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丽 许东海 戴静超 邓东雅(通讯作者)
(1.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24;2.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51)
1 引言在政府大力支持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发展供应链金融,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并促进产业链经济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指的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在风险管理保障下形成的一种面向实体产业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链式金融服务(齐胜雨,2022)。供应链金融不仅是传统银行融资业务的转型,还是全球化贸易的产物,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不仅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能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链升级(王小腾,2022)。
目前,大多数学者从供应链支持小微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如何有效发挥供应链金融支持效用。例如,林兴芳(2022)总结了在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陆岷峰(2022)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供应链金融能够解决目前供应链金融出现的问题,并基于企业数字化与数字供应链金融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少数学者从银行角度分析不同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差异。例如,许婧妍(2022)比较分析了三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总结了不同模式的优劣和风险。
由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股权结构、经济区位等方面存在不同,其发展供应链金融存在较多不同之处。分析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能够扬长避短、减少信息不对称,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本文分析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基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风险控制能力、运用金融科技的转型速度和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三个角度分析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异质性,助力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产品,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2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和特点本文主要分析四种类型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特点。
2.1 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拓展核心企业、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脚步,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模式,推动服务向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转型升级,客户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纷纷发力供应链金融,在数智化、产品创新、链接各方参与主体、支持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有发展。
2.1.1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发展
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供应链加入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供应链金融更好地面向小微企业客户。例如,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均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全流程应用,供应链平台应用数字人民币功能,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地为上下游企业服务;工商银行搭建了“工银聚链”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银行加快国际业务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凭借数字科技不断优化“建行惠懂你”等产品;交通银行推出交行智慧交易链平台,对接多家平台实现跨场景合作。
2.1.2 聚焦重点行业产品创新
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聚焦重点行业,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使产品更加丰富化、多元化,推动产业经济不断发展。例如,工商银行创新“工银聚融”,丰富和拓展了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许婧妍,2022);农业银行对接民生行业,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建设、能源等领域;邮储银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2022年邮储银行聚焦“专精特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定制金融服务。
2.2 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目前根据已找到的公开资料,12家股份制银行均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发展得各具特色,还形成了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2.2.1 供应链金融融入科技元素
在10家股份制银行的战略规划中,数字化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共识,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不仅能够实现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还通过数字化大大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因此吸引各大银行争相布局。例如,平安银行布局的星云物联计划,其服务客户超18000 户,平安银行还提出了供应链金融进入数字化的3.0时代;浙商银行依托数字化科技手段,掌握产业链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以数据驱动的供应链融资在30多个行业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兴业银行凭借“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促进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不断发展(严翔,2022)。
2.2.2 提供多元化和一站式服务
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了多元化和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例如,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均通过全方位创新,打造功能业务更加齐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浦发银行提出了线上无接触模式;招商银行推出“全国服务一家”模式;浙商银行为客户提供应收账款的全场景服务,致力于帮助客户解决多样化难题。
2.2.3 场景化、生态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政府部门要求银行基于自身优势,不断推动供应链金融向着场景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股份制银行亦在积极实践。例如,平安银行提出内外贸易的一体化,通过供应链金融的链接作用,使供应链金融业务向场景化方向发展;中信银行发展涉农产业链业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场景化、生态化创新发展;招商银行通过云直联,打通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
2.3 城商行城商行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客户优势,且由于其决策链短,因此应对市场变化反应更加灵敏。城商行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可以说由于资源、规模及辐射范围等,城商行非常适合服务小微企业。据银保监会统计,城商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占比不到银行整体的10%,但是票据业务达20%,表明城商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具有重要作用。
2.3.1 供应链金融业务地缘优势明显
城商行利用其地缘优势,聚焦地区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根据区域产业、资源、区位等,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不仅提高了城商行的抗风险能力,还为其带来了更多市场机会。例如,桂林银行以糖业、冶金、物流三大产业为重点示范,并通过以这三大产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带动其他供应链的深入发展(王铁梅,2020)。
2.3.2 创新推出特色产品
城商行具有创新活力,可以不断根据其地域优势进行革新,制定适合本地区企业发展需求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以实现城商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赶超。例如,桂林银行推出的“微链贷”产品,破解了小微企业因为没有担保和信用信息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日照银行凭借其地缘优势,打造了“621”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数字化与金融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2.4 农商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发展,农商行依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导,不断推进农村产业链的发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并不断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同时,农商行通过对供应链金融平台上的信息全程监控和对上下游企业的风险评估,实现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和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2.4.1 助力涉农产业链
