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是藏区牧民的粮食作物之一,青稞种植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农户经济收入,解决日常粮食问题。随着青棵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部分地区采用农机设备进行田间生产作业。例如,采取青棵机械化收获技术,但可能由于机械设备配置不合适、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较大损失,机械收获损失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在强调青稞机械化收获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机械收获损失的原因,探讨减损技术,旨在提高青棵机械化收获水平,促进青稞栽培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青棵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
青海地区海拔较高,空气洁净,当地种植的青稞品质良好,市场接受度高,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青稞营养价值丰富,利用途径多样化。例如,可加工为保健食品。随着青稞价格走高,有效增加农户经济收益,调动农户积极性,促使青棵种植规模扩大。以人工生产为主的传统模式难以适应大面积青稞种植要求,亟需推广机械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标准化生产。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以及青稞种植技术持续完善,未来青棵种植面积仍有扩大趋势,需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生产方式,在青稞生产领域推广机械化技术。针对人工收获青棵效率低的问题,有必要推广青稞机械化收获技术,发挥先进农机设备生产力优势,提高青稞收获机械化水平,以较少的人力资源投人及时完成青稞收获任务,如此才能够顺应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促进青棵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青棵种植产业综合效益。在青稞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时了解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优化应用方式,充分发挥青棵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应用价值。
二、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率高的原因
1、青稞品种不合适
根据青海各地区气候、降水等条件选择青稞品种,使青稞适应栽培地块自然环境,同时青稞品种应适宜机械化作业。部分地区青棵选种未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导致机械普及率偏低,机械收获过程中青稞损失率较大。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偏高还与青稞农艺性状有关,若采用不适应联合式收割的易落穗、易落粒品种,将提高收获损失率。未根据青稞品种生长特性进行分段式收获,也容易引起收获损失率偏高的情况。
2、青稞收获时间不合理
青稞收获损失率与收获时间有关,若盲自进行机械收获,将导致青稞收获损失率高,主要体现在如下2方面。
(1)在雨季、大风天气收获,存在严重的青稞脱粒现象;
(2)部分农户在青棵完全进人完熟期时收获,目的在于省去晾晒工序,但此阶段穗头已发黑,收获机械运行时存在扰动,出现严重的落穗、落粒现象。
3、青棵种植地块小且散
部分青棵栽培地块面积较小、零散分布,采用机械化收获技术时,收获机械需要频繁转弯和调头,机械设备碰触相邻地块未成熟的青稞,导致落穗、落粒,或由于空间限制迫使机械设备碾过周边地块才可调头,也将造成较大损失。
三、青棵机械化收获损失测试
半米法和手掌法是两种常用的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测试方法,要点如下:
1、青棵机械化收获损失测试方法之半米法
沿收割机行进方向规划取样区域,宽度为收割机作业幅宽,长度为 0 . 5 m ,测试此区域的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经过机械收割后,清理测试区域内覆盖于表面的糠草,收集籽粒,测算损失率。
2、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测试方法之巴掌法
青稞机械收获后,在收获区域内规划一个巴掌大的区域进行取样和测算,以成人手掌大小为准选取区域,面积按 计算,手掌按住地块,收集落粒,测算损失率。
四、青稞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
机械收获能够减轻农户劳动强度、提高收获效率,尽快在最佳收获期完成青稞收获任务。但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问题长期困扰青稞产业发展,亟需推广减损技术,通过多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青稞机械化收获的损失率。
1、精选青稞品种
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降低机械收获损失率,优先选择适宜机械化操作、农艺性状良好且适应栽培地块自然环境的青稞品种,结合品种特性搭配机械化收获技术,减小收获过程中的损失。优先选择符合以上要求且推广单位主推的优质青稞品种,加之科学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达到青稞增产增效栽培效果。
