皖两省交界处,东邻宜兴市,西与高淳区、溧水区毗邻,南与安徽省的广德市、郎溪县接壤,北接句容市、金坛区。全市南北长59.06 km,东西宽45.14 km,总面积1 535.87 km2。溧阳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无霜期224 d,年平均气温15.4 ℃,年均降水量1 149.7 mm,日照时间2 103.7 h[1]。溧阳市位于江南古陆北东缘,处于华北、华南板块交接过渡地带,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境内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平原圩区为主,南部为天目山余脉的低山区,西北部为茅山余脉的丘陵区,中部为洼地和平原圩区。

1.2 主要种植蔬菜种类

溧阳市设施蔬菜产品种类丰富,主要种植的大宗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黄瓜、西葫芦、西甜瓜等瓜类;甘蓝、花菜等甘蓝类;萝卜等根菜类;青菜、大白菜、菠菜、芹菜等叶菜类。其中,叶菜类的种植面积占比最大,约占总面积的50%,青菜种植面积又位居各叶菜之首。除大宗蔬菜外,溧阳市还种植有一些特色蔬菜,如溧阳金渔尖、溧阳油麦菜等。这些蔬菜品种在当地颇具知名度。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蔬菜需求的增加,溧阳市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引进了一些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较好的优质蔬菜新品种,如樱桃番茄、小番茄、彩椒等,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1.3 设施设备情况

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大多使用连栋大棚,棚顶为塑料薄膜或玻璃,可通过提高透光性延长蔬菜的生长期。大棚跨度普遍较大,多在6~8 m,满足农机作业需求。地面使用水泥或塑料地膜,方便环境调控。棚内常备有滴灌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实现精准高效的水肥一体化管理。部分棚室还配备了加温、遮阳、通风等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智能调节设施内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溧阳市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引进了节能环保型日光温室和植物工厂等先进设施,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 施肥现状

2.1 化肥施用量过高

化肥施用量过高是制约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在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中,每667 m2

施用尿素约22.83 kg、磷肥6.22 kg,分别较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值高出17.32%和13.30%。为追求效率,部分农户存在肥料投入远超作物实际需求的情况。化肥过量不仅造成直接的资源浪费,而且加重了农户的负担,降低了生产经营效益;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化肥流失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农田土壤酸化、盐渍化、微生物活性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2]。在化肥长期过量施用的情况下,土壤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出现连作障碍、病虫草害无规律暴发、产量和品质下滑等现象,严重制约溧阳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2.2 施肥结构不合理

溧阳市设施菜地施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化肥中氮磷钾的投入比例失衡。根据走访调查,在当地设施蔬菜生产中,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为1.00∶0.27∶0.27,钾肥投入明显不足。钾不仅是蔬菜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而且能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产品耐贮藏性和商品性,长期缺钾会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2)施肥种类单一,缺少对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在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中,由于连作历史长、产量高,极易导致土壤微量元素流失或失去平衡。仅投入氮磷钾肥料,忽视了钙镁硼锌等微量元素对蔬菜生长的重要作用,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剩,制约蔬菜正常生长[3]。

2.3 有机肥利用不足

有机肥是设施蔬菜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肥源,但在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中,对有机肥的利用不足。1)溧阳市农户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的倾向较为明显。为了追求高产,农户往往过度依赖速效化肥,而忽视了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据统计,当地农户实际有机肥施用量只有推荐值的75%左右。2)有机肥资源的腐熟加工和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溧阳市每年可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却常被直接闲置、焚烧或简单堆肥,未经充分腐熟发酵便被直接施用于菜地,不利于有机质的彻底分解转化。

2.4 施肥方式传统

在施肥方式方面,溧阳市在设施蔬菜生产中仍普遍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基施方式,与蔬菜需肥规律和养分释放动态明显不符,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低下。一次性基施是指在要求种植前,将全部化肥一次性施入土壤。这种做法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存在诸多不足:1)化肥一次性施用导致养分被一次性释放,而蔬菜对养分的需求是渐进式的,两者不匹配导致肥料利用率低;2)一次投入大量化肥会造成土壤盐渍化、硝态氮残留等问题;3)缺乏追肥管理,无法满足蔬菜不同生育期的差异化需肥要求。

3 对策措施

3.1 合理确定施肥总量

为避免化肥的过量使用,应科学确定施肥总量。可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结合蔬菜品种、栽培模式及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测土配方施肥虽然能够较为精准地满足蔬菜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但往往难以全面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模式等具体条件。溧阳市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充沛,极易发生氮素淋溶流失;同时连作历史悠久,土壤肥力相对较低,肥料需求量也相应较高[4]。因此,在参考测土配方建议的同时,可适当增加缓释氮肥用量,以弥补可能存在的氮素流失。此外,不同蔬菜品种及其配套的栽培模式都会影响对养分的需求量。例如,对叶菜类蔬菜而言,化肥需氮量明显大于需磷需钾量;而对于瓜果蔬菜,更应注重磷钾的供应。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施肥对象调整各类型肥料的比例,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达到较好的种植效果。

