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和口感独特,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陕西周至县,作为我国知名的猕猴桃产地,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猕猴桃的生长创造了理想环境。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日益重视,实施猕猴桃无公害种植技术在周至县变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陕西周至县猕猴桃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各个层面,期望为当地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陕西周至县猕猴桃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
周至县,坐落于秦岭北麓,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猕猴桃种植提供了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为13.2℃,无霜期长达约220天。这种适宜的温度范围确保了猕猴桃在生长周期内能够顺利地经历萌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理阶段,避免了因温度过低而导致的冻害,以及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生长异常。此外,周至县的降水条件也极为适宜,年降水量介于700-800mm之间,且降水分布均匀。这种充沛且规律的降水为猕猴桃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水分补给,满足了其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大量需求,使得植株能够在不依赖过多人工灌溉的情况下正常生长。最后,秦岭北麓的土壤状况为猕猴桃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温床”。这里的土壤主要为砂壤土和壤土,质地疏松透气,有利于猕猴桃根系的自由伸展,便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同时,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够长时间为猕猴桃的生长储存和供应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产出优质猕猴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猕猴桃无公害种植品种选择
在周至县开展无公害猕猴桃种植时,精心挑选适宜的品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秦岭北麓地区主要培育美味系列猕猴桃,而周至地区近年来的主导栽培品种包括“翠香”“徐香”“海沃德”和“瑞玉”等,其中加工品种以“秦美”为主。在挑选品种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种植环境,选择那些既抗病又适应本地气候的品种。特别是“翠香”猕猴桃,以其卓越的品质闻名遐迩,其果实不仅口感鲜美、果味浓郁,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翠香”猕猴桃对品质的高要求也意味着对种植精细度的严格要求。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无公害种植技术,精心培育,以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品质潜力,生产出高品质、无公害的猕猴桃产品。“徐香”猕猴桃品种则以生长旺盛、早结果、高产稳产等特性而备受赞誉,并且在抵抗病虫害方面表现出色,这使得它在大规模种植和推广中具有显着优势,有助于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实现猕猴桃的无公害生产。
三、猕猴桃无公害种植的园地建设
1、选址
猕猴桃的选址直接决定了果实的品质与产量,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选址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远离工业区、矿区和垃圾处理厂等潜在污染源的区域,确保果园周边环境的清洁与整洁,以满足无公害种植的严格标准。污染源可能释放的重金属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一旦侵入果园土壤或被猕猴桃植株吸收,将污染果实,影响其品质,从而难以达到无公害的要求。此外,选址时还应特别考虑地形因素,优先选择平坦或略有坡度的地块建立果园。平坦的地块便于果园的操作管理,如机械化作业、灌溉和施肥等,都能顺畅进行。而略有坡度的地块(坡度不超过5°)则有利于自然排水,避免雨季时局部积水的问题,否则猕猴桃根部会长期浸泡在水中,导致烂根等问题,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最后,光照条件和通风环境也是选址时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作为喜光植物的猕猴桃,需要充足的光照以促进光合作用,确保植株健康生长,维持果实的发育质量,使果实中的糖分得以充分积累。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防止果园内湿度过高,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猕猴桃的无公害种植创造理想条件。
2、土壤改良
