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中国主要干果树种之一,栗实营养价值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果实肉质细嫩、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还含有锌、铁、钾等丰富的矿物质,能健脾养胃、强筋健骨、止血消肿、延年益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为保证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在板栗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栽培技术管理,做好修剪管理、施肥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营造板栗树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年年硕果累累的效果。
1" 板栗树整形修剪技术
板栗树合理整形修剪,能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避免大小年,减少病虫害,使树冠整齐,骨架牢固,早结果,丰产优质[2]。
1.1" 幼树整形修剪
树龄3年以下的板栗树一年四季都要进行整形修剪,提早成形。春季及时抹除砧木发生的萌蘖。夏季对嫁接的接穗发出的新梢摘心2次,新梢长至30 cm以上时摘心,摘心处长出的二次新梢长至30 cm时再摘心,促进分枝。秋季对不充实的嫩枝、嫩梢及秋花、秋棚都要及时剪除。冬季确定骨干枝、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自然开心形树形无中心干,有3~4个主枝。第1年,在定植的一年生苗高40~50 cm饱满芽处截干,芽上方留1 cm。第2年在发出的分枝中选出生长旺盛、分布均匀、角度适中的新梢培养主枝。在主枝长55 cm处短截,促发主枝分枝,在主枝分枝中选择生长强壮的2、3个侧枝,生长角度比主枝开张角度略大。通过3、4年的整形修剪,基本成形。以后每年培养结果母枝,使树冠逐渐向外扩展。树高及树冠一般控制在5 m以内,便于管理。
主干疏层形有中心干,主枝5、6个,分2~3层。第1年,苗木定干,在发出的新梢中,选择生长最旺盛、直立的作为中心干培养,每年保持中心干的生长优势。第2层主枝与第1层主枝间距保留50 cm左右,每个主枝上选留1、2个侧枝,伸展方向错落均匀分布。
1.2" 成年树修剪
冬季修剪。一般在11月到第2年3月进行,缩剪或疏除过高的枝条,保持合适的树高。疏剪过密枝,回缩过弱枝,增强通风透光性。
夏季修剪。春、夏、秋生长季的修剪称为夏季修剪,修剪强度要轻,主要及时剪除过密的营养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发育。枝条稀疏的地方,对徒长枝摘心,促发分枝,补充空间。
剪除干枯枝、病弱枝、背上直立枝、交叉枝。主枝和侧枝的大小、枝量和长势分别尽量平衡。要强枝轻剪、弱枝重剪。适度短截生长枝、结果母枝,使树体保持整体健壮。
注意不要过度修剪,以免树冠松散、树势削弱。修剪后用保护剂涂抹剪口,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因伤口造成病害侵染。
2" 合理施肥
修剪后施肥。补充树体营养,促进根系和树体健康生长,增强树体的抗性,提高果实品质。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提供树体所需的元素肥料。
萌芽前施促花肥。3月底4月初,即萌芽前10~15 d施肥,以促进板栗树雌花发育和新梢生长,增强树势。在树冠外围挖弧形浅沟,每株树施入农家肥20 kg左右,加入适量的尿素、磷肥。
开花前后施保果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板栗树新梢停止生长,进入开花结果的关键期,施入一定量的复合肥,有助于提高坐果率,促进幼果发育,为稳产丰产打下基础。
果实膨大期施增重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板栗进入果实膨大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以促使果实膨大,每株施入适量腐熟的鸡粪,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铵300 g左右。
果实采摘后施基肥。板栗果实开始采收期,一般北方地区9月中下旬、南方地区8月底。果实采摘后5~10 d施基肥,每株施沤制腐熟的粪肥25~30 kg,混入适量的三元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采果前后进行叶面喷肥,喷施2~3次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硼砂混合液,每7~10 d喷1次,为第2年的生长结果打下基础。
施肥沟距离树干50~60 cm。萌芽前、开花前后、果实膨大期施肥时,挖环状施肥沟深15~20 cm、宽20~30 cm,均匀施入肥料,与土混匀后盖土,浇水。果实采摘后施肥,施肥沟加深加宽至30~40 cm、50~60 cm。施肥时尽量不要损伤到树根和树皮,以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高温天气施肥根系容易被烧伤、果实采摘前施肥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宜进行土壤施肥。有机肥需经腐熟后施用,避免伤害果树根系。
3" 病虫害防治
板栗树主要病害有板栗疫病、板栗膏药病等;主要害虫有栗实象鼻虫、栗瘿蜂等。要定期检查树体是否有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3]。
3.1" 板栗疫病
板栗疫病又叫干枯病、溃疡病,是由栗疫菌所引起的一种病害,此病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是中国的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4]。幼苗、大树均可受到侵染。大树轻微受害会使产量下降,严重受害致栗园绝收。
危害症状:板栗疫病主要发生在主干或分枝上,早春板栗树开始萌芽时是高发期。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枯枝上越冬,菌丝还可以在栗实内越冬,借风、雨、昆虫或鸟类传播。开始发病时,在光滑的树皮上形成黄褐色病斑,边缘呈不规则且隆起的水渍状,若树皮粗糙则不易被发现,但此时树皮内呈现深褐色溃疡,伴有酒糟味。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向四周扩展蔓延。
