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移交转资的工作,设计一个资产编码体系,实现一个覆盖电子化合同清单组资、价值分摊、资产移交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根据资产编码体系对电子化合同清单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合同清单进行组合形成资产;通过系统进行资产标签的打印;通过手持端APP进行资产的贴码、核查;对资产自身价值外的其他价值进行分摊,形成资产暂估值;最后通过资产移交单审批流程进行资产的移交。移交转资全流程的信息化相比原有人工流程,在电子化合同清单的整合、分类、组资、价值分摊、标签打印、核查、流程流转等方面极大提高了效率,尤其在组资和价值分摊中,通过系统自动计算,提高了数值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效率,本系统已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为企业降本增效,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资产组资;价值分摊;移交转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18-0132-0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sset Grouping and Value Allocation Based on Electronic Contract List
TENG Jiamin1,2, HAO Guangjie1,2, ZHANG Yingchun1,3, ZHU Zexiao1,3
(1.NARI Group Corporation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03, China;
2.Nanjing NARI Intelligent Transport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210032, China;
3.NARI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210018, China)
Abstract: A set of asset coding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in views of the asset transfer of urban rail transit work, achieving an information system covering the entire process of electronic contract list grouping, value allocation, and asset transfer. This system implemen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lists based on the asset coding system, combines the classified contract list to form assets, prints asset labels through the system, performs labeling and verification through a handheld APP, and allocates the value of the asset beyond its own value to form a temporary valuation of the asset. Finally, the transfer of assets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approval process of the asset transfer form.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manual process, the informatization of the entir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assets has greatly improved efficiency in the integration, classification, grouping, value allocation, label printing, verification, and process flow of electronic contract lists. Especially in asset grouping and value allocation,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improved through automatic calculation by the system. This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practical work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for enterprises,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 asset grouping; value allocation; asset transfer; urban rail transi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0" 引" 言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资产价值庞大,基于合同电子化清单的组资和价值分摊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资产形成期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管理部门向运营管理部门转移城市轨道交通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重要步骤,随着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的兴起,人们对城轨轨道交通的组资和价值分摊越来越重视[1]。但城市轨道交通的资产种类繁多、专业性强、使用地点分散、资产变动频繁等特点导致现有的人工资产移交方法效率低、数据核对困难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移交转资的步伐,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2-3]。目前各轨道公司资产管理系统偏重于资产的管理、折旧等,移交转资工作通常由供应商、公司内部人员或采用外包的方式,人工使用Excel、Word等办公类软件的方式进行,缺少信息化系统的支撑,造成组资效率较低、分摊准确度较低、耗时长、单据难以维护追溯等问题。基于合同电子化清单的资产组合和价值分摊系统,解决了人工进行组资和分摊的繁重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企业的降本增效,适用于各轨道交通公司的移交转资工作。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某地级市轨道交通公司的资产组资和移交的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周边省市轨道交通公司移交转资的现状,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轨道交通公司资产管理的通用资产编码体系和移交转资的业务流程,并据此实现了一套基于合同电子化清单资产组资和价值分摊系统。通过对电子化合同清单明细项的分类标记,标记出组资项、分摊项、备品备件项,结合调拨单、增补单等业务场景,对组资项进行合同内或跨合同组合形成预转固资产;可按照预转固资产的构成项明细及使用数量形成组合模式批量生成预转固资产;通过手持端APP对组成的资产进行现场的核查[4];通过价值分摊最终赋予固定资产价值并进行线上资产移交。当前该系统已经在该地级市新建地铁线路的竣工决算中投入使用,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1" 系统设计