近年来,农商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不断发力,在促进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和农业产业链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禹城农商银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普惠金融政策,对接涉农产业链,如养殖等核心企业,为农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4.2 创新供应链金融线上模式
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各大农商行提出以“金融科技”附能供应链金融,创新供应链金融线上模式。例如,禹城农商银行通过大量的调研并结合县域经济特点,推出了“慧德e贷”线上申贷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不同种类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2022年,青岛农商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时代,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生态网络思路,以“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将继续以“场景化、交易化、产融化”重构银企生态,进一步完善“鑫e函”“鑫链融”“鑫资管”等线上产品,为各类企业用户匹配综合化、前置化、敏捷化的服务。
3 基于异质性角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前文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因为其在资产规模、股权结构、经济区位等方面的不同,其供应链发展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风险控制能力、运用金融科技的转型速度、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异质性。
3.1 风险控制能力差异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最强,农商行次之,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表现较差。
其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近年来发生多起供应链金融风险事故。供应链金融风险遍布各个环节,其中最典型的是“虚假交易”“一女多嫁”及“自保自融”等。例如,2020年6月,一起通过虚构业务交易换取银行承兑汇票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案件,导致南阳、郑州、平顶山三家股份制银行被骗,诈骗金额达5.6亿元,该案件主要由“虚构贸易”骗局引发。2020年,华融湘江银行被企业以联保贷名义骗贷1.09亿元,此案件中不仅出现了“自保自融”,还出现了“虚假贸易”这种骗局。
其二,银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水平低于城商行和农商行,表现为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优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高于城商行和农商行,表现为全国性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优于区域性商业银行。此外,城商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可以由其较低的拨备覆盖率看出。
3.2 运用金融科技的转型速度差异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应对金融科技浪潮冲击下的转型速度有较大差异,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面对金融科技浪潮冲击反应较迟钝,区域性银行受自身条件限制业务转型难度较大,而股份制银行反应比较灵活迅速。
其一,国有制商业银行能够因其自身资金规模和良好的声誉迅速吸收金融科技投资带来的溢出效应,但是由于其垄断地位和缺乏创新意识,自我驱动力不足,国有制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的效率不足,应对金融科技的冲击也表现得有些迟钝,不够灵活及时。
其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管理能力和产权界定能力的优越性,其通过金融科技实现业务转型较为灵活迅速。
其三,区域性商业银行因其资产规模小、基础相对薄弱,更容易受到市场冲击,而金融科技企业通常先通过占据中小银行的客户来积累自身的客户资源,所以区域性商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的难度更大(王梓铭,2022)。
3.3 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差异从整体发展战略来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有不同的优势和目标,虽然供应链中的产品很多,但是不同类型银行的特点在业务设计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其一,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经济产业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寻求新的产业链金融业绩增长点,支持产业经济迈向发展新征程。例如,邮储银行聚焦“专精特新”,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定制金融服务。
其二,股份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呈智慧化、专业化和全程化发展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类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区块链技术搭建跨产业、跨区域平台,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使信息交流互通。例如,民生银行于2018年建设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平台,其着力实现智慧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刘怡群,2021)。
其三,城商行走的是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不断根据其地域优势进行革新,制定适合本地区企业发展需求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凭借高质量的行业产业链和数字化的服务手段,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
其四,农商行实行的是数字供应链金融战略,这是本土化发展和数字化生存的必选项。农商行结合数字化在商业模式设计、业务流程设计、组织机制设计和共生生态设计等方面形成可执行的方案,有助于拓宽视野和了解更多的实践方法。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能力、运用金融科技的转型速度、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等角度的异质性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差异
4 政策建议根据对不同类型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差异,为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助力实体企业融资功效,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力推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陆岷峰,2022)。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金融破解了传统供应链发展中的痛点,实现场景化、生态化趋势,风险控制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能够促进供应链金融更好发展。商业银行应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其战略方向,不断推出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让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
4.2 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和路径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优势,彼此各有特色,应鼓励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依据其特点深耕重点行业,加强对产业链的把控。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研究,并充分掌握重点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开展定制化服务,并基于所掌握的信息,大力开发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拓宽客户渠道。
4.3 构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有机整体各个银行之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相互分割,彼此互为孤岛,使产业链上企业面临选择难题,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应强化合作,尤其是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的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供应链金融有机整体,提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简化银企间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源的浪费,并促进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向着第四阶段发展(谈太煌,2022)。
4.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一是基于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尤其是由政府主导或参与的民生领域,加强财政政策倾斜力度,支持商业银行深耕重点行业发展。二是加大银企对接力度,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扩大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市场,为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更加畅通的信息渠道。
4.5 防范化解供应链金融风险一是银行自身要树立风险意识。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很好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了发展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商业银行必须将风险防范和控制作为首位。二是监管机构应建立和完善数字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明确责任归属和准确识别责任方,落实各方的监管机制,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