3.2 优化施肥结构

1)为优化溧阳市设施菜地的施肥结构,应针对当前钾肥投入不足的问题,适当提高钾肥在化肥总量中的占比,以满足蔬菜对钾素的需求。钾不仅是维持植株正常生理代谢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也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抗病能力,延缓产品的衰老。溧阳市作为设施蔬菜生产大市,较高的钾肥投入量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商品性,延长货架期。2)应注重补充其他微量元素。当地土壤缺硼、缺锌等现象较为普遍,建议通过配施含硼、锌等微量元素的肥料,消除“隐形饥饿”,避免因缺素而影响产量和品质。3)结合不同蔬菜种类的养分需求,因作制宜地优化施肥结构。例如,针对叶菜类蔬菜,可适当增加氮肥投入;针对瓜果蔬菜,则应注重磷钾供应等。

3.3 提高有机肥利用率

提高有机肥在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利用率,不仅能够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能减少化肥投入依赖,实现绿色循环利用。为此,可以从加强资源利用、规范堆肥管理及科学施用等方面着手。1)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溧阳市每年可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是提高有机肥利用率的关键所在。要完善秸秆、粪便等资源的收集和运输体系,确保其能够被及时、充分回收利用。2)需要加强堆肥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采取适当的堆肥工艺,通过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促进有机质充分腐熟。3)采用科学合理的施用方式至关重要。腐熟后的有机肥料可采取深施或撒施的方式,分期分次施入土壤,避免一次性投入过量;同时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生育阶段的需求,与化肥进行精准配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还应注意做好田间管理,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性,以促进有机肥中养分的矿化转化,利于植株吸收。

3.4 改进施肥技术

3.4.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蔬菜需肥量、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目标产量,通过计算机模拟配制出最佳的施肥方案,从而避免肥料的盲目投入。可以先根据不同设施大棚的蔬菜种类、土壤条件等差异,制订分区分类的取样方案,定期开展土壤检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灌溉用水质量等实际情况,借助测土配方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科学计算出各大棚田块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为农户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施肥方案建议[5]。同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支持动态管理和实时调整,能够根据蔬菜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补充缺素,更好地满足蔬菜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规律。

3.4.2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设备,将溶解的肥料直接精准输送至作物根系活动层,实现了水肥的同步、定量、定期供应。相较于一次性基施或撒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更能满足蔬菜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动态需求,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溧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虽多但分布不均,夏季常出现干旱少雨;同时温室环境高温多湿,氮肥极易流失。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精准补给,减少肥料的淋溶流失,更能缓解干旱、节约灌溉用水,一举多得。此外,溧阳市设施蔬菜种类繁多,不同品种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动态变化也不尽相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编程,分阶段、分时段精准调节水肥配比和投入量,最大限度地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残留。

3.4.3 施用缓释肥料

相较于普通化肥的一次性快速释放,缓释肥通过特殊的包裹或涂层处理,使养分成分能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缓慢、持续地释放到土壤中,更好地契合了蔬菜对营养元素渐进式需求的生理规律。尤其对于氮肥而言,缓释肥能够有效减轻硝态氮残留和盐基积累等次生风险,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污染。溧阳市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暖湿润,化肥极易流失。采用缓释肥,能够最大限度地延缓养分的淋溶和挥发,从而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例如,硝铵型缓释氮肥可使硝态氮的释放速率降低到原来的1/4~1/3,减少了过量硝酸盐残留。缓释肥还能减轻溶液盐分对根系的伤害,适合溧阳市设施蔬菜连作年限长、土壤盐基化风险较高的现状。同时,政府和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多适合溧阳市气候土壤条件的缓释肥新品种,为实现精准高效的目标型供肥提供有力支撑。

4 结语

针对溧阳市设施蔬菜生产中肥料投入过量、养分失衡等突出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全面落实施肥减量增效的对策措施。应该合理确定施肥总量,优化施肥结构,提高有机肥利用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缓释肥料等施肥新技术,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作制宜的精准施肥。通过实施以上举措,将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环境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溧阳市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 韩康慧.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7):37-38.

[2] 谢真.设施蔬菜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6):194-195.

[3] 艾宁,孔令军,乔慧芬,等.徐州地区设施老菜田连作障碍防控技术[J].长江蔬菜,2022(15):29-31.

[4] 徐丽萍,巨升容,王远,等.江苏设施菜地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增效减排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40(5):1106-1114.

[5] 仇美华,殷广德,梁永红.江苏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2020,14(9):187-190.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溧阳市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