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冬1号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冬枣新品种。早冬1号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7%,总酸1.0%,可食率98.1%。在泰安地区,9月上旬即可成熟。其适应性较强,抗旱、抗涝、较抗病,在盐碱地、丘陵、平原等地区均可栽培。介绍了早冬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建园、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等。
关键词:冬枣;早熟品种;早冬1号;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24)06-0065-04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early ripening Dongzao jujube cultivar Zaodong NO. 1
Abstract: Zaodong No.1 was a new cultivar bred by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The fruit of Zaodong No.1 was nearly round, with an average weight of 20.8 g, a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31.7%, a total acid content of 1.0%, and an edible rate of 98.1%. In Taian area, it could mature in early September. Zaodong No.1 had strong adaptability, such as drought resistant, flood resistant and resistant to diseases, and could be cultivated in areas such as saline alkali land, hills, and plains.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Zaodong No.1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garden construction, shaping and pruning,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flower and fruit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etc.
Key words: Dongzao jujube; early ripening cultivar; Zaodong NO. 1;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枣根据用途分为鲜食品种、制干品种和兼用品种等[1,2],其中冬枣是最主要的鲜食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山东省冬枣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滨州市沾化县、无棣县以及东营市河口区等地,是冬枣的主产区,栽培面积占全省的97%[3]。2003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杨景义冬枣园中发现了较普通冬枣成熟期提前15~20 d的优株,初步确定为优系,2015年以普通冬枣为对照,在无棣、沾化、黄骅等地进行该优系的区域试验、品比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经连续多年观察发现,该优系比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冬枣品种果大质优、丰产,且成熟期显着提前,经济效益显着。2020年9月13日通过专家测产,定名为早冬1号,2021年通过山东省林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介绍早冬1号的性状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供生产者参考。
1" 性状表现
1.1" 植物学特性
早冬1号树姿开张,主干和多年生枝呈黄褐色,树皮较粗糙,有纵向条状裂纹。枣头呈紫褐色,蜡质较少,长度为95.5 cm,节间长度为7.0 cm,粗度为0.9 cm。二次枝发育较好,为5~6节,节间长度为6.4 cm,节间弯曲度小,开张度大。针刺不发达。枣吊长度为17.5 cm,着叶12~14片。叶片呈卵状披针形,绿色,长度为6.8 cm,宽度为2.8 cm,叶尖为钝尖,叶基呈偏斜形,叶缘为钝齿。树体花量为中等偏少,每个枣吊分化出花序7~8个,中部节位花序着花数量4~6朵。花径为6.0 mm,蜜盘为黄色。
1.2" 果实经济性状
早冬1号果实近圆形(图1),纵径4.3 cm、横径4.0 cm,平均单果重20.8 g,整齐度较高。果肩位平圆,果顶凹,萼片脱落。果面平滑,光亮艳丽。果皮薄,果肉为白色,质地酥脆,汁液较多,味甜,无渣,口感极佳。半红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2.8%,全红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1.7%,总酸含量1.0%,可食率为98.1%。果核呈纺锤形,平均核重为0.4 g。
对照品种普通冬枣平均果重12.0 g,早冬1号果个明显大于对照品种;早冬1号半红期时,普通冬枣处于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普通冬枣半红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2%,全红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2.3%,成熟后的对照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早冬1号高(表1)。
1.3" 生长结果特性
早冬1号的树势中等偏弱,干性中等,树姿开张,树冠呈圆头形,成枝力中等,容易整形。
嫁接后当年可见果,第2年单株产量为2.6 kg,3年生平均单株产量为4.5 kg,折合666.7 m2产量499.5 kg,4年生单株产量为7.5 kg,折合666.7 m2产量832.5 kg。5年后进入丰产期,坐果稳定,每666.7 m2产量1 110 kg(表2)。
早冬1号的结果能力较普通冬枣强,不环剥的情况下也能有产量,而普通冬枣必须环剥;产量也明显高于普通冬枣,是普通冬枣的1倍以上,丰产性强。
