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阳苹果在蒙山区域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known 发布于 2025-07-08 阅读(349)

公维松,陈铁牛,郑会敏

(1.临沂市蒙山保护发展中心生态文化研究所,山东平邑 273304;2.蒙阴县林业局,山东蒙阴 276000;3.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平邑 273000)

蒙山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区域内山高沟深,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是中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更是中早熟苹果的优质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富士系等晚熟品种的发展,品种单一的劣势日趋明显。为调整蒙山地区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苹果栽培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蒙山地区中早熟苹果的栽培优势,2012年春季,从临沂纯真果树苗圃引进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中早熟苹果品种秦阳进行栽培试验,经过十年的栽培观察与评价,认为该品种在蒙山地区表现出成熟早、品质优、货架期长、抗病性强、丰产稳产等优点,是目前蒙阴区栽培的中早熟苹果品种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之一,现已推广面积8.54 hm2,市场潜力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现将该品种在蒙山地区引种表现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引种园基本情况

引种园分新栽园和高接园两种。其中新栽园一处,位于原蒙山旅游度假区明轩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平邑县柏林镇蒙阳峪村,蒙山北麓),2012年定植,面积7.85 hm2,采用M26二年生自根砧苗木建园,株行距1.7 m×3.0 m,以藤牧一号为授粉品种,按10∶1比例进行配置。高接园两处,分别位于原蒙山旅游度假区惠农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宜成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今蒙阴县桃墟镇松林子村和吕家楼村,蒙山南麓),均为2016年春季高接,原树为8年生嘎拉和富士,基砧平邑甜茶,共计高接秦阳452株。

引种园均为山坡地,海拔240~390 m,砂质壤土,土壤pH值6.1~6.3,土壤深度1.0~1.5 m,有机质含量0.56%~0.68%,年平均气温13.2 ℃,无霜期212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589.4 h,降水量784.8 mm。

2 性状表现2.1 植物学特征

秦阳苹果树多年生枝赤褐色,皮孔椭圆形,白色显着,中多;一年生枝浅褐色,质硬,皮孔椭圆形,灰白色,凸起明显;叶芽呈三角形,中大,茸毛中多;花芽为心脏形,肥大饱满,茸毛多;叶片大,长卵形,色泽浓绿,有光泽,两边上卷,叶渐尖,叶缘钝锯齿形;花瓣椭圆形,粉色。

2.2 果实经济性状

秦阳苹果果实近圆形,端正美观,果形指数0.86,平均单果重218 g,最大432 g。果梗长3.57 cm,中粗。果皮底色黄绿,色相条红,充分成熟后可全面着鲜红色,果点白色,中大,密度中等;果面腊质层较厚,覆薄层果粉,光洁亮丽;不套袋栽培时依然易着色,果面光洁艳丽(图1)。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液多,风味酸甜适口,有香气,品质极佳;果肉去皮硬度8.32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8%,可滴定酸含量0.38%,总糖12.22%。货架期较长,室内贮存15 d不发绵。

图1 秦阳苹果结果状

2.3 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中庸偏旺,树姿较开张,干性强,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二年生枝萌芽率87.5%,成枝力4.5个;幼树以长果枝和腋花芽结果为主,随树龄增长,长、中、短枝和腋花芽均可结果,逐渐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成花容易,新建园第2年开花株率68%,花序坐果率93.33%,花朵坐果率76.67%;早实丰产性强,栽植第3年平均株产5.8 kg,每666.7 m2平均产量760 kg,第4年2 415 kg,5~10年2 500~3 000 kg。高接树第2年产量即可恢复到原产量的80%以上。果实成熟期不太一致,可分期采收,无采前落果现象。

2.4 物候期

在蒙山地区,正常年份秦阳苹果3月中旬萌芽,4月5~10日初花,4月15日前后盛花,花期约10 d,较同地块富士花期早2~3 d;果实7月中上旬开始着色,颜色暗红,条纹不明显,随着成熟度提高,果面蜡质层增厚,果皮由绿变黄白,红色条纹逐渐显现,7月20日外围果实就能达到全红,采收期可持续到8月中旬;11月下旬落叶。

2.5 抗逆性

抗病性较强,特别高抗嘎拉易感的斑点落叶病、褐斑病、叶枯病等早期落叶病,如2021年秋遭遇连续10多d的阴雨连绵天气,造成嘎拉、富士果园大面积严重落叶,但秦阳几乎无落叶。对白粉病具有一定抗性,较抗金纹细蛾。常规防治下,采收前基本不会出现病残果。

