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2-21
基金项目:镇宁樱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安市科农[2017]22号)。
作者简介:肖祎(1971-),男,贵州安顺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E-mail:asnkssssxy@163.com
樱桃适应能力强,营养丰富,成熟期早,被誉为“早春第一果”,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笔者针对镇宁樱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为推动镇宁樱桃产业效益提升提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镇宁县位于贵州省黔中丘原西南部,地处东经105°35′10″~106°0′50″,北纬25°25′19″~26°10′ 32″。地形地貌情况较为复杂。年平均气温14.4~19.7 ℃,年温差17.1 ℃,≥10 ℃的积温为4 216.2~6 755.2 ℃;年降雨量1 276 mm;年日照1 274 h。土壤多为黄壤土和石灰质土,土壤 pH值5~7[1]。镇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湿暖共节。镇宁樱桃品种主要为本地白水樱桃和红水樱桃(中国樱桃),白水樱桃肉多,表皮主要是黄红色,果实相对大,甜中带酸。红水樱桃果实相对小些,比较甜。新引进品种有玛瑙红、黑珍珠、黑玫瑰等。2022年,镇宁樱桃种植面积达4 180 hm2,投产面积3 547 hm2,产量达到3.3万t,产值近5亿元,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樱桃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2 存在问题
2.1 主栽品种货架期短,耐贮运性差
本地红水樱桃和白水樱桃单果重分别为2.5~3.0 g和3.0~ 4.0 g,这2个品种果实酸甜适中,风味浓郁,受到消费者喜爱,但存在货架期短,耐贮运性差,大部分只能就近销售,造成成熟期果品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滑现象。
2.2 栽培模式落后,生产成本较高
大多数农户采用传统的大冠稀植技术,为了培养树冠,只能推迟结果,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投资回报周期长。同时树冠过大、树体过高,光照不均匀,同一树上果实品质差异大,修剪、喷药、采摘成本高,影响樱桃栽培经济效益。
2.3 管理粗放,优质果率低
一是夏季修剪不到位,没有及时抹芽、疏除徒长枝、过密枝,造成树体郁闭,光照不足。二是肥水管理不到位,特别是有机肥料施入不足,中微量元素肥没有及时补充,影响了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三是设施栽培少,基本为露地栽培,花期易遭受倒春寒影响,导致花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甚至绝收。接近成熟和采收前,频繁阴雨发生裂果,导致果实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
2.4 缺乏冷链设备和预冷技术,果实销售期短
樱桃果实采收后不耐贮藏,果农只能当天尽快销售,上市期集中,容易被压价,流通环节基本上以常温流通为主,果实损耗率较高。就近销售,销售量受限。
3 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3.1 合理布局品种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6.0~7.5,地下水位在1.5 m以下、保水力强的砂壤土和壤土,海拔800~1 200 m,年平均气温15 ℃以上,1月平均气温大于7 ℃,年日照时数≥1 200 h,年平均水量1 100~1 400 mm区域建园。引进适宜的中国樱桃优良品种如玛瑙红(成熟期较红水、白水樱桃早7 d左右,且果个较大,平均单果重4.2 g,最大7.0 g,耐贮运)、云雾(属硬肉型樱桃,丰产性好,耐贮运,货架期长,常温下可保存4 d左右)、南早红(超早熟品种,成熟期较玛瑙红早5 d左右,抗裂果能力较强)等,丰富品种,延长采摘期,避免集中上市,稳定市场价格。
3.2 高标准定植
一是栽大苗。建议定植嫁接口以上粗度不低于2 cm、至少有4个分枝的2年生大苗。二是起垄栽培,沿行向起垄,垄宽100~120 cm,高30 cm左右,增加土壤透气性和防止涝害。三是定植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操作要求,确保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3.3 合理矮化密植
一是对于老果园,为避免再植障碍,采用高接换头(多头接)方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一般2年后恢复产量。二是新建果园通过拉枝,合理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抑制剂把树体高度控制在3 m以下。三是建议采用主干形或自然开心形树形进行整形,株行距1.5 m×4 m,每666.7 m2定植110株。
3.4 重视夏季修剪
及时抹芽、摘心、扭枝、疏除徒长枝和过密枝,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对连续结果3年以上的结果枝和枝组进行适当的回缩,促使其抽生新梢,控制和延缓树体结果部位外移。
3.5 加强肥水管理
一是实施果园生草。在行间人工种植黑麦草、鼠茅草、白三叶、紫花苜蓿、箭舌豌豆等优良草种。当草长到40 cm左右时,进行机械或人工刈割,留茬15 cm左右。一般每年刈割3~4次,将割下的草覆盖于树冠下。二是及时施入采果肥和基肥。果实采收后,每666.7 m2施15 kg尿素和50 kg三元复合肥料(氮∶磷∶钾=15∶15∶15)。秋施基肥宜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进行,以有机肥料为主,混入适量化肥。每株施有机肥料20 kg以上和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料1 kg。三是合理追肥。追肥主要以速效水溶肥为主,开花前15 d左右每666.7 m2追高氮水溶肥8~10 kg,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每666.7 m2追施平衡型水溶肥10~12 kg,果实成熟前20 d左右追施高钾型复合肥料10~15 kg。四是根外追肥。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钙、镁、硫、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以及氨基酸叶面肥2~3次。五是及时灌水和排水。开花前、硬核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确保坐果和果实正常发育。雨后及时排水。
3.6 做好花果管理
一是保花保果。初花期按芸苔素1.5 mL、流体硼15 mL、磷酸二氢钾30 g,兑水15 kg的比例叶面喷施。谢花80%时,用鱼蛋白20 mL、钙镁硼微量元素液肥20 mL、磷酸二氢钾30 g,兑水15 kg的比例叶面喷施。二是疏果。在樱桃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疏除发育不良的幼果、畸形果、病果、虫果,每666.7 m2产量控制在600 kg左右。三是防止裂果。果实近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0%~60%,避免忽干忽湿。采果前,每周喷布1次氨基酸钙200倍液,共喷3次,可以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裂果率。搭盖简易避雨设施,花前及时盖膜。
3.7 抓好秋季管理
秋季树体营养贮备充足是保障来年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秋季病虫害防治管理,及时补充肥料,防止早期落叶,让树体积累充足营养,为明年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奠定基础。
4 病虫害防控
镇宁樱桃主要病害有流胶病、褐腐病、根癌病、褐斑穿孔病、膏药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果蝇、介壳虫、红蜘蛛等,生产中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控。流胶病需在早春树体发芽前,刮除流胶,并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1份、食盐2份、植物油0.3份加水调成保护剂涂抹流胶处;褐腐病在初花期、谢花80%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混合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叶面喷施。根癌病刮除病瘤后用抗根癌菌剂K84和水按照1∶1比例兑好涂抹患处。褐斑穿孔病发病初期及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每隔10 d喷1次,连喷3~4次。膏药病将病斑刮除后,用5 °Bé石硫合剂涂抹患处。蚜虫若虫危害初期及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喷施,每隔7 d喷距1次,连喷2~3次。果蝇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5∶10∶10∶20比例配置成糖醋液进行诱杀。介壳虫用33%螺虫·噻嗪酮3 000~4 000倍液喷施。红蜘蛛用45%的联苯肼酯·乙螨唑6 000~8 000倍液喷施。
5 适时采收
根据不同品种成熟期,分批分次采收达到商品成熟度的果实,并按市场要求分级和包装[3]。注意下雨时、雨后及中午高温时不宜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