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爆发式增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人均单日短视频使用时长约为2.5小时[1],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凸显了短视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崛起,新闻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短视频的爆发式增长,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做好短视频新闻传播,媒体机构很容易快速“出圈”,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然而,另一方面,技术推动导致短视频创作门槛持续下沉,让视频内容泥沙俱下的问题日益凸显[2]。在流量冲动的驱使下,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新闻从业者该如何充分发挥短视频传播的优势,同时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为受众提供有价值、有情绪感染力的新闻内容就成为了一个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短视频新闻融入情绪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带有情绪价值的短视频新闻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其次,积极的情绪价值还可以对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3]。
一、情绪价值的概念与内涵
情绪价值是一个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和消费行为学领域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所产生的价值。
心理学中对于情绪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早期的情绪认知理论,到后来的情绪调节理论等,都为情绪价值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些理论强调了情绪在人类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也促使研究者和学者开始关注个体对他人情绪产生影响的这一现象及其价值。例如,心理学家理查德·拉扎勒斯(RichardStanleyLazarus)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指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4]。这意味着个体的认知和评价会影响自身情绪,而当一个人能够以积极的认知和评价去影响他人时,便可能为他人带来正面的情绪价值。
社会学对于人际关系、社会互动等方面的研究也为情绪价值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社会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模式,而情绪在这些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Goffman)的拟剧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表演和印象管理,其中情绪的表达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5。一个人能够巧妙地运用情绪表达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实际上就是在提供情绪价值,从而使自己在社会交往中更具优势。
在市场营销和消费行为学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商家逐渐意识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仅受到产品功能的影响,还受到消费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情绪的影响。于是,“情绪价值”被引入到商业领域,用来描述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满足感。比如,星巴克不仅提供咖啡,还通过打造舒适的消费环境、热情友好的服务等,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愉悦、放松的情绪价值,从而增强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品牌认同感。
二、情绪价值与新闻传播
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传递客观事实,还承载着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影响社会舆论等重要使命。情绪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新闻传播中逐渐受到关注。
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着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其中,趣味性等要素就与情绪价值密切相关。具有趣味性的新闻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如喜悦、好奇等,从而增加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研究表明,情绪在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传递性,能够迅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关注。当人们感受到强烈的情绪时,往往会跟随情绪的感染,进而有更多人参与评论和分享,引发公众关注。情绪还能够增强信息的记忆效果。如果在情感强烈的状态下接收到信息,或者通过情绪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它往往比单纯地传递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记忆。
三、短视频新闻中情绪价值的独特性
首先,视觉化呈现,情感冲击力更强。短视频新闻以直观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信息,相较于传统新闻,其视觉元素能够更直接刺激受众的感官,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在灾难新闻短视频中,受灾群众的哭泣画面、倒塌的房屋和被洪水淹没的街道等场景,能够瞬间让受众感受到灾难的严重性,引发悲伤、同情等情绪。这种视觉上的直接呈现使情绪价值的传递更加迅速和强烈。
其次,作品时长限制,情绪传递更高效。短视频新闻一般时长较短,这就要求其在情绪价值的呈现上更加聚焦。新闻创作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炼出最能引发受众情绪的核心内容。例如,一个关于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夺冠的短视频新闻,往往会聚焦在运动员完成比赛时激动的表情、挥舞国旗庆祝的动作和观众欢呼的场景,短短十几秒就能让受众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民族自豪感。
再者,社交互动,新闻传播面更广。相较传统新闻报道,短视频新闻在社交平台上更易于点赞、评论、分享,一旦受众被新闻内容中融入的情绪所触动后,往往会通过分享功能将这种情绪传递给朋友、家人、同事、同学等社交圈子。同时,由于互动数据在各家短视频平台算法推荐机制中的权重较高,富含情绪价值的短视频新闻会被平台推荐给更多的用户观看,这使得短视频新闻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四、短视频新闻融入情绪价值的一些策略
(一)内容选题与策划方面
1.关注温暖感人的故事,挖掘普通人的平凡善举和正能量事件
