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视角下“互联网+停车”模式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227)

摘" 要:近年来,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功能的不断增强,本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45.48万辆,同比增长8.56%,其中汽车类124.39万辆,增长量为5.95%,与机动车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停车建设相对滞后。智慧停车项目的良好运行,是解决停车问题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解决交通拥堵、管理成本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德州现阶段智慧停车发展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停车模式转型研究,为缓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现象献计献策。

关键词:智慧停车;互联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TU99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18-0157-05

Research on “Internet + Parking”Mode in the Vision of Smart City

—Taking Dezhou City as an Example

ZHANG Tiantian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zhou" 25303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Dezhou city and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urban modernization functions,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residents in this city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ing. As of the end of 2022, the total number of motor vehicles in the city was 1.454 8 million, with an increase of 8.56% year-on-year. Among them, 1.243 9 million were in the automotive category, with an increase of 5.95%.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rapid growth of motor vehicles, urban parking construction is relatively lagging behind. The good operation of smart parking projec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parking problems,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nd management costs.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parking in Dezhou, we will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king modes based on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to alleviate urban parking difficulties, disorderly parking, and uneve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ther phenomena.

Keywords: smart parking; Internet+; market dem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0" 引" 言

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往往与用户的使用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效果决定着其后续是否还会来此停车场[1]。若想提高用户在使用智慧停车系统中的体验感和使用需求,需要通过对系统使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2]。通过对德州市智慧停车系统管理、运行进行研究,建立数据模型,提出德州市“互联网+停车”模式发展的改进建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停车数据分析与研究

1.1" 客观要素及分析

对于基于“互联网+停车”的智慧停车场而言,其使用效率不仅与停车场本身的硬件设备有关,还会受到季节、温度、天气等的影响。除此之外,节假日与工作日的不同,也会对停车位的利用率产生变化。

1.1.1" 时间因素

在排除工作日与节假日影响的情况下,智慧停车位的使用率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图1所示,该图为德城区东地路某小区沿街智慧停车位停车数量变化情况统计,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早上7点至9点,停车数量呈现下降趋势,9点至11点、14点至18点之间,呈现波动变化趋势,11点至12点、18点至19点之间呈现上涨趋势,19点之后,停车位呈现饱和的态势。图形变化趋势符合居民住宅小区工作日的停车趋势。

图2所示为德城区湖滨路沿街智慧停车位停车数量情况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早上8点至9点智慧停车位上的停车数量呈现一个上涨的趋势,10点至15点停车数量处于一个不断波动的形式,因临近市区中心广场,与周围餐饮场所,故17点至20点停车数量上升趋势,21时起,停车位使用数量明显下降。出现这样的变化形式也是非常符合公共区域常规工作日的停车趋势。

如图3所示为德城区三八路人民医院附近智慧停车位停车数量情况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早上7点至10点智慧停车位上的停车数量呈现一个上涨的趋势,10点至14点停车数量停车数量呈现下降趋势,14点至17点智慧停车位上的停车数量呈现波动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医院上午就诊人员数量上升的趋势。

以上分析仅针对德城区部分智慧停车场工作日使用情况进行,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时间因素是影响智慧停车位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位置及不同特点的智慧停车位利用率的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

1.1.2" 天气及温度因素

人们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除主观因素之外,天气的阴晴情况也是一项重要因素。在夏季天气晴朗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们会选择步行或者电动自行车车等绿色环保出行方式,这就会导致外出车辆减少,导致停车位利用率发生变化[3]。如居民住宅小区附近的智慧停车位利用率会增加,公共场所附近的智慧停车位利用率明显降低。在阴雨天气时,由于降雨及路面湿滑等影响,有车一族往往会选择驾车出行,这就导致城市道路上行驶车辆增多,从而导致停车需求发生变化,如居民住宅小区附近的智慧停车位利用率会降低,公共场所附近的智慧停车位利用率明显增加。

