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虹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引言《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新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要求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中国已经扬帆起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走入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机器智能评阅,教育大数据挖掘等各种模式出现来实现新形势下的人才成长。
传统的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主要来源于课堂,课外英语语言的交际环境非常有限。因此学生的双语能力难以达到均衡发展。传统环境下,英语的图书资源,视频资源等英语学习资料有限,学生日常的英语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不足,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语言积累不足。传统环境下,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语言习惯的摄入不足,也使得学生在写作方面难以深入发展,作品往往过于直白,简单,难以与读者引起共鸣。
在移动学习的新常态下,利用网络资源与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地改进大学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二、移动学习常态下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感悟在移动学习新常态下,与传统的英语读写资料相比,云端的英语阅读写作资源数量极为庞大,应有尽有。更为重要的是,云端的阅读写作资源都被精心的分到了各个板块当中。以阅读板块为例,有精读板块,泛读板块,美文赏析,四六级,雅思托福阅读板块,在这些精读板块中,学生可以学习到词汇,语法,文本分析,长难句讲解等等。在泛读板块中,学生可以阅读到大量原版小说,新闻,杂志以及各个学科的专业书籍。精读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理解能力,对文章的赏析能力,累积一定的词汇。泛读则扩大了词汇量,强化阅读能力,了解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差异。应试阅读板块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考试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熟悉考试流程,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在移动学习的助力下,从教学材料来看,教师可以在海量资源中精选同一主题,不同难度的文章,设计阅读任务也包括从易到难,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阅读需求,符合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阅读有所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各种难度的阅读任务中,设计针对写作的不同难度的任务,比如仿写,读后感,文章赏析等。因为有阅读材料为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有相关词汇的保证,不同难度写作任务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思考,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到阅读文章中的结构,词汇使用,修辞等。
在移动学习的助力下,从学习进程来看,教师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接收学生的反馈,及时针对问题进行回复和讲解。让学生的课余学习和课堂学习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可以不受特定教材和教学计划的限制,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学生在下载了教师上传的课件,阅读写作资料,阅读方法后,可以反复多次地随时随地学习和强化。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讨论区分享阅读写作心得,讨论阅读写作的体会,推荐阅读写作佳作。
在移动学习的助力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的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平台上下载适合自己的阅读写作材料,最终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在移动学习助力下,师生可以共同最大程度的挖掘阅读写作资源和平台功能,教学相长,都能从中获益。
当然,移动学习如任何事情一样,不可能是完美的,而且它是新兴事物,必然就有很多亟待改善解决的问题。其一,教师要注意平台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口碑较好的平台。其二,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技能,让移动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惠及教师的阅读写作教学和学生的阅读写作学习需求。其三,教师要对海量资源进行认真的甄别,让学生学习欣赏到健康有益的英文。其四,移动学习需要学生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起到不断的评价督学的作用。
三、结束语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大学生写作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阅读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是输入。写作是运用语言,是输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在移动学习的助力下,优化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案,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的国际化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