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直播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known 发布于 2025-08-06 阅读(365)

摘 要:浙江省衢州市创新性地采用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模式,将数字经济融入乡村发展实践,探索出一条推动农村经济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新路径。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展开研究,发现该模式在提升农民技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及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成效显著。数字赋能有力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应对能力,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持续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该模式存在培训内容更新滞后于市场变化、综合电商技能覆盖不全面及参与者学习效果存在差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可持续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了系统更新培训内容、扩展培训覆盖面至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等环节,以及提供个性化和持续支持的改进建议。此外,本研究展望了该模式在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前景,以期为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极具价值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共富作坊;共富学院;农村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4(a)--04

1 引言

1.1 共富理念的提出

共同富裕理念作为中国应对收入不平等和社会不公问题的政策调整,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框架,强调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我国政府意识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需更广泛地惠及全体民众,而非少数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应惠及全体人民,而非集中于少数[1]。这一理念不仅回应了社会分配不均等的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新时代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1.2 衢州市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的建立和发展

在共同富裕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省衢州市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路径,创建并发展了“共富作坊”和“共富学院”。衢州位于浙江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农业资源丰富,具备特色农产品的优势。然而,农村经济长期面临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有限、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9年,衢州市启动“村播计划”,随后成立了共富作坊和共富学院,尝试将数字技术引入农业发展。共富作坊通过电商和直播平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和营销培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作为该模式的人才培养基地,共富学院提供系统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和数字技能,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

1.3 衢州市创新实践的目标和意义

衢州市的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模式不仅是对国家共同富裕战略的响应,还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通过数字赋能,衢州市希望全面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的建设整合了地方资源,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良性循环。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不仅显著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强了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3]。

2 数字经济赋能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讨

2.1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型经济形态。在此经济形态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生产关系必然会进行调整[4]。数字经济的出现,为解决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资源配置不均、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还是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资源和机会配置更加均等,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5]。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具有显著的普惠性和包容性特征,这与共同富裕的理念高度契合。

2.2 衢州市数字经济实践的具体路径

衢州市通过“村播计划”,将数字经济引入农村,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路径。具体实践包括通过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进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6]。此外,共富作坊还通过组织农民参与直播带货,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还增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了农民的市场敏感度和应对能力[7]。

通过数字经济的实践,衢州市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2022年,衢州市的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23%,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这一成果展示了数字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的巨大潜力。

3 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模式的创新实践与实施成效

3.1 共富作坊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措施

共富作坊的创新实践主要集中在通过数字技术与农村经济的深度结合,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衢州市通过共富作坊模式,实现了生产、销售与品牌建设的全链条创新。共富作坊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为农民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8]。

在实践中,共富作坊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了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避免了传统渠道中的多层中间环节,确保了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9]。2022年,通过共富作坊销售的农产品总额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5%。

3.2 共富学院的教育与培训模式

共富学院在衢州市的共同富裕实践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系统化培训,培养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营销能力的新型农民。其课程设计涵盖电商运营、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多个领域,确保学员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10]。

共富学院成立以来,已有超2000名农民完成系统培训,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了所学技能。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数字化素养,还增强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例如,经过调查发现,接受培训的新型农民在电商平台的运营能力和直播销售技巧方面显著提升,农产品销售额明显增长。这种培训模式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3 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的协同效应

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个以数字经济为核心驱动力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共富作坊通过直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品牌知名度,为农民提供即时经济收益;共富学院则通过系统培训,培养农民的长远发展能力,使其在数字经济时代自我提升,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增收。

这种双轨模式的协同效应显著。通过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的合作,衢州市的新型农民不仅在短期内实现了收入增长,还在长期内具备了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该体系成为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前往衢州市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模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现实路径,使得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4 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对衢州市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的培训学员进行深入调研。问卷设计涵盖五个方面:学员基本信息、数字技术应用情况、培训效果反馈、后续支持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次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达84.3%。

4.1.1 问卷设计内容

(1)学员基本信息:调查学员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及其从事的农业类别和年限,便于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

(2)数字技术应用情况:评估学员在直播、电商运营等技术方面的技能水平。

(3)培训效果反馈:收集学员对课程实用性、内容深度和讲师水平的评价。

(4)后续支持需求:了解学员对培训结束后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指导需求。

(5)未来发展方向:了解学员继续接受培训的意愿及其对未来培训内容的期望。

4.1.2 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平台分发;线下则在共富作坊和共富学院的培训现场发放。问卷进行匿名发放,并明确告知参与者的数据仅用于学术研究。