1.1" 总体设计路线
遵循轨道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特征及已有分类,对分类进行整合调整,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颗粒度合理的易维护、可扩展的资产分类体系及编码标准,根据资产分类体系对编码进行电子化合同清单明细项标记性质(组资项、分摊项、备品备件项),所属固定资产分类,固定资产划分原则等[5]。
根据已经标记的固定资产分类,以资产分类为维度归集该分类下清单明细项,对明细项进行合同内或跨合同组资,根据资产分类规则和资产编码规则,清单明细项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生成固定资产,并赋予固定资产基础价格。并可以对固定资产的资产别名、位置信息、位置描述、接收单位、接收人员等进行设置。
资产价值由资产基础价值加上分摊价值组成,面向合同内分摊,采用在固定资产基础价值上,对合同内标记的分摊项的未含税金额,按上期末固定资产暂估价值占所选待分摊资产暂估价值总和的比例,同比例将合同内分摊项总额分摊至组资完成的固定资产上。针对性分摊按照指定规则将指定分摊项金额分摊至相关固定资产;综合性分摊跨合同清单,对跨合同组资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分摊项金额的分摊;安装费用分摊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安装费用,依附安装的实物进行价值分摊,最终形成资产的价值[6]。
实物移交阶段,启用线上移交流程,填写预资产移交单,启动预资产移交流程;填写备品备件移交单,启用备品备件移交流程。所有流程结束后,通过接口将资产信息传输至资产系统等外部系统;支持根据线路或合同导出资产清册[7]。
1.2" 资产编码体系
在城市轨道交通基于电子化合同清单的组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是资产的分类目录及其编码,依据资产分类目录对合同清单的明细项标记所属资产分类。在对该企业及周边省市轨道交通公司移交转资工作的调研中发现存在资产分类中资产所属分类目录模糊,资产分类不准确,资产分类目录层级划分过多,资产粒度过细或层级划分过少,资产粒度过粗等问题,同时部分轨道交通公司存在多码合一的情况,资产编码、物资编码、设备编码共用一个编码,造成可扩展性差,不易变更,耦合性较高,变更资产编码时,同时需要变更物资编码或设备编码,影响运营人员进行检修和运维,不易管理和维护等用户痛点[8]。
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该轨道交通公司已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将资产定义为可以独立发挥使用功能且价值5 000元以上的组合单元,通过实际调研,结合各专业特点,综合考虑分类合理、颗粒度适中、易扩展、易维护等要求,采用资产编码由三级资产分类编码及5位流水号构成的方案,每级资产分类编码由2位数字构成[9],如图1所示,三级资产分类以高压供电和通信系统为例,如图2所示。
1.3" 价值分摊建模
组资和价值分摊是本系统的核心,价值分摊指将安装费、服务费等分摊至组资完成的固定资产上,形成该资产的暂估价值。价值分摊数据模型的建立要考虑模型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针对范围不同分为合同内分摊、综合性分摊、针对性分摊、费用分摊等[10]。其重点在于可以对资产进行多次分摊,多次分摊指在一次分摊的基础上对该资产再次进行分摊,以合同内分摊模型为例。暂估资产价值=基础资产价值+本次分摊价值+上期末累计分摊价值。其计算式为:
资产暂估价值为:
=" "(1)
基础资产价值为构成该资产的合同清单开项不含税价格累加总和,其计算式为:
资产基础价值= (2)
式(2)中,xi表示单个资产所包含的合同清单开项第i项未含税单价;pi表示单个资产所包含的合同清单开项第i项合同清单数量。
本次分摊价值为所选待分摊项不含税价格累加总和按所选待分摊资产的基础资产价值及上期末累计分摊价值之和在待摊资产上期末暂估价值中占比,计算出的本次待分摊价值,其计算式为:
资产本次分摊价值=(3)
式(3)中,n表示单个资产所包含的合同清单开项项数;m表示合同内标记为分摊项的合同清单开项项数;t表示合同内标记为组资项的合同清单开项项数;b表示该资产上期累计分摊价值;yk表示合同内标记为分摊项的合同清单开项第k项未含税价格;qk表示合同内标记为分摊项的合同清单开项第k项合同清单数量;rs表示合同内标记为组资项的合同清单开项第s项未含税价格;us表示合同内标记为组资项的合同清单开项第s项合同清单数量;w表示待分摊资产总数量;aj表示第j项待分摊资产上期末累计分摊价值。
上期末累计分摊价值为本次价值分摊之前每次分摊价值的累加,第一次价值分摊时,上期末累计分摊价值为0元即式(2)中,b、为0。多次分摊的重点在于需要结合该资产上期末累计分摊价值进行复式计算。
针对性分摊、综合性分摊、安装费用分摊等模型与合同内分摊类似,不再赘述。
1.4" 系统业务流程
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基础数据的录入维护(如资产分类目录,位置信息,打印机配置,组资审批人员、核查人员、资产移交人员配置等)、合同清单导入、清单分类设置、清单组资、标签申请、现场贴码核查、价值分摊、资产清册移交等。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图如图3所示。
1.5" 资产数据驾驶舱
利用数据驾驶舱可以全面了解指标的执行情况,将各项抽象、繁杂的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处理后,利用各种常见的图表展示出来,为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11]。基于对基础数据层的核心数据管理及应用层组资管理和价值分摊模型的支持,利用Vue、ECharts可视化图表库等前端技术,为管理者提供资产数据驾驶舱服务。通过数据驾驶舱的图表工具,可以全面、直观地管控移交转资的进度,双向链接、查看资产的合同清单开项构成或清单开项所关联的资产,匹配合同总金额和资产总价值,辅助管理者校验竣工结算数据。资产数据驾驶舱如图4所示。
2" 系统功能
2.1" 系统的总体业务功能