在猕猴桃种植前,做好土壤改良工作尤为重要。周至县土壤虽然有一定肥力,但为了更好地满足猕猴桃无公害种植标准,仍需进一步进行改良。①向果园土壤中施加大量腐熟有机肥,如堆肥、农家肥等。腐熟有机肥来源广、成本低、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施加量控制在3000-5000kg/667m2之间。完成有机肥施加之后,可有效提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让土壤结构变得更加疏松,强化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疏松的土壤有助于猕猴桃根系伸展、呼吸,使根系更充分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②适当调整土壤酸碱度,解决土壤酸碱度不平衡问题。猕猴桃适宜生长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环境中,如果土壤酸性过高、碱性过高,都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果园的酸碱度进行测量,并添加一定量的石灰用于酸性土壤改良或添加硫磺用于碱性土壤改良,从而调节果园土壤的酸碱度,使其达到猕猴桃适宜的生长条件。③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适宜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元素。例如,果园土壤中缺乏磷、钾等元素,可通过施加适量的过磷酸钙、硫酸钾等肥料,补充猕猴桃生长元素的需求,保障植株健康生长,为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猕猴桃果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3、灌溉与排水系统
为了节省水资源、应选择节水型灌溉方案,包括滴灌、喷灌等。①滴灌是将水通过滴头一滴一滴的将水加入猕猴桃植株根部附近土壤中,该方法可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水分,以免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并且也能够减少因水分过多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②喷灌则是通过喷头将水喷射成细小的水滴,在果园中均匀洒落,覆盖面积非常大,可同时为大面积猕猴桃植株提供水分,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可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在灌溉系统设置中,应结合果园面积、地形条件、猕猴桃植株分布情况等合理布局,保障每株猕猴桃都可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有效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③在排水系统方面,必须要做到快速、有效排水。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园内积水,会损害猕猴桃植株的根系。所以在园内应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沟、排水渠等设施。沿着果园地势低洼处挖掘排水沟,根据果园实际情况设定深度、宽度,一般情况下排水沟深度为30-50cm、宽度为20-40cm。在果园边缘或大面积低洼区域设置排水渠,其规模更大,便于快速将积水排出到园外,保证果园土壤的透气性以及猕猴桃植株根系健康,为猕猴桃无公害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猕猴桃无公害种植的苗木定植
1、定植时间
猕猴桃苗木在周至县的定植时机选择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春季和秋季是理想的定植季节。春季定植通常安排在土壤解冻后至新芽萌发前,此时温度逐渐升高,土壤变得松软且水分充足,这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发展和稳固。定植后,苗木随着气温的上升逐渐适应新环境,并开始生长,能够充分利用春季的生长优势—充足的阳光和逐渐增加的降雨量,为苗木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至于秋季定植,则是在树叶凋落后至土壤冻结前的时期,此时猕猴桃植株生长放缓,地面上的活动减少,但根系仍然活跃。秋季定植后,苗木可以利用这个季节温和的气候(在土壤温度过低之前),促进根茎的进一步发育和伤口愈合。经过一个冬季的调整,到了来年春季,苗木能够更早、更迅速地萌发生长,从而提高生长质量和存活率。鉴于周至县春季回暖迅速且温度稳定,春季定植尤为适宜,果农应把握这一时机,尽快完成猕猴桃植株的定植工作。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对猕猴桃生长发育、产量、果园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猕猴桃的品种、种植模式的定植密度也存在差异,株行距规格普遍为3m×4m。该定植密度约为55-60株/667m2,相对宽松的定植密度可确保每株苗木的生长空间充裕,有助于根系伸展以及地上部分扩展,确保植株生长期间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养分供应,确保植株、果实正常生长发育,保障猕猴桃的产能与品质。
“翠香”可适当密植,株行距规格普遍为2.5m×3.5m,种植密度约为75-80株/667m2。这是因为“翠香”植株的长势相对较弱,适当密植有助于提升土壤资源利用率,在确保一定的产能同时,通过适当修剪、管理等措施,让每株苗木都可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实现高产、优产目标。
3、定植方法
在猕猴桃苗木定植期间,应挖好定植坑,坑的深度、宽度均为60cm左右。挖好定植坑之后,小心将猕猴桃苗木放置在坑中心位置,为根系提供良好的支撑与生长环境。填土工作完成后,应浇足定根水,让坑中土壤进一步紧实,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为刚定植的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帮助苗木快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使其在新的果园环境中健壮生长。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需要配置相配的雄株授粉,雄株定植6-8:1即可,全园隔行或梅花状均匀分布在田间。
五、猕猴桃无公害种植的施肥管理
1、基肥
