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提升黄河文化传播效果的路径

known 发布于 2025-08-20 阅读(240)

孙蓓 李建厚

【摘要】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传播黄河文化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如今,自媒体蓬勃发展,人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信息传播的广度宽度不断拓展,这为黄河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当下自媒体传播黄河文化的现状,尝试就自媒体如何提高黄河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路径。

【关键词】黄河文化;自媒体;传播;创新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心理起着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1]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千百年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包括价值观、社会风俗等多种文化现象,通过文字、戏剧、文物等多种文化载体进行直观表达。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黄河文化不断吸纳流域内外多种文化,交融共生,如同熔炉,熔炼生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核心与基础。[2]

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对于提升黄河文化的传播效果具有明显作用。首先,自媒体的丰富性打破了黄河文化传播的象牙塔,实现了多途径全方位的传播,在信息共享的传递过程中潜移默化吸引潜在受众关注、留意黄河文化,加深对黄河文化的认知,提升黄河文化自身的影响力与辨识度。其次,自媒体本身独有的交互性可以加深受众对于黄河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信息发布者通过自媒体平台对黄河文化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受众在接收过程中可以通过评论、留言等实现互动,通过交互性吸引受众注意,从而加深对于黄河文化的印象。最后,自媒体实现了黄河文化传播的去中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主导舆论话语权,受众缺少自主选择的途径与方式。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主动检索自己感兴趣的黄河文化内容,可以随时随地主动获取黄河文化的相关信息。

一、自媒体平台黄河文化传播现状

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更替不断推陈出新。历史上的黄河文化传播以人际传播为主。在漫长的传播历史中,口头传承、技艺传承和民俗传承是黄河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也有以听觉符号和非语言为主要载体的传播。[3]近几年,媒体融合的步伐加快,黄河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断更新,自媒体成为黄河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当下,自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黄河文化的传播效果,但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须解决。

首先,传播内容同质化较多,对于黄河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二次创新不够。当下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始终是作品传播力的核心价值所在。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便利性容易让内容的创作者只重流量,不重质量。关于黄河文化的一个元素爆火之后,众多内容创作者往往跟风模仿,缺少对高质量内容的探索与思考,从而陷入创作的瓶颈之中,失去了自身的特点,最终在自媒体发展的浪潮之中销声匿迹。

其次,媒介利用率不足,没有实现立体传播。自媒体时代,内容的发布者可以选择多个平台对作品进行创作发布。但是,当下许多自媒体从业者缺少媒体融合的意识与主动性,对于黄河文化的传播只囿于一种平台进行发布、传播,没有形成打造IP的意识,传播受众范围狭小,覆盖群体有限,难以孵化新模式与新业态,传播最终陷入固步自封的状态。

最后,自媒体整合利用资源力度不够,无法较好展现地域特色。在黄河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少自媒体创作者缺乏整合媒介资源的意识,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诚然,这与自媒体的“先天不足”有关,但如果能充分将资源整合,势必能更好地传播黄河文化,将黄河文化的传播推上新的高度。此外,自媒体从业者对于不同地区黄河文化的不同特色缺乏挖掘的意识,过于泛泛而谈,缺少展现地方特色的内容。官方媒体河南广播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壮美中原,老家河南》《豫见中国,老家河南》等系列公益宣传片,呈现了豫剧、少林功夫、开封古城墙等典型的黄河文化符号,不仅整合了资源形成了传播合力,还展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值得自媒体创作者学习借鉴。

二、自媒体增强黄河文化传播效力的举措

如何增强自媒体在黄河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效果与效力,笔者尝试从内容创新、传播途径、资源整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新表达方式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深挖内容,推陈出新,是增强内容传播力的第一要义。可以这么说,谁能在传播黄河文化的过程中抓住高质量的内容,谁就掌握了黄河文化传播的主动权。自媒体从业者应该不断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新角度,在内容创新上做文章,尝试从文物、历史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入手,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此外,自媒体从业者还应当在表达方式上下功夫,在传统的文字、图片等表达方式基础上,坚持“方式为要”,创新更迭作品的表达方式,使内容更加接地气,以此增加传播的魅力与效力,拉近与普通受众的距离,让受众爱看的同时增强与受众的黏度。“方式为要”旨在综合运用诸如数据图解、音频、视频、动画、H5等多种形式,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宣传报道。[4]

(二)建立媒体矩阵,增强传播广度

自媒体时代,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阵地立体,自媒体从业者在对黄河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能囿于单一的途径,应通过整合媒介资源对作品进行多平台、多层次传播,增强作品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是增强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阵地,自媒体创作者若能拓宽作品的发布渠道,充分利用各类自媒体平台,做到多平台联动,可以有效推动黄河文化传播向纵深发展,加深受众对于黄河文化的认知。同时,自媒体从业者还可以充分发挥平台的互动性,通过平台设置投票、抽奖、评论等环节,提高与受众的互动性,提升受众在观看作品时的乐趣,无形之中会获得受众青睐。

例如,自媒体账号“PINK飞叔”以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形式呈现郑州的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其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同时开设账号,在多个平台分梯度、分层次对黄河文化进行传播。同时“PINK飞叔”入驻河南本地新闻平台顶端新闻,在顶端新闻开设账号,吸引本地受众关注,增强其在河南本土的影响力。其作品被《河南法制报》、《河南日报(农村版)》等多个官方媒体账号转发,实现了与官方媒体的良性互动,打造了“PINK飞叔”的IP效力。

(三)整合利用资源,展现地域特色

相较于官方媒体、政府机构,自媒体从业者在获取资源方面处于劣势,这就要求从业者充分发挥主动性,挖掘获取资源的渠道。自媒体从业者应当与传统媒体建立联系,形成良性互动,不定期通过合作推出作品,实现与传统媒体的资源共享,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此外,自媒体从业者可以多尝试与博物馆、剧院等文化机构建立联系,当有重大考古挖掘或演出等信息时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掌握内容创作的主动权。

黄河流经九省区,不同地区文化不尽相同,黄河上、中、下游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类型,不同地区的方言、民谣、美食、故事传说等都极具地方特色。深挖黄河文化的地域特色,深耕黄河流域某一地的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传播内容,也是自媒体从业者在传播黄河文化过程中提升传播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前文提到的自媒体“考古小队长”,其在微博平台就与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官方微博账号合作推出作品,实现与官方文化机构的资源共享,以此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自媒体“大咖说讲师团”在抖音平台连续推出7集系列短视频《信展说洛阳》,内容聚焦洛阳,整合洛阳的黄河文化资源,展现了洛阳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内容涉及洛阳博物馆的文物、洛阳的历史遗迹、洛阳的历史文化名人等多个方面,通过不同角度生动呈现洛阳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城市构造,最终凸显洛阳的地域特色。

三、结语

现如今,自媒体依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黄河文化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处在迭代变化之中,如何传播好黄河文化,对广大自媒体从业者来说既是挑战也充满机遇。黄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从业者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传播效力,扎实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有力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翠玉.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机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3):70-72.

[2]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3):22-31.

[3]刘向阳.基于传承与创新的黄河文化传播体系构建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2(7):65-67.

[4]程早霞,李芳园.融媒体矩阵如何发挥传播优势[J].人民论坛,2020(3上):120-121.

(孙蓓为龙门石窟研究院馆员;李建厚为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编校:王志昭

标签:  黄河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