防治措施: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防止人畜伤害到树干;经常检查树体生长状况,春季及时将病斑刮除至木质部,然后涂401抗病菌剂或70%托布津400倍液消毒,抑制病斑扩展。将刮下的病斑杂质和剪除的病弱枝、干枯枝集中到园外烧毁。
3.2" 板栗膏药病
危害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板栗枝干上,对老枝干危害比较严重。在树干和小枝上形成菌膜,初期呈灰白色,逐渐变为褐色绒状菌丝膜,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像是一块膏药紧贴在树干上,吸收枝干皮层营养,树体组织被破坏,生长势减弱,严重的枝干干枯[5]。
防治措施:合理修剪,使树冠透光通风。树体萌芽前用90%增效柴油乳剂20~30倍液涂抹病斑,或刮除病斑后喷布1:100倍波尔多液,或涂刷20%石灰乳,剪除病害严重的枝干,对刮下的病斑杂质及剪下的病虫枝及时运出园外烧毁。
3.3" 栗实象鼻虫
危害症状:栗实象鼻虫2年完成1个世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成虫危害栗苞、幼果及嫩枝梢。成虫在栗苞上咬一孔产卵,孵化为幼虫后蛀食栗实,栗实充满细锯末状虫粪,常在短期内将栗实蛀食一空并诱致杂菌侵害,导致栗实发霉腐烂,不堪食用,不能做种子,大大降低了板栗的质量和产量[6]。
防治措施:适时收获,树上栗实打光、地面拾净,及时脱粒,减少幼虫在林地脱果入土。清理园地的灌木、杂草连同杂枝、空苞全部运出栗园集中烧毁,消灭病虫源。冬季深翻栗园10~15 cm,以冻死越冬幼虫。7月底8月初成虫出土时,用50%杀螟松乳剂500~1 000倍液或5%辛硫磷粉剂喷洒地面;8月上旬成虫上树交配产卵时,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40%乐果1 000倍液喷洒树冠,10 d喷1次,喷2~3次,杀虫效果较好。9月中旬后,人工扑杀成虫,树下铺设塑料薄膜,于清晨轻击树枝,成虫随之落下集中消杀。栗苞采收后,置于密封的条件下,用化学熏蒸剂或二硫化碳处理一定时间,能彻底杀死果实内的害虫。对板栗的品质、风味、外观及发芽率无不良影响。
3.4" 栗瘿蜂
危害症状:栗瘿蜂1年发生1代,通常以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内越冬。每年4月上中旬栗树萌芽时,幼虫开始取食,主要危害芽和叶片,新梢抽出2 cm左右时,小虫瘿开始出现,有的小虫瘿上长出畸形小叶片。虫瘿随着季节的变化由起初的绿色或紫红色变为枯黄色,最后留下一个或多个圆形出蜂孔,严重影响板栗树当年开花长叶甚至来年的产量。5月下旬开始,幼虫老熟化蛹,6月中旬成虫大量羽化,在虫瘿内停留10~15 d后,咬破瘿瘤,在健壮的芽内产卵[7,8]。
防治措施:栗瘿蜂对长势较弱的栗树危害较重,对幼树和壮树危害较轻。因此,一要加强栗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二要结合冬季修剪,对有瘤的枝条统统剪除,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状况,将剪除的杂枝清理出场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三要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栗瘿蜂活动盛期,用80%敌敌畏乳剂2 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 500~2 000倍液喷洒树冠,杀死成虫效果明显。
4" 秋、冬季综合管理
秋、冬季是板栗树病虫害防控的适宜时期,要从保护好树体,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出发,进行综合防治[9-11]。
①增施促根肥和生根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系抗冻能力。但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这是树体储备营养的关键。避免氮肥施用过多抽生幼嫩新芽,不耐冻。②适当控水。有利于根系下扎,增强树木抗冻能力。③调节长势。对旺长树施用控旺剂如多效唑、矮壮素等,适当控制树体旺长,缓和生长速度,提升木质化程度和芽的饱满度。④适时冬剪。栗果采摘后至全部自然落叶后进行冬剪,剪去基部萌蘖乱枝和下脚枝,疏除内膛重叠枝、密生枝、细弱枝、下垂枝,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⑤及时清园。在修剪结束时进行,清园前用长杆打落树上未落的空苞、虫苞等,与修剪下来的枝干、地面上散落的枯枝落叶等一并清理出园深埋或集中烧毁。⑥培土防寒。秋末冬初浇灌封冻水,并对植株培土防寒。过早培土容易导致根部有氧呼吸受阻。⑦树干涂白。大树树干粗糙,裂皮较多,是许多害虫越冬的场所。在树体主干上下(距离地面0.6~1.5 m)部位涂抹白色剂,杀灭病虫害源,也有助于树体防寒。白色剂按生石灰、硫粉、盐、水以1:0.25:0.1:8的比例配制。
参考文献:
俞晓琴,贾明.板栗的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2):170+190.
佘远国,章承林,白涛,等.修剪对板栗生长与结果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2013,31(1):156-160.
肖云丽,汪玉平,程水源,等.我国板栗害虫研究概述[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3):441-450.
华宝松,王炳华,冯气金,等.板栗疫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4(3):31-32.
刘兰玉.板栗膏药病致病机理及病害控制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7.
丁向阳.栗实象鼻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林业科技,2004(4):43-46.
郭树嘉,刘世儒.栗瘿蜂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J].昆虫知识,1992(5):275-277.
武红霞,秦绪君.栗实象鼻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烟台果树,2020(1):55-56.
张荣.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J].现代农业研究,2019(3):50-51.
郭爱花,陈钰.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2):66-68.
肖劲萍.板栗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