为验证上述猜想,本项目研究了自2023年8月1日至2023年8月15期间德城区公共区域智慧停车位的利用率。如图4所示,在阴雨天的情况下,智慧停车场上的停车数量较往常有明显上升。2023年8月6日凌晨2点33分,德州平原地区发生5.5级地震,德州全市震感明显,由于地震影响,震后2日内,停放在室外智慧停车位的车辆显著上升。排除其他影响的前提下,天气的阴晴情况影响着停车场位日利用率。

除了天气的影响以外,温度的差异也会影响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以春夏季为例,当温度升高时,大部分人会选择环保出行方式,这样就会导致居民小区附近停车位利用率较高,办公场所附近的车位利用率较低;当温度较低时,有车一族选择自驾的概率则会升高,这时,车位利用率将会与温度升高时的情况相反。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季节和天气因素一致的情况下,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停车场的停车数量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构建多因素预测模型时,应将温度影响因素加入模型分析中。

1.2" 主观因素及分析

根据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所得信息,将影响用户使用智慧停车系统体验的因素归结为19个,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19个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影响智慧停车系统体验的关键因素,同时设置相关调查问卷,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共发放36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5份,通过数据整理获得受访者对智慧停车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关系数的计算式为:

(1)

其中,rxy表示变量的相关系数,Sxy表示变量的协方差,Sx表示x的变量标准差,Sy表示y的随机变量标准差,x和y表示随机变量。

Sxy样本协方差的计算式为:

(2)

Sx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式为:

(3)

Sy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式为:

(4)

相关系数的计算式为:

(5)

通常来说,的取值越接近1,则表示x和y质量的相关程度就会越弱。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相关度系数大于0.7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可归为一类因素,而相关系数小于0.39的因素可按独立因素进行分析,有分析可得:

S3、S5、S11、S12、S13、S17可归为一类分析因素;

S1、S9、S10可归为一类分析因素;

S2、S15、S16可归为一类分析因素;

S6、S7、S8、S14、S18、S19可归为一类分析因素;

而S4因素关联度较低,可进行单独归类。

将以上几组因素进行重新归类定义后,把前述19个印象因素总结为5个关键因素,如表3所示。

2" 停车体验及分析

本项目以位于德州市人民医院的立体智能停车楼为例进行实地体验,该院分两期共落成3栋立体智能停车楼,共计957个智能立体停车泊位,其中B栋和C栋停车楼于2023年6月中旬投入使用。停车楼的基础设施中含有人脸识别、NFC刷卡识别、微信扫码、车牌信息识别等快捷存取车功能。在用户体验方面,停车楼上预留了观察窗,可让用户实时观察存、取车设备运行情况。

在停车时,将车开到感应区域,车库门将自动打开,此时可按照提示音将车辆开到指定位置,收起后视镜,锁好车门。

返回车库入口,在车库左侧的显示屏上点击“我要存车”,按照提示检查是否符合“车中已无人”“已关闭车窗车门”“收起后视镜”等检查,确定无误后,核对所停车辆的车牌号,确认无误后,确认停车,此时,屏幕会显示车辆的出车位置以及停车账单信息,如图5、图6所示。

在停车的过程中,用户无须倒车,可将车辆直接正向驶入库,在完成相应信息核对后,汽车“乘坐直梯”自动完成停车及取车,全程智能操作,完成实现了一键存、取车辆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存车需约60秒左右,取车需约120秒左右。在停车过程中,前30分钟为免费停车,免费时段过后,5小时内仅收费4元钱,比市政街道上的智慧停车位的10元便宜了6元钱,同时,为了实现错峰停车,给予早晨8点前入场的车辆9折的收费优惠标准,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惠民利民。

智慧停车系统的便利性还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智慧停车系统都支持移动支付功能,大大地减少了车主在停车场内排队缴费的时间,其次,某些智慧停车系统还会提供了导航服务,帮助车主快速找到空闲车位,如图7、图8所示。

