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对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新区芝麻墩街道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收入;销售渠道;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新区芝麻墩街道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8.018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宽销售渠道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效的生产手段[1]。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中的各类风险,还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合作社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怎样保持合作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等[2]。笔者探讨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新区芝麻墩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收入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合作社运营模式、农民参与度、收入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揭示合作社对农民收入提高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合作社的改进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策略,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聚焦芝麻墩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研究对象为已加入合作社的涵盖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的600名农民,共获得有效问卷576份,问卷有效率96%。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等指标在内的农民基本信息,深入探讨合作社在提升农民收入方面的有效性及其驱动因素。该研究调查农民对合作社提供的各类服务(技术支持、财务服务和市场推广等)的满意度,以及他们对销售渠道的评价,根据农民对合作社服务的感受,评价合作社在市场连接和资源整合方面的表现,对于合作社了解农民需求、改进服务及增加其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有实质性帮助。
该研究分析农民的基本信息、对合作社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合作社服务满意度、销售渠道满意度等多维度数据,旨在深入理解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的形式,收集农民对合作社各方面服务的满意度、合作社对其收入的影响及农民对合作社的期望等信息。访谈法则主要针对部分问卷调查中的关键问题和模糊回答进行深入探讨。访谈对象包括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参与合作社的农民及未参与合作社但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获取更全面、深入的视角和信息。
1.3 问卷设计
从个人背景信息、对合作社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合作社参与动机与效益、销售渠道满意度与合作社效能评价等方面设计问卷,具体问卷内容如表1所示。
2 调查结果
2.1 个人背景信息分析
由表2可知,参与调查的农民中,40~50岁的占比最大,达到58.51%;50岁以上的占29.34%;40岁以下的占12.15%。由此可以看出,参与合作社的大多数农民是中老年人[3]。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和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占比较大,分别为56.42%和33.16%,小学及以下仅占10.42%。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在家庭年收入7万元以上的比例达到36.81%,收入在4万~7万元的农民所占比例最高。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家庭年收入普遍较高,不少农民认为合作社能够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提高其收入。
2.2 对合作社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分析
大多数农民(69.79%)表示他们了解合作社的情况,而有30.21%的农民表示他们不了解合作社,可看出合作社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宣传程度有待提升。“加入合作社的主要原因”直接反映了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的关注点,其中“拓宽销售渠道”占44.97%,是芝麻墩街道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最主要原因,可看出农民对于接入市场有较大的需求,更期待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从而提高收入。约1/4的农民加入合作社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可看出农民渴望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技能和效率。“跟着周围人加入”则占31.07%。这种“群体效应”对农民的加入决策具有促进性,在对合作社不太了解时,农民会因为受邻居、亲戚或朋友的影响选择加入合作社,表明合作社的社会网络和社区口碑也是其吸引力的一部分,通过成员的正面反馈和分享,合作社能够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信任并鼓励更多农民参与进来。
2.3 合作社参与动机与效益分析
对合作社服务的满意度分布为满意25.00%、一般48.26%、不满意26.74%。虽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对合作社的服务表示满意,但接近2/3的农民对合作社的服务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可看出合作社在提高服务质量、响应农民需求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技术支持和资金帮助”是农民加入合作社最主要的期待(59.20%),说明农民迫切需要技术和财务方面的支持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31.60%),农民期望通过合作社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仍为自己销售(56.25%)。尽管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销售渠道,但大多数农民仍然选择自己销售农产品。这说明,虽然合作社在提供销售渠道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农民可能因为合作社的销售条件、价格或其他原因,仍倾向于选择自行销售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合作社需要进一步优化其销售渠道和服务,以吸引更多农民通过合作社销售产品。农民期望通过加入合作社获得技术和资金支持、提高销售价格和增加销售渠道,但合作社在服务满意度和满足农民销售需求方面还有待加强。
2.4 销售渠道满意度与合作社效能评价分析
高比例的不满意度(77.43%)反映了农民对当前销售渠道的广泛不满,源于销售价格、销售渠道的可访问性、销售过程中的透明度或合作社与市场的连接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合作社需要在改进销售渠道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提升农民的满意度并有效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在对合作社增收作用的调查中,仅有13.54%的农民认为非常有效,35.24%的农民认为有一定作用,而51.22%的农民认为作用不大。可看出农民对合作社在增加收入方面的期待与实际收益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农民认为合作社在提高收入方面的作用有限,这与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资源分配、技术支持及市场导向等因素有关,合作社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以提高其对农民收入的正面影响。关于合作社的运营规范性和效率,只有6.42%的农民评价为高效且规范,79.69%的农民认为一般,可看出农民对合作社运营效率和规范性的普遍不满。绝大多数农民认为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规范性一般,影响了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能。为了提高效率和规范性,合作社需要在管理、财务透明度、决策流程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
3 综合措施
3.1 提高合作社服务质量
针对农民对合作社服务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合作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服务质量。定期对员工进行服务意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并满足农民的需求。可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当农民提出需求或问题时,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反馈,提供解决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线上服务平台,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农民及时沟通,提供在线咨询、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4]。
3.2 优化销售渠道
鉴于大多数农民对现有销售渠道存在不满,合作社应积极探索和开拓更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可以与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直接将农产品供应给有大量且稳定需求的买家,提高销售效率;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市场曝光度和销售量[5]。同时,可定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增加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3.3 提供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
考虑到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方法的适应能力较弱,合作社应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高效种植养殖方法和农产品加工知识。此外,合作社应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定期向农民提供天气预报、市场价格、种植养殖指导等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收入。
3.4 建立合作社内部绩效和激励机制
为了提升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规范性,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贡献度进行定期评价,给予表现优秀的员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决策透明度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确保合作社的高效、规范运行。
4 结语
芝麻墩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要充分发挥其潜力,还需要合作社、农民、政府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机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和谐、富裕的农村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宇航,史琼.加入企业领办型合作社提升了农民收入吗?:来自欠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据[J].生产力研究,2022(10):75-79.
[2] 佚名.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的夷陵实践[J].农村经营管理,2020(10):41-42.
[3] 杜丹清,王欣媛.“农超对接”中农户定价话语权与收入提升机制研究:基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视角[J].中国物价,2020(10):85-88.
[4] 胡平波,罗良清.农民多维分化背景下的合作社建设与乡村振兴[J].农业经济问题,2020(6):53-65.
[5] 赵聪,李中斌,刘颖娴,等.合作经济在提升农民收入中的应用:以景宁畲族自治县香香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5):36-39.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