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赛男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的雌雄异株植物,原产于中国,却兴起于新西兰。中国自1978年来,经过40余年发展,成为世界上猕猴桃产业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1]。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有20个省份有猕猴桃种植。2016年种植面积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河南,产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陕西、河南、四川、湖南、贵州。上述5省份栽培面积占全国总量的77.2%,产量占90.3%。其中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陕西省,2016年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07%和54.91%[2]。
作为猕猴桃的种植大国和发源地,在猕猴桃地理标志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1998年中国启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后,相继登记了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如苍溪猕猴桃,周至猕猴桃,湘西猕猴桃,蒲江猕猴桃等。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在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刘晓琼开展基于地理标志证明商品的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模式探究[3],尹媛媛对湘西猕猴桃地理标志品牌构建进行研究[4],白瑞等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地理标志产品销售路径研究-以宝鸡市眉县猕猴桃为例[5]等。在以往的研究中,多集中于单个猕猴桃品种的地理标志开展研究,缺少对中国猕猴桃类地理标志产品现状的介绍以及从品种、认证、数量方面的全面报道。笔者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归纳法,对近20年来中国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进行归纳总结,深度挖掘地理标志潜力,不断提升标志影响力,以期为推动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提供借鉴。
1 地理标志产品最早使用原产地名称这一概念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是法国,早在14世纪,查理五世就颁发了关于洛克福奶酪的皇家许可证,可以说是历史上首部保护原产地名称的立法[6]。自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开始,地理标志被纳入国际法律保护,至今已有百余年,在这个过程中地理标志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产生了货源标记(Indication of Source)、原产地名称(Appellation of Origin)、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等概念,对地理标志概念的理解和保护的发展完善体现在对地理标志作出规定的各个国际条约之中。
中国地理标志申报起源于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苍溪红心猕猴桃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是中国实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以来,批准保护的第一个猕猴桃产品[7]。200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8号,《地理标志保护规定》生效后,《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同时废止。中国地理标志主要申报途径有3个,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原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原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中猕猴桃数据来源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2008—2022),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2007—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13—2022)以及知网文献检索(2000—2022)。
2 中国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现状据初步统计,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查询,截至2022年2月25日,在农业部登记的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共22个[8](表1);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的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共13个[6];通过论文查询的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共5个,即湘西猕猴桃、周至猕猴桃、苍溪猕猴桃、都江堰猕猴桃、西峡猕猴桃[2]。其中重复数据以表1为主,其他数据形成见表2。
表1 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登记[8](截至2022年2月25日)
表2 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地理标志产品信息检索,对原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批准公号检索,已授权的猕猴桃地理标志的产品13项,其中重复6项。还有通过知网论文查询的部分地理标志产品公告。
图1 凤凰猕猴桃
图2 凤凰猕猴桃品种红阳
由图3可以看出,全国30个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分布在8个省(市、区),获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前5位的省市有四川、贵州、陕西、湖南和湖北。其中四川最多有8项,贵州有4项,而面积产量最大的陕西只有3项,面积产量全国排名前五的河南只有1项。
图3 猕猴桃类地理标志产品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情况
3 地理标志产品对猕猴桃产业的影响3.1 促进原产地增效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明确的地域性,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高品质的果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后,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对果品质量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种植规模扩大也一般会趋向原产地种植。陈东旭研究表明,拥有地理标志产品的眉县猕猴桃目前有98%的行政村种植猕猴桃,眉县耕地面积为2.33万hm2,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2.01万hm2,2018年猕猴桃总产量46万t,产值30亿元[11,12]。
3.2 促进农民增收地理标志的存在是以消费为基础的,地理标志产品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李赵盼等人研究表明,使用地理标志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经营性收入,使用地理标志后,虽然猕猴桃每666.7 m2种植成本增加292元,但是666.7 m2产值增加2 346元,纯收入增加2 054元[13]。
3.3 促进本土品牌增值地理标志产品与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密切关联,承载了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决定了地理标志负载的产品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财富价值。眉县猕猴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位居全国排行榜前列,品牌价值实现98.28亿元[11]。其品牌产业效益远大于产值效益。
3.4 积极促进国内外交流2020年7月20日,中国与欧盟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简称协定),协定将为双方的地理标志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标志产品。在中国境内的100个欧洲地理标志产品和在欧盟境内的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将受到保护。第一批100个地理标志于2021年3月1日起受到保护,其中涉及果业的有15个,猕猴桃有2个,分别是眉县猕猴桃和苍溪红心猕猴桃。第二批协议清单包括水果34个,猕猴桃有3个,分别是周至猕猴桃、水城猕猴桃和修文猕猴桃。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加入进来,同时中国也会陆续和其他各国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合作,不断提高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果业的国际化发展[14,15]。
4 展望地理标志产品受特定地域限制,具有地域性、稀缺性和唯一性,它不仅是地方标志,也是产品质量标志、信誉标志。中国作为猕猴桃原产国和最大生产国,要加大力度开展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同时加强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GAP认证等,健全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共同维护和稳步提升猕猴桃产品品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在世界猕猴桃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