2、合理挑选青稞收获时间
提前收获,籽粒含水率高,脱粒效果差,秸秆携带部分籽粒,造成较大损失;延迟收获,茎秆、穗的稳定性差,籽粒含水率降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落穗、落粒现象。青稞蜡熟期末至晚熟期初是最佳收获时期,此阶段青稞秸秆富有韧性,籽粒变黄、变硬,具备机械化收获条件,在此阶段及时收获能够保证青稞品质以及减少机械收获导致的青棵损失。青海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农户选择的青稞品种存在差异,农业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实际生产条件,与农户做好沟通和技术指导,确定合适的机械化收获时间。雨季、冰雹均会导致青稞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偏高,因此青稞机械化收获需要避开恶劣天气。不同青稞生产目的的适宜收获时间有所区别,也是挑选收获时间所需考虑的突出因素。例如,以收获粮食、收获种子为目的的青稞,分别在蜡熟中期、完熟期进行收获。
3、做好青稞收割前期准备
(1)青棵收割机械调试
根据青稞收割条件选择收割机械,全面检查,防止设备带病作业。例如,检查皮带是否过松或过紧;检查连接装置是否保持稳定;检查割台刀片是否锋利;检查机油、液压油等发动机中的油液是否低于正常范围。细致保养青稞收割机械,添加或更换机油、冷却液等易耗品,维护或更换易损部件,清理附着污染物的零部件。随着青稞收割机械运行时间的延长,部分零部件容易老化,需要在调试阶段准备足量零部件作为备用,确保在设备局部发生故障后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尽快恢复正常作业状态。
(2)青稞收割机械试运行
青稞收割机械调试结束后,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判断是否满足青稞机械化收获要求。试割距离约 5 0 m ,试割的检查项目主要为:检查链条皮带松紧程度是否合适;收割机械运行是否稳定;损失率、含杂率等指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筛子开度、风扇风量等装置运行参数是否达标。根据试运行情况确定青稞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进行维护,直至试割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为止。
(3)青稞地块收割路线规划
根据青棵栽培地块分布位置、面积等条件制定收割机行走路线。若栽培地块面积小、零散分布,规划收割路线时需要考虑到设备调头和卸粮的便捷性,机械设备收割到地头,开辟出一条相对宽敞的机耕道,逐步扩宽收割机械运行范围,以便继续收割剩余地块的青稞。青稞机械化收割路线尽可能保持顺直,减少设备转弯、调头次数,以免周边地块青稞被收割机械碾压。收割范围全面,不遗漏任何一块边角区域。减少设备空转时间,提高收割效率。
(4)青稞收获机参数设计
青稞收获机械慢速运行,放慢收割速度,提高设备运行成本;快速运行,容易遗漏田间部分青稞,导致损失量增加。建议割台转速为前进速度的1.2~1.5倍,设定速度后平稳收割,不盲目调整割台转速。青稞机械化收割的作业宽幅为割台宽幅的 9 0 % 。
(5)青棵收割机拔禾轮调节
① 高度调节。青稞收割机拔禾轮高度 5~1 5 c m ,具体根据青稞植株高度和留茬高度要求灵活调整。若部分地块青稞高度起伏较大,根据田间实际情况适当加大拨禾轮高度,但最多为2 5 c m ,否则将由于过度加高导致拨禾轮撞击穗头,出现严重的落穗、脱粒现象。同时,不宜过度降低拨禾轮高度,原因在于低位运行时容易夹带泥土,加剧拨禾轮损伤。 ② 前后位置调节。以拨禾轮横杆位于作物2/3处为准控制前后位置,若靠后将降低青棵机械收获效率,若靠前将导致拨禾轮运行过程中频繁打落穗头。
(6)青稞收割机关键部件调整
① 脱粒部件的调整,根据收获时间、青稞湿度等条件调整轴流滚筒凹板间隙,防止因此项参数不合理导致脱粒不干净或籽粒破损。以青稞含水量较高、较低两种情况为例,分别将轴流滚筒凹板间隙调节至 6~7 m m, 4~5 m m 。 ② 清选装置的调整,喂人量不宜过大,否则提高堵塞概率,容易由于机械化收获导致青稞籽粒损失量加大;风机的风量和风速需合适,过强的风力将导致籽粒被吹走,造成较大损失;根据青稞收割机械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清选系统,避免堵塞,尤其要防止石头堵塞滤网,否则将显着增加青稞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的损失。
4、倒伏青稞收割
受大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部分青稞植株在收获季节容易倒伏,需要根据植株倒伏情况调整拨禾轮弹齿,通过此调整方式达到扶禾的效果,以便顺畅收割。弹齿角度调节幅度主要与青稞倒伏角有关,主要考虑如下几种情况:倒伏角 ,下调拨禾轮高度和转速,前移拨禾轮位置,采取逆向收割作业模式;倒伏角
,为保证扶禾效果,建议将弹齿角度后倾
。若青稞秸秆含水率偏高或青稞含杂率偏高,要以清理杂质为目的调整收割机械,重点在于加大筛子开度以及加大清选系统风量。
5、整合地块及适配小型收割机械
针对青棵栽培地块面积小、零散分布的特点,优化地块布局,做好地块整合工作,重点整合面积在 以内的小型地块,按照“化零为整\"的思路整合为面积
的地块,整合策略的应用价值在于改善田间机械作业条件,减少青稞收获机械在大面积地块作业时的调头次数,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因机械运行导致的周边地块青稞损失现象。利用适应能力强的机械设备进行青稞收获也是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例如,狭窄地块可采用转弯半径可调的收割设备,或根据青稞栽培地块面积选择转弯半径在 2 m 以内的小型收割机,提升机械作业灵活性。传统机械在小型狭窄地块的收割效率为
