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的学科交叉研究分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403)

徐珍珍

(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0 引 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很多关于复杂问题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综合。所以,当今时代背景下,很难在过去的单学科解决问题的思维指导下去解决这些综合又复杂的问题,人们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学科结合起来去解决这些问题,既可以促进学科交叉知识的广泛运用,又能使一系列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该词早在1926年就由美国研究人员提出,直到1985年的中国第一届交叉学科大会的成功召开预示着交叉学科的研究在中国正式展开。从此之后,国内的研究人员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从未停止且越来越深入。且到2020年交叉学科作为我国的第九大学部被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成立,并成为我国第十四个学科门类,这也预示着交叉学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学作为一门起源于两百多年前、建制化于19世纪的开放包容类型的学科,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图书馆心理学、图书馆美学、图书馆哲学等都是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图书馆学的交叉学科将会越来越多,其也会不断拓展图书馆学的边界,加深图书馆学的内涵。

本文以智慧图书馆为例,主要注重其与云计算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基于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SSCI数据库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并在共关键词、引文分析等多个视角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最终获得交叉学科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并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相关研究概况、研究设计1.1 研究概况

为了解智慧图书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和程度,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中2011年至2021年之间关于智慧图书馆和云计算的文献进行分析以及可视化,获取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从智慧图书馆的角度分析交叉学科对其发展带来的影响。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从CSSCI索引检索到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两门学科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将一些与选题无关的论文筛选去除。在CSSCI索引检索到2011—2021年智慧图书馆研究论文179篇、云计算研究论文384篇,剔除评论、报告等,最终获得各175、376篇论文。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所获取的文献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综合评价两个学科方向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程度。

1.3 文献共被引分析

文章的参考文献也被称为引文,其是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性提供的佐证,在一定程度上升华文章内容及其主题。文献共被引即两篇不同的文献被另外一篇文献同时引用,那么,这两篇文献就为共被引关系,通过文献共被引网络研究可以探究某一学科的发展和演进。

在广大的科学文献世界中,每个文献之间都有一根线相互牵连着,这根线就是这些文献相互之间的引用证明。没有前人浩然如海的经验作为基础,一篇论文也无法被很好地完成,人们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不足点、收集优点去展开自己新的研究、提出新的建议。这就是文献被编写出来所要历经的过程,其需要参考一定数量的文献。引文的被引证现象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规律,文献的引用与被引用过程就是知识流动的过程,是知识内容的积累、连续和继承的表征,同时也使得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交叉和渗透。因此,文献的被引并不会只是在同一学科领域之间发生,该行为发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也是很常见的,就如图书馆学需要借鉴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学科知识,那么,图书馆学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就会出现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学科的文献,图书馆学对于这两个学科的共引用文献越多就说明它们之间的学科交叉程度越大,同时这也证明了文献共被引分析对于交叉学科之间的状况表述是可行的。

本文以图书馆学的智慧图书馆方向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云计算方向为例,通过对它们各自领域的论文之间的进行分析,寻找它们之间的存在的联系。如图1、图2所示。

图1 智慧图书馆文献共被引时序图

图2 云计算文献共被引时序图

图1和图2为通过CiteSpace对智慧图书馆和云计算领域的文献共被引进行分析、聚类得到的时序图,可以看出研究热点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的过程。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云计算与智慧图书馆之间关系紧密,图中右侧的名词为共被引文献聚类之后的聚类标签,其来自该聚类中施引文献的关键词,代表着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剔除相关性较小的关键词后,得到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共被引关键词

表1可以看出,云计算与智慧图书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中,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精准服务需要依托于云计算,通过云计算云平台处理智慧图书馆带来的海量数据流,将数据有序存放在云端,从而建立具有一定企业生命周期的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安全也是云计算在其上发挥作用的领域。同时,建立数字图书馆就是为了让公众能够随时获取图书馆云平台的电子档案和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

