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5.025
收稿日期:2024-04-02
作者简介:严瑾(1995-),女,福建仙游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yanjin1109@163.com
芙蓉李别名中国李,福建特产之一。截至2023年,清流县芙蓉李种植面积600 hm2(9000亩),产量7 000 t,以鲜食为主,也被加工成果脯、果酱和果汁等产品,提高附加值,年收入约2 389万元。每到芙蓉李采摘时节,大量的客商来清流县采购。芙蓉李已成为清流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1芙蓉李种植状况
在福建清流县,芙蓉李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果顶平或微凹,平均单果重约60 g,最大120 g。完熟果果面紫红色,上覆果粉。果肉深红色,肉质紧密,含可溶性固形物12%,可滴定酸0.6%,甜酸适口,具水蜜桃香味,品质上乘,生食加工均可。果核小,粘核,可食率高,达95%。通常情况下,芙蓉李定植第3年开始结果,第6年进入到盛果期。
近年来,芙蓉李产量品质均有所下滑,经济收益下降,造成农民种植积极性的下降,影响芙蓉李产业的持续发展。研究芙蓉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保证品质、产量,保障种植户收益意义重大。
2影响芙蓉李品质和产量的因素
2.1环境因素
芙蓉李适应性比较强,可以在多种生长环境中开花结果。喜温、耐冷凉,适宜温度20 ℃左右,最高不超过30 ℃。若在生长期遭受低温冻害或是低温阴雨天气,温度在10 ℃以下,会降低坐果率和产量。芙蓉李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种植园地选择范围相对较广。但土壤贫瘠,养分过少,有机质极度匮乏,也会影响树体的生长、坐果,造成减产、品质不佳等情况。
2.2病虫害威胁
芙蓉李在生长期遭受病虫害侵袭,是造成品质和产量下滑的又一原因。芙蓉李常见病虫害种类繁多,包括褐腐病、炭疽病、李小食心虫、卷叶虫等。发生在花期的病虫害影响授粉受精;发生在幼果期的病虫害造成大量落果或出现劣质果等,对芙蓉李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1]。
3芙蓉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 建园定植
芙蓉李新植园应选择地势开阔、土壤肥沃、不易受涝、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的砂壤土地。土质不佳地需进行改良。栽植前对果园作业通道和排灌系统进行合理规划。
芙蓉李一般栽植株行距4~5 m×5 m,666.7 m2栽植27~33株。按定植点挖栽植坑,长、宽各80 cm,深60 cm。每坑施入有机肥30~50 kg,与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混匀,先回填表土,后回填心土,筑成隆起的定植墩,灌水沉实待栽植苗木。
秋季落叶后或早春栽植。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1年生壮苗,对苗木进行修剪和消毒。在定植点挖定植穴,长宽深各40 cm,将苗木放入穴中,扶正,回填土,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踏实,苗木嫁接口高出地面15~20 cm,整出树盘,灌足水。水渗下后树盘覆草保湿。
3.2肥水管理
幼树期以迅速扩大树冠为目的,施肥以氮肥为主,搭配磷肥和钾肥,薄肥勤施。新梢长10 cm以上时,每隔15 d浇1次尿素或复合肥150~200倍液,连浇2~3次,树盘环状沟施,沟深20 cm。9~10月结合改土深施基肥,每株施入有机肥15 kg、复合肥500 g。
成年树施肥根据树势强弱以及坐果量确定。一般每年施肥3次,第1次在2月中下旬的开花前(即花前肥),株施复合肥500 g或尿素、硫酸钾各250 g;第2次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的果实速长期(即壮果肥),株施氮磷钾复合肥1~1.5 kg、饼肥1~2 kg;第3次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采果后(即基肥),株施有机肥15 kg、硫酸钾复合肥1.5 kg。