,若根据栽培地块条件调整为更具灵活性的小型联合收割机,可增加收割面积100~
。
五、提高青稞机械化收获水平的策略
1、研发功能多样化、性能可靠的青稞收获机械
技术人员根据青稞栽培规模、种植面积和收获要求研发适用性良好的青稞收获机械,为农户提供更多选择,以便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大型、中型或小型的青棵收获机械。机械设备研发时需要引入先进技术,完善机械设备功能,提升运行稳定性。
(1)青棵超低草谷比脱粒技术
组织试验,确定脱粒装置对不同青稞品种的最佳喂入量,确定作业参数,使收获机械维持高效率运行状态。围绕结构参数、运动参数等方面研究青稞脱粒装置,确定合适的滚筒类型,做好结构调整、参数优化等工作,研发超低草谷比脱粒装置,利用先进装置降低青棵损失率、破碎率。
(2)青稞芒-茎分离技术
青稞秸秆可作为牲畜的饲料,因此根据青稞茎穗兼收的要求进行收获机械研发工作,引入青棵芒-茎分离技术,利用带有此类技术的机械设备收获青棵能够实现芒-茎分离,通过机械作业的方式获取秸秆,完成粉碎打捆操作。此外,还可以在青稞收获机械研发时引入抗倒伏技术,提升收获机械对不同收获环境的适应能力。
2、加强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
针对部分地区青棵收获机械普及率偏低的现状,加大机械设备推广力度,根据各地区青稞生产条件和生产要求推广适用性良好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
(1重视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技术人员高度重视青棵收获机械设备推广的重要性,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在青稞全流程生产管理中的困境,向农户耐心讲解青棵收获机械在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优势。实地演示,使农户直观了解青稞收获机械的应用优势,引导农户逐步接受青稞收获机械。
(2)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关注农户购置青稞收获机械的资金困境,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财政补贴,减轻农户购置青棵收获机械的资金压力。考虑到单个农户购置青稞收获机械压力较大,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根据当地青栽培规模联合购置大型收获机械,共享资源,此举既能够发挥机械设备生产力优势,又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此外,针对农户在使用青稞收获机械时可能遇到诸多问题的现状,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了解农户对机械设备的应用情况,提供无微不至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减轻农户使用青稞收获机械的后顾之忧。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使农户逐步掌握青稞收获机械的操作方法和基本维护技巧,规范操作,降低故障率,青稞收获机械发生故障后及时处理,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3、实施青稞收获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资金不足是阻碍农户购置青稞收获机械的重要因素,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户提供补贴,为农户购置小型、中型、大型青稞收获机械提供不同的补贴额度。在政府的支持下,降低农户购置青稞收获机械的初始投资成本,提升农户购置热情,根据自身需求采购青稞收获机械。政府以保证公正和透明为前提实施青稞收获机械购机补贴政策,明确补贴申请标准和申请流程,客观审核农户资质,对符合资质的农户提供补贴政策。相关部门严格监管补贴资金,确保资金惠及于民,杜绝腐败行为。政府加强宣传也有利于提高青棵收获机械化水平,帮助农户了解青棵收获机械的应用价值,使农户认识到机械化收获对青稞生产的重要性。例如,正确认识青棵收获机械在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以及节约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农户对机械设备的投资回报持认可态度后,有利于强化农户的购机信心。此外,还可通过贷款服务减轻农户购置青稞收获机械的资金压力,提供低息贷款、融资租赁等服务供农户选择,使农户顺利购买青棵收获机械,高效进行青稞生产活动。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广青棵机械化收获技术势在必行,农业技术人员根据青棵栽培条件做好机械设备及配套技术的宣传、指导等工作,同时重视机械化收获导致青棵损失较大的问题,通过精选品种、优化机械设备等方式减少青稞损失。政府和相关机构正确引导农户了解青棵收获机械利用价值,提供政策支持,减轻农户购机的资金压力。随着青稞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青稞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活动高效进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812399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