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是湖北省柑桔的主产区之一,当地种植柑桔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柑桔种植技术。为实现柑桔优质、丰产的目标,应当了解和掌握柑桔种植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病虫害加以防治,这样才能减轻病虫害对柑桔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选址建园与土壤改良
1、选址建园
柑桔在坡地和平地上均可成功栽植,从而使得坡地和平地均可满足柑桔园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实践表明,在坡地上种植柑桔的效果要优于平地,这是因为坡地的排水条件比平地好。柑桔果树的根系分布较深,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从而使枝叶更加繁茂,树势变得愈发强壮,果树本身的寿命大幅度延长。不仅如此,坡地的通风性、透光性都比平地好,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可以提高柑桔的品质。平地的土壤更加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在这样的地块上种植柑桔对于高产目标的实现非常有利。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平地的地下水水位较高,种植柑桔容易造成烂根,会导致树龄缩短。因此,如果选择平地建设柑桔果园,则应挖设深沟,并修筑高畦,如此方可为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选择在坡地上建设柑桔果园时,要保证坡度和坡向合理。坡地的地形具有坡度陡、起伏大、沟谷深等特点,不同的地形土壤肥力不同,而不同的坡向日照和太阳辐射有所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海拔越高,日照强度越大,土壤的温湿条件越差。故此,可将坡度在30°以下的坡地作为柑桔园区的首选位置。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坡度小于30°的坡地会因为坡度偏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为避免影响柑桔的长势,选好地块后,在正式栽植前,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地块进行处理,如植草护坡、修筑梯田、保土蓄水等。东、南、西、北四个坡向中,南坡不但光照最为充足,而且早春升温的速度较快,在南坡上种植柑桔,可使果树提早萌芽,果实的品质随之提升。所以,在坡向的选择上应以南坡作为首选。
2、土壤改良
当建园地址选好之后,应采用专业的仪器对所选地块的土壤肥力进行测定,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肥力的分布情况,如果土壤存在表层土肥沃、心土贫瘠的现象,则会对柑桔根系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为实现柑桔根深叶茂的种植目标,必须解决土壤的问题,通过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的性状,以提高土壤肥力,为柑桔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柑桔果园建园的初期阶段,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改良土壤。定植沟或定植穴栽植是柑桔果树较为常用的种植方法,其中定植沟的形式以壕沟为主,长度无要求,宽度和深度均为1m左右;定植穴的尺寸为长、宽、深各1m。通常情况下,在柑桔果树正式栽植前3个月应挖设好定植沟或是定植穴,从沟、穴内向外挖土时,要将表层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沟、穴开挖完毕后,先在底部铺一层表土,然后以分层的方式,向沟、穴内埋入改良土壤用的肥料,如秸秆、塘泥、稻草等,按150kg/m3的用量将肥料与土壤一并回填到沟、穴内,以此来完成定植沟或是定植穴的土壤改良。向定植沟、穴内填入秸秆时,为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要控制好石灰的用量,不宜过多,以每株0.5kg为宜。当肥料逐步分解后,时间约为3-4月左右,此时的土壤会出现下陷的情况,可向下陷的定植穴内施入适量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基肥施入后,要将之与定植穴内的土壤搅拌均匀,培成圆形的土墩,略高于地面20cm,当基肥充分腐熟后,便可开展柑桔定植作业。由此不但能够使定植沟、穴内的土壤得到改良,而且还能为柑桔幼树根系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二、柑桔幼苗栽植
1、定植
①定植时间
春秋两个季节是柑桔幼苗定植的最佳时间,根据巴东县的气候特点,柑桔幼苗的定植时间可以选在9月上中旬。需要注意的是,定植期间要避开气温低于12℃和高于30℃的天气,以免对柑桔幼苗的成活率造成不利影响。与秋季相比,春季更适宜定植柑桔幼苗,这是因为春季气温的回升速度更快,雨水也比较多,幼苗定植后的成活率高,暖苗期更短,正常情况下,定植后30天左右便可萌芽抽梢。
②定植密度
柑桔的定植密度与园址有关,如果园址选在平地之上,则应对柑桔进行稀植,若是园址位于坡地之上,则应对柑桔进行密植;当所选的柑桔品种树冠高大应稀植,树冠矮小应密植。柑桔幼苗定植时要控制好行距,以3m×4m为宜,定植穴的深度以1m为宜。柑桔幼苗的定植密度主要与品种有关,不同的品种定植密度有所差别。因此,要根据柑桔品种对定植密度合理确定。
2、栽植要点