生活中处处都有平凡善举,这些善举虽小,却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能为短视频新闻注入宝贵的正向情绪价值。例如,2022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官方抖音账号发布了一条题为《男子高温下拉着重物上坡,路人主动上前帮忙。天很热,可这一幕让心里很暖!》的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在高温的重庆街头弯着腰、吃力地拉着一手推车的矿泉水走在上坡路上,一位戴眼镜的男性路人将手中的奶茶交给身旁的孩子,径直走过去帮忙推车,拉车男子发现后回头望了望,随后路人双手并用继续推车,并和拉车男子有短暂交流。该视频获得网友点赞603.1万+ 、评论23.2万 + ,收藏7.5万+ 、转发14.2万 + ,在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播放超4500万并登上当天热榜。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赞,如“一位父亲帮助了另一位父亲”“这是给孩子上了最好的一课”“爸爸给孩子心里种下了善良的种子”等,引发了人们对善良和乐于助人品质的赞美与共鸣。
再如,《长沙晚报》推出的平凡善举系列报道,《76岁老人无偿帮助旅客45年,目标是做100万件好事》(2022年2月27日发布)讲述了在长沙火车站工作的76岁老人刘镜辉,40多年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有困难的旅客,修箱包、修鞋子、修拉链、送药品、寻失物等·让人们看到了坚持奉献的力量,激励着更多人去关心他人、传递爱心。《小巷里的暖心阿姨》(2022年5月31日发布)讲述了长沙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熙台社区的孙美华阿姨的暖心事迹。作为一个社区小店店主,20多年来,她一直为左邻右舍保管钥匙,并为晚归的打工人点亮回家之路,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让受众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他们用教科书式援救,7分钟创造生命奇迹》(2022年9月13日发布)记录了几个踢足球的市民用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救下突发心梗队友的事迹,让受众感受到了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勇敢和担当,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敬佩之情。这些平凡善举的报道,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正能量,还能引导人们关注身边的美好,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据统计,《长沙晚报》的这些报道被央媒广泛转载传播后,进一步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正向情绪价值的力量[7]。
2.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活动
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以及大型活动期间,提前策划选题,展现相关的温暖细节和精彩瞬间等,可以大大增强短视频新闻与受众的情感连接。例如,2024年2月7日,央视新闻官方抖音号推出短视频《开门一瞬间—这就是回家过年的意义吧》,选取了多个普通人春节回家过年见到家人时的温暖片段,短短3分钟的视频,勾勒出了春节前人们回家的群像故事。该视频引发了人们春节团圆的渴望和共鸣,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亲情的温暖。网友纷纷评论,“外国人永远不会懂,我们一年一次的大迁徙是为了什么,是个什么样的心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外出游子千里迢迢也要回家的原因”“走过很多路,还是最喜欢回家的路”,该视频获得网友点赞77万 + 、评论3.5万+ 、收藏2.2万+ 、转发6.6万+。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推出的《创意视频1向前》(2024年3月5日发布),选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多位人物,讲述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愿景,大家从春天出发,向春而行,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根据抖音平台数据统计,有8000多名网友参与录制“向前”视频,通过大量网友的参与和视频的传播,激发了人们的奋斗热情,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也为全国两会营造了积极热烈的舆论氛围,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全社会共同奋进的力量。
3.关注典型人物,突出精神刻画
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讲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8。聚焦身边的典型人物,通过细节特写,着力展现其伟大情怀与精神品质,往往能使短视频新闻大大增加情绪价值。例如,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号2022年8月13日发布的短视频《这是杜富国摘下墨镜的笑容,看得感动也给人力量。致敬!》短短19秒的视频,抓住“排雷英雄战士”“时代楷模”杜富国摘下眼镜后露出的笑容,运用多角度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他纯粹的内心和勇敢的精神品质,使人们对英雄的认识更加全面立体,也为社会树立了道德模范的标杆。“国家的骄傲,人民的英雄”“这是明星,真正的英雄”“致敬排雷英雄杜富国”等话语刷爆了评论区。该视频点赞693.8万 + 、评论30.1万+ 、收藏9.3万+ ,转发2.9万 + ,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爆款短视频新闻作品。
2024年6月7日,央视新闻官方抖音号发布短视频《高考首日,张桂梅在学生的扶下送考,连续14年的陪伴,从未缺席。祝考生们都梦想成真,加油!》视频中,张桂梅拿着“小喇叭”叮嘱学生,别忘了带该带的东西,不要忘记华坪女高精神“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出发前与师生们合唱《万疆》,最后在两名学生的掺扶下螨珊离场……短短21秒视频,抓住这些细节便将这位“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广大网友感动万分。该视频点赞44万,“是教师更是妈妈”“这就是人民教师”“高考加油”……8000多条评论满是对张桂梅老师的致敬和对高考学子们的祝福。
(二)叙事与表达方面
1.运用混合性叙事方式
从“小切口”出发,对情节进行取舍,刻画有价值的细节,唤起受众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如央视新闻在河南暴雨灾情报道中,推出的《烤面筋免费吃!中国人没有过不去的坎!》(2021年07月25日发布),以烤面筋摊主“不要钱,干活的、志愿者优先!”为切口,报道摊主免费送面筋的事件,引发了观众对众志成城精神的共鸣。
2.增强故事性与冲突性
设置情节冲突或悬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引发情绪起伏,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受众在情绪的起伏中加深对新闻的印象。如2022年7月9日,人民日报官方抖音账号推出的短视频《“逆行者”的扶择:消防员生死救援》,视频开篇展现了熊熊大火肆虐一栋居民楼的场景,火势凶猛,黑烟滚滚,居民的哭喊声从楼内传出。这时悬念产生,观众会担心居民是否能安全撤离。接着镜头切换到消防员冲入火海的画面,在救援过程中,一名消防员为了救一个被困在角落的小孩,自己却被掉落的房梁困住。这一情节冲突将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整个场面紧张万分。该视频点赞量达到数百万,评论区满是对消防员的赞美和担忧。这种情绪起伏让他们对消防员的英勇无畏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三)视听元素运用方面