本项目在基于电子化合同清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从合同审定单到实物移交阶段资产形成全流程的一套组资与价值分摊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合同清单明细项的标记、组合、计算形成固定资产及其基础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组资及业务场景,适用合同内分摊、综合性分摊、针对性分摊等计算模型,形成分摊后资产价格,同时提供资产标签打印、在线移交审批、资产清册导出、资产数据驾驶舱、服务接口等功能。系统的总体业务功能架构设计如图5所示。
2.2" 基于电子化合同清单的组资与调整
对已标记过的合同清单进行组资,单个或批量生成资产;根据已有资产的既定组合、清单用量为模版,智能化批量生产资产;通过选择辅助合同,实现多个合同间的跨合同组资;对生成的资产进行组合及清单用量的动态调整,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通过将合同清单开项归类为不同的最末级资产分类,选择最末级资产分类目录下各清单开项的使用数量,生成该资产分类下的资产,资产名称默认为最末级资产分类名称_流水号。通过选择左侧已生成资产,点击“智能生成”按钮,可按此资产的组成模式批量生成资产。生成后可批量设置资产别名,位置信息,接收单位等。资产生成后,可通过资产调整按钮,调整该资产使用的清单开项及使用数量。
2.3" 资产标签申请与现场核查
组资审批通过后自动生成APP端资产核查待办任务,核查人员通过系统申请资产标签,并通过系统打印功能连接标签打印机打印RFID标签[12]。核查人员持手持端设备,通过APP现场查看核对组资数据(组资实物数量等),核对正确后粘贴RFID资产标签。RFID资产标签打印机及手持终端设备如图7所示。
2.4" 基于电子化合同清单的价值分摊
资产核查完成后,结合业务场景及具体类型对已组成的资产进行价值分摊;主要为合同内分摊、综合性分摊、针对性分摊等,如图8所示。
如图8所示,选择分摊合同,可选择多个合同,选择合同后自动加载所选合同所有分摊项至分摊清单,将所选合同组成的资产加载至待分摊资产,可对分摊清单分摊项或待分摊资产进行添加或删减,点击“一键分摊”按钮,将所有待分摊项分摊至所有待分摊资产,点击“勾选分摊”按钮,将所勾选分摊项分摊。
2.5" 预资产清册管理与资产移交
价值分摊完成后,形成预资产管理清册,审批结束后通过接口队列传输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资产清册如图9所示。
2.6" 可视化数据分析
可通过数据驾驶舱图形点击,链接至数据分析页面,提供双向查询分析,包括分析资产的清单开项构成、合同内某个清单开项所涉及的所有资产以及合同清单的性质查询等,如图10所示。
2.7" 与其他业务系统对接
利用RabbitMQ、Http Restful等相关中间件软件或接口技术,实现与合同系统、资产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移动端APP等系统的对接[13],实现组织部门、人员账户、线路位置、电子化合同清单、资产信息等基础主数据共享。另外,通过单点登录及统一代办、统一权限与OA办公系统等企业内部系统联接集成,实现业务功能在信息化系统中的高效衔接和充分融合。对各专业人员提供高效的组资管理和价值分摊工具,提高地铁建设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
3" 结" 论
充分考虑资产分类及分类编码的可扩展性,探索并设计了一套适于轨道交通企业发展的颗粒度合理的通用的资产分类体系。利用信息化系统替代了原来通过办公软件的人工组资方式,解决了人工组资和分摊效率低、易出错、难校验、难追溯等用户痛点,在该轨道交通公司的应用中,人力投入减少30%,管理效率提升40%,大幅度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为企业降本增效。本系统是在充分调研周边省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移交转资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移交转资工作通用的业务流程设计、实现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轨道交通企业具有借鉴意义,本系统亦可在其他轨道交通企业移交转资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安徽磁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轨道交通资产移交自动组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202211354398.X [P].2023-01-13.
[2] 马骏,张家玺,来金荣.基于轨道交通的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J].现代信息科技,2022,6(23):116-120.
[3] 赵刚.基于“智慧地铁”的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系统研究 [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1):166-169+175.
[4] 王华东,华路捷,栾琳,等.信息化在北京地铁车辆检修中的创新与应用 [J].都市快轨交通,2018,31(2):141-148.
[5] 卢剑鸿,万英,汝楠,等.城市轨道交通备品备件管理研究 [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2(6):84-88.
[6] 贾苗,曹永.轨道交通企业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分摊原则和方法研究 [J].经营与管理,2023(11):45-53.
[7] 栗云龙,袁争.合肥轨道交通实物资产移交体系创新与实践 [J].安徽科技,2020(8):44-46.
[8] 施平望.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资产全过程管理应用研究 [J].建筑科技,2022,6(1):70-73.
[9] 王健,张亦然,刘涛,等.面向都市圈轨道交通的精细化设施设备资产编码研究 [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3(8):95-99.
[10] 南京南瑞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固定资产移交转资方法:CN202210956330.2 [P].2022-09-09.
[11] 王旭.资源管理驾驶舱的设计与实现 [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3,32(1):46-51.
[12] 陈勇,翁奕鹏,冯良.基于RFID+二维码的高校资产盘点系统设计 [J].计算机时代,2023(2):145-148.
[13] 刘哲,蒋灵明,朱正玲.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接口平台设计与实现 [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44(S1):14-20.
作者简介:滕嘉旻(1990—),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系统架构设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系统设计开发、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及大数据挖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