在柑桔幼苗正式移栽前,可通过检测的方法筛选幼苗,剔除带有病虫害的幼苗,以确保所选的幼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叶片越厚越好、叶子的颜色应为绿色。采用定植穴种植柑桔时要提前将种植穴挖好,并对种植穴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栽植时要防止幼苗的根系与肥料相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幼苗的根系被肥料灼烧导致幼苗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选用的是容器苗,则应在定植穴上挖坑,将容器苗妥善放入定植穴内,填土踏实后浇定根水,随后覆盖树盘,对多余的枝条和叶片进行修剪,以免影响柑桔幼苗的长势。
三、栽培管理
1、肥水管理
①排水灌溉
为给柑桔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要按照当地的气候开展灌溉工作。巴东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当地不但阳光和雨量充沛,而且气候温暖湿热,年均降雨量在1100-1900mm之间,雨季集中在每年的4月-9月这段时期内。如果在春季种植柑桔,则柑桔定植后,恰逢降雨集中的时间段,一旦遇到连雨天或是大到暴雨,要及时将园区内的积水排除,以免浸灌土壤对柑桔的根系造成不利影响。当土壤本身的湿度达到一定时,会给部分病原菌的繁殖提供条件,若是柑桔的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则活性会大幅度降低,随着活性的减弱,柑桔的抗病害能力将会持续下降,增大了病原菌侵染的可能性,染病后的柑桔幼苗根系会出现腐烂的现象,治理不及时,会导致幼苗死亡。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柑桔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对排水工作予以重视,雨季到来时应将园区内的积水及时有效排出,减轻积水对柑桔幼苗的影响程度。当柑桔幼苗被雨水长时间浸泡后,若是尚未失活,则可采取刨坑晾根的方法处理,使幼苗的根系恢复健康。柑桔幼苗生长发育期间遇到干旱天气时,要加强灌溉,使园区内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5%左右,从而为柑桔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免柑桔因缺水影响长势,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②科学施肥
为给柑桔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要科学施肥。柑桔在落果期时要加强施肥,按照柑桔的生长周期制定合理可行的施肥方案,对于幼年的柑桔,可以采取沟施的方法,即在果园内挖设环状沟,将肥料施于沟内,在提高肥效的基础上,避免肥料对柑桔的根系造成不利影响。当柑桔达到一定的年限后,可将环状沟施肥改为条状沟施肥,在距离柑桔果树1m左右的位置处挖设条状沟,条状沟位于果树的两侧,沟深和沟宽控制在30cm左右,将预先准备好的肥料施于沟内并在其上覆土,以此来确保肥效。由柑桔的生长习性可知,其根系会始终处于固定的范围内活动,根系在生长期间会分泌出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会积聚在根系附近的土壤内,由此会使土壤产生酸化的现象。对此,可在施肥期间向土壤内施入适量的生石灰,以此来缓解土壤酸化。要控制好生石灰的施用量,不宜过多,以每株1-2kg为宜,每年的施用次数不得超过1次。
2、修剪整形
在柑桔果树幼龄阶段要做好修剪工作,通过修剪整形培育出有利于结果的树冠,为柑桔丰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当柑桔幼苗稳定生长时间达到1年以上,便可开展修剪整形,具体做法如下:在幼苗主干40cm左右的位置处剪断,使主干上保留4-6个饱满的芽,并在春梢长度达到10cm左右时进行排梢,从春梢中选取3-4个分布较为均匀、生长健壮的梢予以保留,将其余的梢全部剔除。结果树的修剪与柑桔幼树有所不同,可在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对结果树进行修剪。春季花期时要细致观察结果树,将修剪的重点放在旺长、少花和无花的枝条上,并将具有花蕾的结果母枝全部剔除,防止这些无用的枝干吸收过多的营养,对新梢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对夏梢的生长进行有效控制,当柑桔果树上的夏梢萌发长度达到3cm左右时,要及时剪除,此项工作应至少持续2-3周,直至果树上长出秋梢为止,若是秋梢的数量过多,则应将其中的弱梢去除,保留健壮的秋梢;柑桔果实采摘后7-10天,要及时将果树上的枯枝、死枝全部去除,尤其是病虫枝,这样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剪除的病虫枝应带出果园,采取深埋或是烧毁等措施予以处理。
3、保花保果
①喷施药剂
落果对柑桔的产量影响较大,为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减少落果。柑桔花后2个月内是落果最为严重的阶段,在此期间,可以通过喷施赤霉素、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等,提高坐果率,首次喷施的最佳时间为花谢75%左右,间隔2周后进行第2次喷施。选择阴天或是晴天上午9点前进行喷施,要喷施到果柄和果面上,以增强效果。
②覆盖保墒
当柑桔幼果进入生长期后,巴东县的气温将会达到30℃以上,此时的空气湿度大幅度降低,水分蒸发量进一步增大,随着干热天气的形成,会对柑桔幼果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为避免因水分、养分的供应缺失导致落花落果的情况发生,应采取地面覆盖措施,以此来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通过覆盖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对柑桔果树的根系活动非常有利,同时覆盖还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量,避免因干旱引起幼果脱落。实践表明,覆盖的坐果率是未覆盖的3倍。因此,可在高温干旱天气来临前,选用秸秆、树皮等对树盘进行覆盖,厚度以20cm左右为宜。
