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衡计分卡视角探析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编制

known 发布于 2025-07-06 阅读(274)

王金红

(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福建 漳州 363200)

引言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编制方法。BSC作为新兴预算编制模式,主要以财务、流程、学习和客户四个层面为出发点,对企业的非财务和财务指标进行整合,然后利用定量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和规划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参考。

1 现阶段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逐渐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

2020年,我国大型工业企业经过三个季度的利润额负增长后,四季度出现由负增长到正增长的转变,并且在11、12月均有小幅回升。通过对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检测发现,我国工业企业PMI在2020年5月份开始逐月下降,9月份下降至50%以下,10月份有了回升的趋势,并保持在50%左后。2020年我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在2月份出现下降,持续下降至9月份后,10月份开始有了上升趋势。这些经济指标充分表明,我国工业经济逐渐区域稳定,并且向着好的态势发展。但是从消费、投资方面来看,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面对房地产企业政策调控的延续、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和制造业投资的回落,导致我国工业企业投资动力不断减弱。但是在“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保障房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等稳步推进,并且工业企业投资力度不断增长。从消费方面来看,我国物价的不断增长、社会保障面的扩大、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导致我国消费内生性不断增强。

2 某公司预算编制现状

某公司年度预算主要由财务预算、专项预算和业务预算组成。每年的11月份,该企业都会开展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编制。该公司财务预算编制主要采用了分包制度,首先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分解预算指标,然后将指标下放到各个部门,由各部门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制定成本、销售、生产等预算,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上报预算方案。预算编制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某公司预算编制步骤

这种“自上而下、双向沟通”的预算编制机制能够及时反映各部门的预算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预算情况,极大地减少了部门之间信息传达不及时的情况。但该公司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经营计划和战略发展关联性不足的情况,并且在制定整体战略时缺少完善的数据,因此,在指导各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双向沟通也会出现无效沟通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目前,企业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会对编制目标进行划分,然后通过落实各部分预算编制目标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此过程中,企业忽视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如工业经济信息化、优秀人才、领导能力等,而这些都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的重要因素。

2)忽视了企业工业经济价值的增长。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忽视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预算目标,对于工业经济和企业的评价通常表现出盲目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目标缺乏统一性。

3)缺乏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和预算编制战略的衔接。预算编制作为企业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通常情况下,企业更关注预算编制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工业经济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巨大价值。如果企业不根据工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合理编制预算,将导致企业工业经济与预算编制相背离。

3 基于BSC的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编制思路

为解决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结合企业工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目标,基于BSC分析法,首先,采用PESTEL分析模型对企业经营环境和财务状态进行详细的剖析,以明确企业预算编制目标。其次,基于BSC对预算目标进行分析,形成四层预算目标,同时明确企业业绩目标,为后续绩效考核和预算执行奠定基础。最后,结合企业经营情况,编制期间费用、储备与生产、销售和转向等方面的预算。

3.1 制定企业工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

企业要基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并利用PEST分析法、德尔菲法和SWOT分析法等以矩阵图的方式分析企业具有的劣势和优势条件、外部威胁和机会等,以合理制定工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分析环境时,可以先从宏观角度对行业前景、市场经济、国家政策等进行分析,然后再对企业竞争压力、优势劣势、产品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只有由宏观角度逐渐转变为微观角度,才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明确自身的定位,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经营目标[2]。

3.2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企业一段经营期间的宗旨和目标,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可根据产业环境、价值链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企业战略目标不能随意调整,要在原本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利用BSC进行合理优化,如图2所示为战略分解图。

图2 预算管理分析图

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管理目标应当从预算分解着手,结合内部流程、财务、学习和顾客四个层面进行详细剖析,明确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另外,基于BSC的战略分解图,可以实现BSC与预算编制四个层面要素的结合,同时将战略目标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以便于管理人员和员工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进而实现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3]。

3.3 确定预算编制核心指标

首先,基于BSC理论,从预算编制四个层面确定预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将企业3~5年的总体发展规划,分解为年度规划,然后将下一年度预算目标量化为KPI目标。其次,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同时形成企业年度预算编制方案,并分配到各个部门。最后,根据KPI目标和预算编制方案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以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度。

4 基于BSC的工业经济信息化预算编制方法4.1 企业预算目标制定和划分

4.1.1 预算目标制定

从本质上来看,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一致,在企业预算编制中,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目标,同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采用PESTEL分析法或SWOT分析法,对企业竞争环境、战略目标、市场规划、行业特性、市场导向、财务状况以及生产周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并判断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具备的优势、劣势,以执行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预算目标[4]。某企业预算编制目标形成步骤如图3所示。

图3 某公司预算目标形成步骤

4.1.2 预算目标划分

在利用BSC分解企业战略目标时,应当以某公司经营情况为基础,从内部运营、财务、学习和客户四个角度,对战略目标和预算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KPI指标,并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中,使每个员工及部门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职责。表1所示为各层面分解指标。

表1 某公司预算分解

4.2 基于BSC的预算编制

4.2.1 销售预算编制

基于BSC的预算编制应当是对企业预算的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统筹规划。首先,在预算编制前,企业需要明确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变化情况以及企业业务创新方法等内容,同时制定完善的战略定位,明确客户服务机制,基于客户服务需求和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预算进行编制。其次,根据企业实际销售成本、产品效益和客户指标等,编制动态化预算管理模式,并积极引导企业各部门参与到预算编制中[5]。最后,对企业财务指标、预算指标详细划分并进行分析,以明确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另外,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不仅要评价员工销售收入情况,而且要评价员工非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同时考核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发展关系,只有协调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需要考虑近期市场发展情况、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销售任务等规划,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如竞争压力、供求关系等。同时,也需要考虑行业发展动态、政策倾向、突发环境以及营销团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当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把握资源配置和业务协同的重点,解决顾客价值和市场定位的问题。如客户获得率、销售费用、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和客户满意度等。

4.2.2 生产与储运预算编制

通常情况下,企业储运和生产预算主要以市场需求和销售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并采购物资。而基于BSC的预算编制在企业传统的预算指标基础上融入了其他指标,如生产合格率、安全保证率、质量保证率和环境达标率等,如表2所示。

表2 企业内部流程积分卡框架

5 结论

传统的企业预算编制思路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经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基于BSC的预算编制重点,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对企业的经济价值进行考虑,在进一步完善企业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企业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支持,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标签:  企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