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电力企业所提供的众多服务中,“电力计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民众的生活权益。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电力计量误差,不仅给社会各界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电力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这一点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符。有鉴于此,文章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计量;误差原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19-0054-02
Abstract:Among the many services provided by power companies,“electricity measur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ntire peopl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there are still power measurement errors,which not only cause economic losses to all sectors of society,but also a waste of power resources. This is inconsistent with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view of this,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ower metering errors and proposes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power enterprise;power metering;error cause;improvement measures
0 引 言
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都越来越大,在促使电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自身越来越受到电力资源的影响。电力企业作为电力资源同社会的连接纽带,在日常经营中,务必要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企业在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的时候,需要提供核算的单位和依据。放到电力企业当中,这种“核算的单位和依据”就是电力计量。因此,可以说电力企业的最终收益,依赖于高效、准确的电力计量。透过电力计量,电力企业可以对自身的经营状况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对电力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的最终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1],这一切都需要借助电力计量。不仅如此,高效、准确的电力计量也同电力资源消耗企业以及千家万户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在实际计量当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使得“电力计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既威胁到电力企业的自身权益,也威胁到电力企业用户的权益[2]。有鉴于此,对电力计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改进的措施进行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1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1 装置装配缺乏合理性
1.1.1 因无表估算而产生的误差
现阶段,尽管智能电表已经普及并应用开来,但是,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无表估算现象。所谓的无表估算,是指电力计量统计人员依靠个人主观意识,在脱离计量表的情况下,对用户的具体电量进行判断和估算[3]。这种计量方式缺乏必要的准确性,且当前社会电价计算采取“阶梯制”原则,由此带来的误差加大。可以说,无表估算是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直接因素,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
1.1.2 由于一表三乘引起的误差
现阶段,一表三乘的计量方式主要通用于偏远地区,影响范围较为集中[4]。之所以一表三乘的计量方式会造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影响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表三乘极易出现电力负荷不平衡的情况,由此造成误差影响。
1.2 具体操作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1.2.1 有功电能计量误差
借助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进行电力计量的“有功电能计量”方式,因为电度表的工作原理,极易形成单相回路。受此影响,电力负荷不平衡时有发生,由此产生零序电压[5]。在零序电压影响下,零线当中会产生零序电流,此时,三相电流和为零的工作条件无法满足,至此零序电流的电力消耗被排除,进而造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
1.2.2 装置电阻过高误差
为了解决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的误差问题,新的三相四线三元件计量表被广泛应用。然而,实际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正确的操作,以传统工作经验为参照,导致三相四线三元件计量表运行过程中装置电阻过高,进而产生误差。
1.3 互感器使用不合理
在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部门当中,互感器的不合理使用往往也是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直接因素[6]。在互感器的使用当中,由于一次电流选择是基于额定二次电流而进行的,因此,一旦互感器电流负荷较低,则在实际计算的时候,往往会增加电力计量产生误差的可能,影响最终电力计量结果的精准。此外,依据电流计量误差公式:(测量值-标准值)/上限-下限*100可以推断出:互感器外接负载Zf和铁芯导磁率μ0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无论是对互感器的外接负载Zf实施增大操作还是降低铁芯的导磁率都有会导致电力计量结果的精准性下降。
2 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措施
2.1 提高装置装配的合理性
传统装置配置不足影响到了电力计量的准确。新的装置配置要在合理性和科学性上提升,优化电力计量装置配置,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优化和改造,提高装置装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电度表是电力使用情况的主要依据,其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电力计量的最终结果是否准确。因此,电度表的选择,对于减少电力计量设备不合理所带来的误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具体选择的时候,一方面,要确保精确度;另一方面,要保证综合性能较好。因此,建议采用三相三线进行计量设备的接线方式。同时,避免工作人员无表估算,避免外在因素对计量结果准确性的干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依托电能表、TA(电流互感器)、TV(电压互感器)实际精度的提升来带动计量准确性的提升。特别是在面向一些用户的电力负荷变动较大的情况时,为了实现准确的电力计量,要注重S级的TA和S级电能表的运用;其次,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优化装置配置,及时更换导线界面,为使装置配置对电力计量误差的影响减少,需要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合理化掌控二次导线的实际长度;再次,为了确保能够始终保持电力计量装置的运行稳定,以提升计量准确性,要注重TA的合理使用;同时,为了提高装置配置的合理性,确保计量工作准确进行,可以将TA变比更改为复式,以用户的用电规律为依据来进行变比档的选择;此外,以中性点特征为基础,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在了解充分的前提下,将用户端的非绝缘接地装置进行升级,推动计量方式由二元件向三元件转变,提升计量的精准度;最后,在电力计量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以电能表装置需要为立足点,合理选择,有效控制电力计量误差。
2.2 注重电力计算方式的合理运用
电力计量的方式是影响电力企业电力计量的另一因素。不同的情况所采取的电力计量方式也有所不同。错误地使用电力计量方式,不仅不能准确进行电力计量计算,而且还会产生误差。因此,需要依据电力计量设备的不同,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人员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计算方式,或采用三相三线来计量;或采用三相四线来计量。总之,通过电力计量方式的选择,实现相对准确的电力计量结果,以此来减少电力计量误差的产生。
例如,测量配电变压器时,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人员首选的计量方式通常是适应力更强的“三相三线V型接线”。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无论是开展安装、维护还是更换工作,都相对轻松,也能更好地帮助工作人员。除此以外,经过分析,三相三线V型接线方式在电能计量过程中适用性更强,且较为简便,成功率较高。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有利于互感器和计量装置之间的搭配,对后续工作人员针对误差开展分析工作也有积极意义。
2.3 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
电力计量装置中,电流互感器受到计量装置的位置影响,自身负载不断变化,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的时候,务必要依据电流互感器的变化来进行电力计量装置的位置选择,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实践证明,在合理位置上的电力计量装置可以达到减少电流互感器的连接导线、让电力计量表电阻下降的效果,以此实现合理控制电力计量误差。
此外,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还需要以电力计量装置所在地的外部环境变化为基础,通过了解实际季节与温度变化进行合理安排,保障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实时调整电流互感器,让其变化同实际环境变化相适应,以此提升综合效率。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电流互感器所带来的电力计量误差,对于减少电力企业损失也有重要意义。
3 结 论
综上所述,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原因,一方面,同装置装配缺乏合理性有关;另一方面,同不科学的具体操作有关;此外,同互感器使用不合理也有关系。因此,要想有效提升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务必由此出发,全面掌控误差情况,采取相关措施,从装置装配、电力计算方式以及电流互感器变化方面,切实可行地控制电力计量,减少误差产生,确保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倩颖.电力计量智能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探讨 [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7):243-244+246.
[2] 崔赫,冮若嘉,李菥然,等.低负荷下计量设备对电力计量的影响 [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31+33.
[3] 仇娟.电力计量装置的异常原因分析及监测方法研究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2):23-24+27.
[4] 王瑞莹,王聘乐,吕珊珊,等.浅析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维护处理方法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80+82.
[5] 张又文,马春艳.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 [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0):97-98.
[6] 卢虹宇.浅论电能计量装置选型与接线错误问题及措施 [J].通讯世界,2017(13):233-234.
作者简介:曲力(1981-),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就职于客户服务中心计量室资产班,副班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