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仅使思政教学资源越发丰富,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学习习惯,并对社会现象有了新的看法与思考。因此,在面对传统的思政教学时,会有部分学生滋生抵触情绪,导致思政教学的作用被弱化。应高度重视思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新的思政课堂教学体系。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的作者为唐召云、胡华、胡梅。该书于2020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三人均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思政基础课教研室教师。该书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精神与要求,以思政教育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思政课堂为依托,将思政课教学创新和课程建设二者融为一体并相互促进,还将研究成果聚焦于高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上,以促进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形成,并通过探索新式的教学方法来全面提升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新式教学方法的传播。从全书的内容来看,作者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外延与范式及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该书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实现了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互联网背景构建了云平台系统集成资源体系。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教学内容缺乏兴趣的现状,作者认为应该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尤其要发挥云平台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将更多的音视频融入高职思政教学中;利用新媒体制作视频,及时更新课程资源。通过对思政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将传统的思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基于互联网构建二维一体专业学习平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重点放在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方面,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所忽视,因而导致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无法实现知行合一。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并借助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云平台进一步整合各类优质的思政教学资源,在平台内打造专门的实践学习板块,引导高职学生充分利用实践板块进行思政学习,最终实现思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完美对接。三是创新了思政教学方法。过去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多是采用讲述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和学习知识,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因而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许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因此,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改变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提升了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在深入研读该书内容后深有启发,笔者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一是建立立体的教学体系。所谓立体的教学体系,是指“线上+线下”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使其多发挥沟通、互动的功能。教师要努力联通移动多媒体和课堂多媒体,可以将学生的智能手机变为新媒体载体,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由过去的“线下”为主向“线上”倾斜,以互联网上的热议话题为主题,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由浅入深开展教学,并引发学生的互动讨论。二是丰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认为是必须学的,学生一般都没有兴趣;教师认为属于带有娱乐性质的,学生却尤为感兴趣。这就充分表明,教师和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政教育理论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高深理论,而是要接地气和反映生活。此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传播的多元价值观,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给原来的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因此,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时,要基于正能量与主旋律框架,将更多时下流行的话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纳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避免机械地灌输。只有将课程改革和新媒体时代特征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传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一书是针对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开发,其内容详实、视角新颖,对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启发,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促进其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更广泛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