但在使用过程中,项目参与者也发现如下问题:

1)早高峰时期,停车速度较慢,停车楼与周围建筑间距较小,导致车辆拥堵。

2)多个出入口兼顾存车与取车的功能,早高峰时期会出现车辆未取出时,出口已堵满待存车辆,造成进出车辆冲突以及更严重的拥堵。

3)德慧停车微信小程序上提供的“附近”车位信息不够完善,沿街的地磁停车位及视频桩停车位显示信息与实际停车情况有所出入,不能做到精准定位。

3" 发展建议

智慧停车系统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停车场管理以及提高停车效率的新型服务模式[4]。结合本项目的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建设规模化智慧停车场:通过安装传感器、无线网络、摄像头等设备,实现对停车场内的车辆和车位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5-6]。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可以准确预测车位的利用率和需求量,提前预警和调整停车场的收费策略和管理措施,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效率。同时,智慧停车场的建设还可以优化停车场内的导航和寻车系统,方便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和取车[7]。

2)推广智慧停车APP:通过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实时的停车场信息、导航、预订和支付等服务,方便车主提前规划停车方案,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成本。智慧停车APP还可以与智能手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连接,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

3)优化停车诱导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建立更加智能和精确的停车诱导系统,提供实时的停车信息和路况指引,引导车主选择合适的停车场和路线,减少寻车和拥堵的时间。

4)推广无感支付和电子发票: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支付平台,实现自动计时计费和无感支付,提高支付效率和便利性。同时,推广电子发票,方便车主在线申请和获取发票,减少纸质发票的使用和环保压力。

5)加强停车安全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加强对停车场的安全管理,防止车辆被盗或损坏[8]。同时,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停车场内的安全和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理。

6)推动停车共享和预约制度: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建立停车共享平台和预约制度,实现车位的共享和预约,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和减少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APP等渠道提供共享车辆的服务,进一步减少车辆的数量和能源消耗。

7)鼓励企业和政府合作: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推动互联网+停车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财政资金和支持,企业可以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共同推动互联网+停车的发展[9]。

8)加强技术创新和研究:不断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探索其在互联网+停车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合作,推动互联网+停车的技术进步和服务提升。

通过以上建议的落实和实施,可以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停车的发展,提高停车效率和服务水平,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10]。

4" 结" 论

未来,智慧停车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期待:

1)智能化程度更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停车系统将能够更加智能地预测车位使用情况、车辆流量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调度和分配车位。

2)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未来,智慧停车系统将能够实现更加便捷的支付、预约、导航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更加丰富的数据支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慧停车系统将能够收集和处理更多关于停车场和车辆的数据,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加充分的数据支持。

4)更加广泛的行业应用:智慧停车系统不仅可用于停车场管理,还可以应用于交通规划、城市管理等领域,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智慧停车系统在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服务模式、行业竞争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智慧停车系统将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冬.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智慧停车模式研究 [J].质量与市场,2022(24):196-198.

[2] 杨波,车辉,邢慧芬.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停车系统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21,11(2):81-83.

[3] 杨丽君,韩英杰.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科学技术创新,2021(7):95-96.

[4] 姚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 武海龙.智能化停车场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8.

[6] 林楷焱,钟俊健,陶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与实现[J].物联网技术,2022,12(6):93-95.

[7] 张楠,马耀家,陈骏,等.智慧停车库技术改造选型与创新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3,39(11):98-102.

[8] 王锦斌.城市级智慧停车全视频解决方案——以长沙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为例 [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116-117.

[9] 秦银,戚涌.基于Fabric的城市智慧停车方案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3,51(11):2707-2712.

[10] 白亚静,王连震,袁丰祥,等.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共享停车系统[J].现代信息科技,2023,7(20):130-135.

作者简介:张甜甜(1988—),女,满族,山东德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智慧城市。

标签:  智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