基肥作为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养分来源,应以有机肥为主,并配合相应量的化肥。秋季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是施加基肥的适宜阶段。该时期猕猴桃经过一年的生长、结果,消耗掉大量的养分,亟待充足的营养恢复树势,为明年更好地生长做好准备。基肥应结合果园深翻工作进行,施加量为4000-6000kg/667m2,可施加腐熟农家肥、堆肥等。这些肥料中富含大量有机质,有助于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保肥保墒能力,为猕猴桃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还应搭配相应的磷肥、钾肥,过磷酸钙用量为50-100kg/667m2,硫酸钾用量为20-30kg/667m2。磷元素有助于促进植株花芽分化、果实发育,钾元素有助于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实甜度、提升抗逆性等。合理搭配肥料,可满足植株各阶段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为猕猴桃高产、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追肥
根据猕猴桃植株不同生长阶段适当追肥,满足不同猕猴桃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土壤追肥是主要的追肥方法,萌芽期追肥尤为关键,由于氮肥可促进新梢生长,可为新一年植株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为后续植株开花结果奠定基础。开花期主要追加复合肥,复合肥中含有充足的养分元素,满足植株对多种养分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坐果率,确保更多花朵成功坐果,转化为果实。果实膨大期间,重点追施钾肥、复合肥,钾肥可促使果实膨大,提升果实品质,让果实饱满多汁,强化口感。应根据树龄、树势等因素确定追施量,化肥施加量应为10-20kg/667m2。
叶面追肥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植株生长期间,在叶面喷施肥料补充养分,可选用0.3%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在叶片生长旺盛期、果实发育期喷施叶肥,喷施频率为10-15d 1次。叶肥可快速补充植株的养分,提升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使果实更加优质、符合无公害标准。
六、猕猴桃无公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猕猴桃品种,能从根本上显着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保持果园的清洁同样至关重要。必须及时且彻底地清除落叶、枯枝和病果等杂物,这一措施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繁殖和越冬,从而阻断其传播链。此外,适当的修剪对于防控病虫害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的修剪技术,可以显着提升果园的通风条件。具体来说,应适当移除过于密集的枝条和徒长枝,以确保园内空气流通无阻、阳光充足。这样的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果园的整体健康状况。
2、物理防治
在果园害虫管理中,我们充分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部署了一系列诱捕灯具。在果园内部署了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等专用灯具,目的是在夜间吸引害虫。这些灯具在夜间运行时,能够吸引害虫主动飞向光源,随后通过电击或粘捕机制将害虫捕获。这种方法显着减少了害虫的数量,特别是对于蛾类和甲虫类等害虫,展现出了高效的捕杀效果。除了灯具诱捕,我们还采用了色彩诱捕法。黄色粘虫板被用于诱捕蚜虫等害虫,这是基于蚜虫对黄色具有强烈的趋向性。而绿色粘虫板则专门用于诱捕蓟马等害虫,利用了蓟马对绿色具有特殊偏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诱捕。这些粘虫板被悬挂在果园内的适当位置,通常每隔一定距离悬挂1块,以确保覆盖广泛且诱捕效果最大化。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实现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害虫控制手段。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部分害虫的数量,还显着减少了害虫对猕猴桃等果树的危害,为果园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例如,通过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控制猕猴桃害虫。赤眼蜂将卵产于害虫卵中,阻止了害虫的孵化,进而减少了害虫的数量。此外,释放捕食螨能够抑制叶螨等害虫的生长,捕食螨以叶螨为食,有效遏制了叶螨的繁殖和对植物的危害。苏云金杆菌也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它在害虫体内产生毒素,导致害虫中毒死亡。木霉菌则用于防治猕猴桃的根部病害,通过与病原菌争夺营养物质和空间,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维护猕猴桃根系的健康。
4、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选用残留低、毒性小的农药,并严格控制施药量、施药方式及施药频次。施药过程中,必须依照既定浓度精确调配,并确保施药间隔满足规定要求,以防止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我们能够确保猕猴桃果实达到无公害标准,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同时,保障果实的绿色与安全品质。
综上所述,陕西周至县在猕猴桃无公害种植方面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品种、建设园地、定植苗木、管理施肥、控制水分、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猕猴桃无公害产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不断推广和完善这些无公害种植技术,推动周至县猕猴桃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满足市场对无公害猕猴桃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710400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710400陕西省周至县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