1.4" 物候期
早冬1号在山东无棣的萌芽期为4月10~12日,盛花期为5月25日至6月5日。果实8月下旬时开始着色,9月上中旬成熟,而普通冬枣10月初成熟,早冬1号成熟期显着提前。生长发育期为110 d左右。10月底至11月初落叶(表3)。
1.5" 抗逆性和适应性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在年均温度为11 ℃以上的盐碱地区、丘陵、平原等地均可以栽培。抗性较强,抗旱、抗涝、抗病,但成熟期遇降雨容易裂果,连续降雨3~4 d裂果率可达15%。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建园
按行距挖宽、深各80~100 cm的定植沟,沟内每666.7 m2施用腐熟羊粪、鸡粪3 000~5 000 kg,有机肥与土拌匀(深约40 cm)。苗木选择高度1 m以上、干径在1 cm以上,根系发达(0.2~0.4 cm直径的根3~5条)的苗。
丘陵山区栽植密度以等高线株距2~3 m为宜,河滩平地栽植密度以2 m×4 m或3 m×4 m为宜。栽植时间:冬季土地不封冻的北方地区及南方地区,在秋季落叶后栽植;其余地区在春季土地化冻后至枣树发芽前定植。种植后及时灌足水,覆膜[4]。
2.2" 土肥水管理
定植第1年在新梢生长至30~40 cm时,每株追施尿素50 g,第2年以后每年分别于发芽前、花前和坐果后追肥3次,每株追施尿素、复合肥和硫酸钾各100 g,以后每年于上述3个时期追肥,追肥种类不变,数量可根据树体生长状况酌情增加。
秋末落叶时,施基肥1次,每666.7 m2用腐熟有机肥5 000~10 000 kg,基肥施用后及时灌水保墒,干旱时应及时灌溉。雨季易涝地区,采取高垄进行栽植,挖排水沟等措施进行排水防涝[5]。
2.3" 整形修剪
早冬1号宜采用小冠疏层形(图2)或主干疏层形。
主干疏层形中心干的干高为70~100 cm,主枝数量5~6个,分2~3层,分枝角度为60°左右。
小冠疏层形的株高2.5~3.5 m,主枝数量3~6个,冠径约为3 m。修剪以生长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的原则进行。采取摘心、抹芽,拉枝、撑枝,环割、环剥等措施,调节营养生长与结果间的矛盾,实现早实丰产。
2.4" 促花坐果
现蕾期至初花期间摘心和除萌,在初花前期及果实硬核期及时对新梢进行摘心,以减少营养消耗。
盛花初期,枣吊平均开花数量5~8朵时,可选喷0.2%尿素、0.2%~0.3%硼酸、10~15 mg/kg赤霉素[6,7]和0.3%~0.5%磷酸二氢钾,一周后再喷1次,连喷两次可有效促进坐果。遇到降温阴雨等极端天气时,可补喷1次。有条件的枣园可以在花期喷水可以提高枣园的空气湿度,减少高温干燥对花芽发育的抑制,促进授粉受精,每隔3 d喷水1次,连续喷4~6次。
花期环剥,在地上干部15 cm处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为4~6 mm,深达木质部(图3)。控制好环剥时间和方法,因早冬1号开花比普通冬枣早,且花期短而集中,因此环剥以5月26日前后为佳,环剥宽度宜窄不宜宽,但当枣园干燥时,不宜进行环剥。6月底至7月初,对尚未木质化及生长角度不开张的枣头进行拿枝,使枣头角度变为开张,延缓生长,以促进高产稳产。
2.5" 病虫害防治
主要害虫有桃小食心虫、枣瘿蚊、绿盲蝽、红蜘蛛、蓟马、灰暗斑螟等,主要病害为枣锈病、枣疯病、炭疽病、黑斑病等。
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将残枝落叶烂果等全部带出园外深埋,树干涂白防冻害。春季萌芽前喷施3~5 °Bé石硫合剂1遍,萌芽后喷0.3~0.5 °Bé石硫合剂1~2遍[8]。抽枝展叶期,可交替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倍液等药剂,主要防治绿盲蝽、枣瘿蚊,同时兼治枣步曲、叶蝉等害虫。花期前后,可交替施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33.5%喹啉酮悬浮剂2 000倍液、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20%吡虫啉可溶液剂3 000倍等药剂,主要防治枣锈病、炭疽病、绿盲蝽、叶螨类、叶蝉等病虫害。幼果期,可施用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20%吡虫啉可溶液剂3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000倍液等药剂,主要防治枣锈病、炭疽病、绿盲蝽、蓟马、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果实膨大期,可施用3%啶虫脒微乳剂2 000倍液、1%甲维盐乳油1 2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等药剂,主要防治绿盲蝽、枣锈病、炭疽病等病虫害。以后视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适时喷药,并注意交替用药[9,10]。
早冬1号一般在9月上中旬成熟,8月中旬后要停止喷施农药,保证果实安全。
参考文献:
单公华,周广芳,张琼,等.鲜食制干兼用枣新品种鲁枣9号[J].园艺学报,2013,40(6):1209-1210.
王翠香,赵德田,孙 超,等.枣树鲜食枣新品种串枣[J].园艺学报,2017,44(S2):2655-2656.
王中堂,李新岗,周广芳,等.山东省枣产业发展和种质资源现状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1(3):61-66.
王中堂,单公华,张琼,等.“鲁枣2 号”新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3,42(4):132-134.
张琼,王中堂,王守乐.枣新品系迎秋红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J].落叶果树,2022,54(6):58-60.
王斌,侯宝顺,王玉奎,等.东营市鲁北冬枣栽培技术探讨[J].落叶果树,2005(1):47-48.
张琼,马志超,王中堂,等.2023.枣园春季管理技术[J].落叶果树,2023,55(3):26-28.
张德志,张黎,秦云秀.枣树综合丰产栽培技术[J].山西果树,2014(2):12-14.
吴振美.“ 沾 冬 2 号 ”冬枣高效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果业信息,2024,41(9):89-91.
刘荣昌,尹魁林,张琼,等.“早冬1号”枣新品种在山东沾化的栽培表现及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果业信息,2024,41(6):7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