③枝干环割
当柑桔果树生长过旺时,会增大落花落果的可能性。对此,可以采取环割保果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如下:柑桔果树初花凋谢后,在大枝基部6-8cm的位置处用刀环割2-3圈,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为准,每圈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2cm左右,因韧皮部被暂时切断,从而使叶片制造出来的营养会停留在环割圈内,这样能够使供给幼果的养分增加,可以有效减少落果。
四、病虫害防治
在影响柑桔品质和产量的诸多因素中,病虫害是主要因素,若是防治得不及时,或是防治措施不当,则可能导致病虫害大规模发生。为此,要对病虫害的防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在防治柑桔病虫害方面的效果比较显着,可以推广使用,具体措施如下:巴东县应建立柑桔苗圃培植繁育基地,避免外地幼苗的调入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在果园内种植三月草等植物,以此来改善小气候,为病虫害的天敌创造繁衍生息的环境,增加果园内天敌的数量,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及时将柑桔果树上的病虫枝剪除,带出果园集中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来源;增施农家肥,提高养分的供给,以此来增强树势,使柑桔果树具备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物理防治措施
由于部分害虫具有趋光的特性,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中,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果园内设置黑光灯或太阳能杀虫灯,以此来诱杀害虫,如天牛、金龟子等;除趋光性之外,部分害虫还具有趋化性,可对这一特性加以利用,选用浓度为90%的晶体敌百虫、糖、醋和水,按比例配制成糖醋液,诱杀柑桔大实蝇成虫;挂设黄黏板,诱杀潜叶蛾、柑桔粉虱、蚜虫等。
3、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对人畜无害,连续使用能够对部分病虫产生持久的抑制作用。因此,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措施。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针对巴东县柑桔常见的红蜘蛛、锈壁虱等害虫,可以用捕食螨进行防治。具体做法如下:向果园内释放捕食螨前,可以先用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4500倍液清园,若是果园内存在杂草,则应采取机械割草、人工深翻的方法去除杂草,不得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以免对捕食螨造成危害;释放捕食螨前的2-3天,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当柑桔果树上每张叶片的红蜘蛛虫口数不足2头时,方可释放捕食螨,若是虫口数过多,则应先用阿维菌素补治。
4、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药剂在柑桔病虫害的防治中效果最为显着,但由于化学药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使用时要控制好浓度和剂量。
①炭疽病的防治
炭疽病是柑桔生长发育期间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对此,可以选用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325g/L的苯甲醚菌酯水分散颗粒剂800-10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连续用药1-2次可以见效。
②疮痂病的防治
选用浓度为25%的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给药,连续用药1-2次即可见效。
③大实蝇的防治
大实蝇对柑桔的危害比较严重,针对此类害虫,可以选用果瑞特引诱剂,用量为180ml/667m2,兑水2kg,制成药液后,以喷施的方式给药。通常情况下,对每亩内的5-10株柑桔果树进行喷药,每间隔7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3-4次,便可见效,该药剂对大实蝇的防治效果高达95%左右。
④红蜘蛛的防治
柑桔果园内发生红蜘蛛会引起落果。故此,要采取适宜的药剂对红蜘蛛进行防治。选用浓度为2%的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浓度为15%的哒螨灵乳油1000倍液,以喷雾的方式给药,连续用药1-2次即可见效。
综上所述,柑桔种植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其中涵盖的内容较多,为实现柑桔优质、丰产的目标,要掌握相关的种植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应用。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减轻其对柑桔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单位:444300湖北省巴东县农业农村局;444300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巴东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