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雪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中华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充分结合中国特色文化资源,使其文化产品或服务都能满足不同文化市场的需求。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对促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一、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在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过程中,文化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更是重中之重,各地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都有不同,大致有: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等[1]。大多数地区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并没有充分地进行开发利用,这是因为在开发过程中受到开发人员创意不足、缺乏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文化资源并没有充分地利用、开发。
(二)政府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政府也开始认识到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政府为了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都为宏观上的政策,实际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不够完善,具体的发展措施还未落实。
(三)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够完整在各类产业的发展中,如过能形成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则对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由于文化产业刚刚兴起,大多从事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之间也是独立经营,合作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缺乏品牌意识在各个行业中,文化品牌都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文化品牌意识对企业的建立和品牌文化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文化品牌意识能规划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身的特色。目前,在从事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企业中,大多都只顾当前的利益,缺乏远见,认为提高利润是最主要的,认为品牌并不重要,在创办企业时并没有重视品牌设计,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却止步不前时,就会明白品牌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中建立品牌意识,才能创造吸引力和品牌效应,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五)未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现如今,大众传媒的传播力度十分巨大,能很好地宣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大众传媒作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宣传的主要手段,在区域性文化特色产业中有着极大的优势,宣传工作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2]。由于大众传媒有宣传作用、“把关”作用、渗透性作用等,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来促进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然而,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将大众传媒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一)深入开发现有资源各个发展区域性文化特色产业的企业应深入地区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进一步挖掘地区文化资源,并邀请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行对地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文化产品及服务中去。
(二)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政府应转变观念,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真正有利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要调整以往的文化产业结构,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企业融资渠道、对外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铺平政策道路。
(三)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一些已经成熟的特色文化企业应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引进相关人才、技术等方法来壮大企业规模。企业之间应加强联系,形成良性竞争。政府应扶持一部分企业组建文化企业集团,进而完善产业链。
(四)培育品牌产品,提升竞争力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加快和引导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区域文化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3]。因此,各个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企业应提高品牌意识,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大力扶植相关产业品牌的建设,进而培育出品牌产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现如今,大量的媒体平台兴起,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企业应依靠这些平台进行传播其文化产品。微博作为较大的平台,有着信息传播广、互动性高等特点,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因此,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应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平台提升知名度,从而进一步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
三、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有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政府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够完整、缺乏品牌意识、未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等问题,并给出深入开发现有资源、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培育品牌产品,提升竞争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等战略性意见,希望以此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