4.1.3 问卷调查结果

(1)学员基本信息分析: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中,男性占比52.6%,女性占比47.4%;年龄层主要集中在25~50岁,占比71.5%;学历方面,高中及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45.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28.5%,初中及以下学历占26.3%(表1)。

(2)数字技术应用情况:数据显示,80.6%的学员可以熟练操作基础电商工具,56.1%的学员可以独立完成从产品上传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尽管如此,也有43.9%的学员在直播销售技能方面遇到困难,尤其是在专业技巧的运用上(表2)。

(3)培训效果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普遍持认可态度,特别是在电商运营和直播销售方面,80.2%的学员认为课程实用性较高。然而,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46.8%的学员认为操作性不足,建议课程内容更贴近市场需求(表3)。

(4)培训后支持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75.5%的学员表示,培训结束后仍需技术支持,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和品牌推广方面;78.6%的学员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推广指导。未来培训的需求方面,73.1%的学员表示,愿意继续接受培训,期待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和市场推广技能(表4)。

4.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及结果分析

4.2.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访谈对象共12名,涵盖不同年龄、学历和经验背景。通过深入访谈,获取了学员在应用电商平台和直播销售技能时的实际反馈及建议(表5)。

4.2.2 访谈结果与问题分析

(1)培训内容更新滞后:70%的受访者指出,培训内容未跟上市场变化,尤其是在直播销售和品牌营销方面。

(2)电商全流程培训不足:约60%的受访者表示,虽然掌握了基本电商操作,但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方面的培训内容仍显不足。

(3)技能水平差异:年龄较大的学员(45岁以上)在掌握新技术上遇到较大挑战,导致培训效果差异明显。

(4)后续支持需求大:80%的受访者希望在培训结束后获得持续技术支持和市场指导,尤其是在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的后续帮助方面(表6)。

5 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的成效与未来展望

5.1 培训成效与实际收益

衢州市的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模式通过数字赋能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显著提升了农民的数字化技能与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区域内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研究表明,学员在电商运营、直播销售等领域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产品销售额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共富学院的系统化培训课程帮助学员掌握了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关键技能,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并促使农民逐步适应现代化、市场导向的农业发展模式。

5.2 实施中的挑战与不足

虽然模式成效显著,但实践中仍存在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首先,培训内容的更新速度未能与市场及技术的快速变化保持同步,现有课程内容偏重基础操作,而缺乏对前沿市场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性培训。其次,综合电商技能的培训覆盖面较窄,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维护等电商全流程环节的培训存在不足,限制了学员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再次,由于学员在年龄、背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培训效果不一,尤其是年长学员和基础较弱者,在应用知识时面临较大障碍。最后,培训结束后的技术支持与市场指导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的长期发展和实际操作成效。

5.3 改进措施与未来发展方向

为确保模式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将市场趋势分析、消费者行为研究等前沿电商模式课程纳入培训体系,帮助学员保持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提升其应变能力。同时,扩大培训覆盖面,系统地涵盖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等电商全流程技能,增强学员的综合运营能力。根据学员的不同基础,实施分层次、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并强化培训后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指导,确保其所学知识能有效转化为实际能力。此外,通过“学中做”的实践模式来强化实际操作,使学员在实操中积累经验,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实践支持。未来,我国计划将这一模式向全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推广,借助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同富裕目标。

5.4 结论与展望

共富作坊与共富学院模式为衢州乃至全国的农村经济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范例。数字赋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市场竞争力,还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在培训内容更新和后续支持方面存在不足,但通过系统优化课程内容、扩展培训覆盖面及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指导,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推广,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衢州市政府. 衢州市“村播计划”实施方案[R].衢州市政府, 2019.

阿里巴巴研究院. 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 浙江经验[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

王明义. 共富理念与社会公平的理论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 2021(1): 34-47.

陈晓华. 数字经济赋能与乡村振兴[J]. 经济研究, 2020(12): 5-15.

李玉刚.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发展[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王小波.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3.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R].北京: 中国互联网协会, 2021.

余林徽.数字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与路径[J].国家治理, 2022(14): 46-48.

叶菡. 建设共富工坊 助力共同富裕: 关于我市共富工坊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与实践, 2024(3): 23-27.

标签:  衢州市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