落" 叶" 果" 树第56卷
第5期严瑾:芙蓉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3整形修剪
芙蓉李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图1),10年生树冠幅2.35 m×2.58 m。苗木定植后,定干高度60~70 cm,选留充实健壮、分布均匀、开张角度50°~60°的3~4个枝做主枝培养,在每个主枝上选2~3个侧枝。冬季修剪时,主枝剪留长度50~70 cm。疏剪密集枝,保留中短枝,培养其成为结果枝[2]。成龄树的修剪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花束状果枝与短果枝数量过多时,要留壮果枝,回缩下垂枝,留向上生长的枝头,以复壮枝势。对结果枝组去弱留强、去老留新,复壮更新。剪除病虫枝、弱枝、交叉枝、平行枝和徒长枝。具体修剪方案应根据树势和树体的负载量等因素进行调整。
3.4花果管理
保花保果。开花数量是保证坐果和产量的基础。若遇低温天气,为了提高坐果率,在初花期喷施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在阴雨天气过后的晴天进行放蜂,促进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人工授粉应在果树授粉前2~3 d,采集授粉树上的花蕾或是即将开放花的花药,常规制粉后备用,于晴天上午9~11时完成授粉作业。谢花后,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
疏花疏果。芙蓉李树上花果过多,养分竞争会引起果实变小,大小不均,品质变差,还会加速树体衰老,需要进行疏花疏果,合理负荷。结合冬季修剪疏除过多过密的花芽和弱花芽。花蕾期至花期进行疏花,幼果期进行疏果。根据树势、品种确定合适的留果量,去掉弱小、畸形、有病害的花朵和果实。疏果通常分2次进行,第1次在3月底至4月初,即开花后一个月内完成,疏去劣果、病虫果、局部过密果。第2次疏果在生理落果结束后,一般花束按照壮果枝留1个果;短果枝预留1~2个果;中长果枝按10~15 cm的间距预留果实。疏花疏果要避开恶劣天气,及时清理掉落的花果。
3.5病虫害防治
清流县芙蓉李上常见的病害有褐腐病、炭疽病等,常见的害虫有李小食心虫、卷叶虫等。以预防为主,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防治病虫害。
冬季清园。冬季修剪后,全树喷布5 °Be石硫合剂。对冬剪下的病枝、过密枝、下垂枝,刮下的树干粗老翘皮,连同地面的落果、落叶、枯枝集中烧毁。主干及大枝涂刷石灰乳剂,预防冻害、日灼,并进一步封杀病虫源。
化学防治。生长季轮换喷施25%噻虫嗪3 000倍、35%氯虫苯甲酰胺2 500~3 000倍液等广谱低毒杀虫剂,防治包括李小食心虫、卷叶虫等多种害虫。使用糖醋液、杀虫灯辅助防治害虫。谢花后,间隔20 d左右喷药1次,防治李褐腐病等病害。可选用42.4%健达(21.2%吡唑醚菌酯+21.2%氟唑菌酰胺)2 500~3 000倍液、20%美甜(7.5%氟唑菌酰羟胺+12.5%苯醚甲环唑)2 000倍液、30%噻唑锌750倍液。
3.6果实采收
根据芙蓉李果实的颜色、硬度等指标判断成熟度,适时采收,通常于清晨或傍晚采摘,避免中午高温时段采摘,盛果工具如篮子等要柔软,无硬刺,避免损伤果实。采果顺序是从冠外部向冠内,从树下到树上依次进行,小心操作,轻拿轻放。防止擦磨掉果面果粉、果实受到挤压、碰撞。避免摘掉或折断果柄。根据果实大小、颜色、品质等指标进行分级、包装,容器要清洁卫生。果实采收后及时运输,避免积压,根据市场需要销售。贮存果应放在透风透气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造成的坏果率提高,影响收益。
参考文献:
[1]" 林强.芙蓉李大小年结果原因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2):19+21
[2]" 汪志辉,廖明安,杨锐.秋姬李在四川雅安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2005(3):15-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