1.4 关键词共被引分析

关键词是能够代表文章关键内容的词汇,其作为一个文章的提炼,可以从中获取文章涉及的领域、学科以及方向等内容,并且反映了文章的主旨,所以,从关键词的角度分析一个文章涉及的学科很有必要的,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也可以透过关键词重复程度来分析。

关键词共被引即多篇文章的关键词被同一篇文章引用,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获取的关键词进行共词聚类,以关键词共同被引的频率作为聚类数据,利用谱聚类统计算法将相关领域之间文献关键词之间复杂关系进行聚类,将数据简化并获取多个聚类簇,可以直观地分析该领域在哪些方向有着联系。通常在一篇文献中,由多个主题词组合在一起反映文献的内容,这些主题词因为存在着一定的内容上的联系,而标引到一篇文章中,如果一对主题词同时在多篇文献中出现,则说明这对主题词的关系紧密。在文献群的主题中,通过聚类分析,能把这些关联密切的主题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表达某一领域分支的组成。如图3、图4所示。

图3 智慧图书馆关键词共被引图

图4 云计算关键词共被引图

根据基于中介中心性排序以及共词聚类可视化的图3、图4,可知在智慧图书馆以及云计算关键词交叉部分和相似部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如表所示,均聚焦于大数据、数字图书馆、服务、安全、公共、构架等方面。总结关键词共被引图得出统计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关键词(基于中介中心性)

表3 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关键词交叉分析

如表2、表3所示,为智慧图书馆和云计算方向近十年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它们出现的频率、中介中心性(某关键词作为文章A和B的关键词中介,处于中枢位置,或者有一个关键词连接好几篇文章,起着枢纽的作用,那这个词就叫中介中心,具有中介中心性)、首次出现年限。

大数据是云计算和智慧图书馆的基础部分,当今世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需要被收集、整理、分类,区分其是否有用,有用的信息保存下来存入到数据库或者数字图书馆之中;没用的信息需要被处理,删除或者其他处理方式。最后,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数字图书馆获取有用的信息、数据。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给云计算和智慧图书馆提供载体和平台,让其将信息、数据等存入其中,供人们查阅、调取。那么,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关键技术、数字孪生)、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服务模式、服务创新、智慧服务)、安全(个人信息、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构架(体系架构、功能构建)等问题,也将是云计算和智慧图书馆方向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

1.5 突现词分析

在某一段时间内被频繁使用且受到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词即为突现词,突现词代表着相关方向某些名词在某段时间内突然兴起,这也证明了这个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距现在越近的突现词越能代表学科的研究前沿。如图5、图6所示。

图5 智慧图书馆被引突现词

图6 云计算被引突现词

图5、图6显示了智慧图书馆和云计算的被引突现词,从智慧图书馆和云计算方向的突现词可以看出:从智慧图书馆方向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物联网的研究强度最大且在2011到2014年间研究火热,截至2016年最新的研究前沿为智慧城市。而物联网与云计算之间又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物联网又不断促进着云计算的迅速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同样智慧城市的建设与智慧图书馆息息相关,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智慧图书馆的支持,而云计算提供智慧图书馆数据收集和服务,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云计算方向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与图书馆发展相辅相成的数字出版的研究强度最大且在2011到2012年间研究火热,截至2016年的研究前沿为大数据,截至2018年的最新研究前沿为云平台。

以上结合关键词共被引分析,得出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之间存在着很深的学科交叉,不论是在过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两者都紧紧联系在一起。

2 结 论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于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的学科交叉主要从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被引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文献共被引角度来看,当下图书馆学领域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需要依托于云计算的智慧服务、精准服务研究;从关键词共被引分析角度来看,对比分析智慧图书馆和云计算的中介中心性靠前的关键词,得到智慧图书馆与云计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给云计算和智慧图书馆提供载体和平台,让其将信息、数据等存入其中,供人们查阅、调取。

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会将越来越深,图书馆学领域在发挥单独学科优势的同时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优点来推进未来的学科发展。以上研究期望为云计算和智慧图书馆方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  智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