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三农”压舱石守牢最大确定性

known 发布于 2025-08-24 阅读(445)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释放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对全年的“三农”工作作出了具有很强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细化部署,为我们做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稳扎稳打,守牢“三农”底线。从容应对百年变局,“三农”压舱石是我们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全力稳面积,更要下功夫提单产,既要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更要在科技创新上持续挖潜,通过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应用推广,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在实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既要防微杜渐,紧紧盯住每一个监测对象、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个体,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更要不断强化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产业就业帮扶,让脱贫群众手握奔向幸福生活的“金钥匙”,分享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走深走实,落实“全面”要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为锚定目标。乡村全面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这就要求乡村振兴的内容是“全面”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一样都不能少;推进振兴的举措是“全面”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一起抓。更重要的是,当下的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发展全局中的振兴,要以更加全面的视野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可感可及,保障亿万农民切身利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改革意味着利益分配方式的再调整。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守正,坚决守牢改革底线。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下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深化农村改革要始终坚持“四个不能”,无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既是支撑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的关键保障,更关系着第15个五年规划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夯实“三农”压舱石,守牢最大确定性,不断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农民日报》)

标签:  乡村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