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known 发布于 2025-07-04 阅读(453)

刘中付

(滁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安徽 滁州 239000)

化工行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96%以上的产品都与化工有关。由于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企业所带来的化工污染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国务院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步,对违法污染单位实行日常处罚,对污染者将采取更严厉的行政处罚。因此,要加大处罚力度,规范和限制化工企业的行为,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现存问题1.1 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问题

依据2019年国家环境保护部针对19年化工和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19年,我国化工企业排放污水量为648.7亿t,占据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28.97%,虽然与2018年相比,化工企业污水排放总量呈现下滑趋势,但是,我国化工企业污染物减排任务仍然非常严峻,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相关监督与治理。

1.2 部分化工企业只追求利益问题

近年来,许多小化工企业出现了生产设备陈旧,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高,跟不上技术进步的问题。虽然国家对企业工业废物排放到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小型化工企业的管理仍然有一定的疏忽。化工企业排放的“三废”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而这些小型化工企业开发项目的资金规模较小,相对石油公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数量也小。但是,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费用很高,包括环境税、环境检测税、废水税、环境培训、废水处理、人员等,为了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许多小型化工企业在具体操作中会刻意规避污染治理成本,甚至还会出现公开放任的现象,这与化工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目的背道而驰,近年来,这样的状况虽然在大力整治下有所好转,但是仍然存在。

1.3 污染处理设备问题

当前,由于大部分化工企业在污染处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还不够,环境治理效率偏低,受到群众的投诉,这些都是由于化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欠缺造成的。化工企业也没有针对自身企业污染物的特性去更新、获取先进的污染处理设备,甚至有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效益,直接排放未处理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某些小型化工企业受到资金的限制,大多采用简单的控污措施,对先进科技的引入较少,在污染处理过程之中管理不严格,也存在设备年久欠修的情况,导致污染处理设备不能发挥出其最大效用,成为企业中的摆设,成为上级或环保局监察时的工具,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污染处理。

1.4 环保技术综合人才缺失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化工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缺少先进的治污设备,在环保专业人才方面也有很大的欠缺。虽然有部分的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治理基础较差,对先进化的污染治理技术使用较少,治理效果达不到预期。当前,化工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清洁生产技术,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环境治理理念,缺乏环境技术综合人才,导致化工企业在污染处理上仍然停留在被动治理层面,即当某一方面发生污染之后,再依据污染进行治理,这样“治标不治本”的环境治理措施,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的环境治理效果也甚微。因此,化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培养、吸纳环境技术综合人才,在治污技术和人才队伍上进一步开发,以更好的理念、技术减少工业污染带给生态的影响。

2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解决措施2.1 强化环保培训,完善环保机制

在环境保护背景下,所有化工企业都应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首先,化工企业要针对员工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培训和考核,要依据员工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式培训,展开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训练,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治污处理能力。其次,相关负责人要制定责任制度,要将环境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以及工作人员之中,切实做到环境污染有源可追溯。同时,管理负责人也要将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宣传到公司之中,让化工企业的技术人员能依据我国环境排污指标进行作业,注重以源头治理为主的治污防污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将培训制度设置成为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在长期有效的培训之中提升员工环境保护意识[1]。最后,化工企业负责人要成立环保机构,并由相关负责人代领技术团队对企业环境治理做好预案措施,并从企业实情出发,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地污染治理等方面做好紧急处理预案。负责人也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要明确技术人员的监督范围以及环境设备运行等方面。此外,企业负责人也要统筹安排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及管理工作,协调化工企业对污染物排放指标及处理的监督,要确保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指标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并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促进环境保护与化工行业的发展。

2.2 加强清洁生产技术,促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技术就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之中应用污染防御战略,通过使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不断加强化工污染源头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减轻企业污染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带给生态的影响。化工企业生产时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重金属、废渣等,这些对生态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化工企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随时代的发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将企业的污染源进行净化之后再排放[2]。如,排放出的重金属污染源,可以采用石灰、碳酸盐、硫化物等抑制剂,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采用清洁技术,也可以减少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在化工企业发展进程之中,清洁生产技术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预防工业污染最好的方法。首先,化工企业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以现有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化工工艺为基础,及时依据污染源情况,做好设备革新、技术学习、工艺优化等措施,为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化工企业要设立专业的环境保护设备运转队伍,不仅要对其运行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也要进行日常维修、革新等工作,为化工企业清洁生产道路奠定设备基础;最后,企业要成立清洁生产示范点,不仅要对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作出示范,提高企业内部环境治理能力,也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标杆”,让企业部门、员工能按照现有的标准进行学习,以此来降低化工生产中的能耗,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3 能量循环利用,做好“三废”减排

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应该遵循国家IS014000 体系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之中减少对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之中要节约材料与能源,做好循环再生的相关措施,将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研究再利用。能源循环再利用是治理化工“三废”最重要的措施手段之一,企业要不断优化革新,寻找污染小、流程简单、能量利用率高的化工生产工艺,对产生的“三废”进行再研究与利用,以减少化工企业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2-3]。如,化工企业在循环利用废气的时候,一方面需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富氧鼓风工艺,加大对硫的氧化和产出率,并将低浓度的二氧化硫烟气再次反应生成硫化副产品,从而实现对废气的循环再利用。做好“三废”减排可以依据企业自身实际污染物源情况,制定相关解决措施以及利用现代先进设备,促进“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工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化工行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2.4 制定环保发展规划,加强化工与环境协调

依据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强调的建立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制度,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能超过政府制定标准,这需要企业将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到具体个人及部门,要对环境保护指标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协同发展,不断优化完善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形成高效的环境保护体制[4]。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进行科学规划,并要求员工对制定的环境保护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企业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建立环境保护讲读机制,以科学严谨的化工生产制度进行化工产品的绿色处理,以减低工业中“三废”的排放量,减少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结语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深入,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环境治理中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因此,优化化工企业生产技术、增强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力度、树立化工企业环保意识,以科学、有效、可持续的环境污染处理技术解决化工企业生产实际问题迫在眉睫,增强员工环保培训、健全环保工作机构、建立环保制度、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制定科学的环保发展规划等是化工企业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化工企业要不断努力,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为我国环境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标签:  化工企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