据观察,秦阳与M26嫁接亲和力较差,“大脚”现象明显,后期影响树势。

3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3.1 高标准建园

园地选择。选择通风透光的丘陵或低坡山地建园,灌溉用水充足,排灌设施齐全,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砂壤土最好。

苗木选择。选用2年生以上、具有3~5个分枝的矮化自根砧或矮化中间砧脱毒苗,苗木高度1.5 m以上,粗度1.0 cm以上,枝条健壮,主根发达,毛细根密集,无病虫害。

起垄栽植。按行距先行起垄,高度约30 cm,上宽不低于60 cm,下宽不少于80 cm;株距以1.8~2.0 m为宜。栽植时期以春天气温回升、土壤化冻后较好。栽植前用生石灰定好点,将苗木按高矮分类,埋土深度以砧木露地10 cm为宜,栽后及时浇透水,树盘覆盖地膜。

设置篱架。顺行向每隔10~15 m设置一根立柱,地面以上高度不低于3.5 m,距离地面80 cm以上每隔80 cm在立柱上拉一道钢丝,共拉设3道。

排灌设施安装。矮化砧果树根系分布浅,主根少,须根多,对灌溉条件要求高,最好配备肥水一体化系统。排涝系统可在园区内结合起垄,挖好排水沟。要求排灌良好。

3.2 整形修剪

矮化自根砧苹果园宜采用高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具有整形简单、管理方便、高产稳产等优点。

树高3.5~4 m,干高0.7~0.9 m,冠径1.0~1.2 m,在中心干上均匀着生25~30个主枝,呈螺旋排列。主枝角度要保持在110°,主枝基部粗度不能超过着生部位中心干粗度的1/3;中心干要直立且强势。

整形修剪。定植当年,如果用具有3~5个分枝的大苗,不定干,只把距地面不足70 cm和超过着生部位中心干1/2粗的分枝去掉,其余分枝一律保留;对保留分枝及时开角到90°,待枝条长到30 cm时一次性拉至110°。栽植无分枝或分枝细弱的苗木,需在饱满芽处短截定干,定干高度尽可能一致,短截处要涂抹愈合剂或保湿剂,防止苗木干枯;从距地面70 cm处每隔3个芽刻一个芽,并剔除竞争芽,对萌发的新枝及时开角。

定植第2年。春季萌芽前在缺枝部位继续刻芽,方法同上年,以促进隐芽萌发;对着生角度过小的分枝、直径超过着生部位1/2的粗壮枝一律留橛疏除;对保留枝继续拉枝开角,开张角度不低于110°。

定植第3年。如果中心干上仍有缺枝部位,则春季萌芽前要继续刻芽促枝。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枝条进行环切或环剥,促进花芽形成;对上年拉枝后又翘头的枝以及拉枝没有到位的枝重新拉枝校正;冬剪时疏除基部粗度超过着生处中心干直径1/2的分枝,其余分枝开张角度至100°~120°。

定植后第4~6年。此时树高已达到3.5 m,主枝数量也已达到25~30个,高纺锤树形基本形成,修剪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主体骨架,对超过着生部位1/4的过粗枝、过大枝留橛疏除;对主枝上萌发的长度超过20 cm的分枝及时清理,保持主枝单轴延伸;对连续结果时间长、生长势过弱的下垂枝可回缩更新。

3.3 土壤管理

增施有机肥。建园时,结合深翻改土每666.7 m2施入优质土杂肥2 000~3 000 kg;结果期,按照每生产500 g果实施入500~1 000 g有机肥的标准及时补充有机肥。采收后落叶前是追施有机肥的最佳时机。

果园生草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可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鼠茅草生长快,产量高、易分解、抗严寒,能有效抑制果园杂草生长,对果园土壤温度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是果园人工生草的优良草种之一。

生长季适当追肥,根据坐果量,适当补充化肥。一般每年追施化肥3次,第1次在发芽前,以速效氮肥为主;第2次在坐果后,以磷钾肥为主;第3次在果实膨大前一个月,以钾肥为主,适当配合微量元素。结合喷药,增加叶面喷肥次数。

3.4 病虫害防治技术

秦阳苹果成熟早,抗病性强,病虫害防治压力较小。害虫主要为蚜虫和红蜘蛛;高抗早期落叶病,无其他易感病害,进行常规防治即可。

果园要结合杀虫灯、性诱芯、粘虫板、迷向丝等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提高化控效果,减少果园面源污染。

标签:  蒙山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