首先,要注重短视频新闻画面拍摄与剪辑。保证画面的质量和稳定性,运用多样化的镜头语言,如特写镜头突出人物情感、全景镜头展现宏大场景等,通过剪辑使画面节奏紧凑、流畅自然,增强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其次,后期制作时要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根据新闻内容和情感氛围,挑选与之匹配的背景音乐,在新闻高潮阶段加入,快速引起用户兴趣,烘托气氛、渲染情绪、唤起记忆,形成情绪共鸣。再次,必须合理运用文字与字幕。在视频中添加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文字说明或字幕,对新闻内容进行补充和强调,同时,可使用具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进一步强化情绪的传递。
(四)互动与引导方面
当下,各家短视频平台推荐算法中,用户互动数据是一项干分重要的指标,因此,想要自己精心制作的短视频能够被平台推送给更多的用户观看,充分放大传播量,就必须做好用户互动和引导。开放评论区,引导观众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及时回复观众的评论,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连接。还可以根据新闻内容发起相关话题讨论或投票活动,激发观众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观众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观众的情绪反应和需求。作为新闻从业者,还必须在短视频新闻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导向,引导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使观众在获得情绪价值的同时,也能受到正面的启发和教育。
五、负面情绪的反思与应对
西南科大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心理科普1情绪价值能带给我们什么?》指出,“情绪价值,即他人的语言、行为等对某个个体情绪的唤醒,这种情绪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9]负面情绪在短视频新闻中也同样存在,例如在一些灾难报道中,过度的情绪渲染往往会引发受众的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当一个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短视频新闻可能会展示受灾现场的惨烈画面,如倒塌的房屋、受伤的群众等,这些画面容易让观众产生恐惧和担忧情绪,并且这种情绪会在受众之间迅速传染。随着更多的人观看和分享这些短视频,负面情绪不断扩散,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相关研究显示,在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愤怒厌恶、担忧恐慌、紧张焦虑、悲伤恐惧和消极颓废等类型。例如在家庭暴力案件、性侵案件等新闻中,容易激发公众的愤怒情绪;在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新闻中,公众容易产生担忧恐慌情绪;在社会竞争压力大的背景下,一些社会争议话题如“天价彩礼”“女员工怀孕遭辞退”等容易引发公众的紧张焦虑情绪;在公共场所突发恶性伤人案件中,观众除了表达愤怒之情外,还会产生悲伤恐惧情绪;而在一些年轻人对生活现状不满的情况下,会出现消极颓废情绪,如“摆烂”“躺平”等[10]。
如何应对负面情绪的客观存在给短视频新闻创作带来的挑战?首先,新闻从业者应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度渲染负面情绪。在报道负面新闻事件时,要注重提供全面的信息,引导受众理性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激发负面情绪。例如,在报道灾难新闻时,除了适当展示受灾情况,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报道救援行动和社会各界的援助上,传递正能量,缓解观众的恐惧和担忧情绪。其次,要积极引导受众正确看待负面情绪。可以通过设置话题讨论、专家解读等方式,帮助观众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负面新闻事件。例如,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中,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分析和解读,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导观众理性思考,避免被负面情绪所左右。第三,新闻媒体机构和短视频平台应建立严格的短视频内容审核机制,审核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新闻敏感性,对含有过度负面情绪、虚假信息或不良导向的短视频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其传播扩散。
结语
在短视频新闻蓬勃发展的当下,情绪价值已成为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深入理解情绪价值的概念内涵,并将其巧妙融入短视频新闻的制作,新闻从业者能够创作出更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希望本文所探讨的内容能够为新闻领域的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促使大家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好情绪价值,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传递积极情感,引发社会共鸣,推动新闻行业在短视频时代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R].成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
[2]温永宁.短视频类新闻编辑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采写编,2024(2):17.
[3]王朝阳,于惠琳.新闻短视频传播中的情绪偏好效应:基于梨视频社会版块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3):52-56.
[4]抖音.我们能控制情绪吗?拉扎勒斯情绪理论[EB/OL].(2023-11-28)[2024-11-21].https://v.douyin.com/iUNg7Y5w/.
[5]刘瑶.拟剧理论视域下小红书的新流量密码以博主“好梦一日游\"为例[J].中国广告,2023(8):85-86.
[6]郝丁瑶.情绪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7):91-92
[7]黄飞武.放大平凡善举,挖掘视频产品的情绪价值:长沙晚报视频内容特色化发展的路径与思考[J].全媒体探索,2024(2):15-16.
[8]网易.白岩松:新闻的核心在于人和故事[EB OL].(2018-07-30)[2024-11-28].https://www.163. com/dy/article/DNV47S3J05350HPW.html.
[9]西南科大心理教育与辅导中心.心理科普丨情绪价值能带给我们什么?[EB/OL].(2022-05-08)[2024-11-2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UwMjIxNw==amp;mid=2247490543amp;idx=1amp;sn= 58bd0d5564f2fd21099f8f5440df6177amp;chksm= fbc54649ccb2cf5f229e4891f321fa9fbfa3f15143680f5617d2f6c3ca37438395cd159f0a3famp;scene =27
[10]法治网.从热点舆情事件看网络负面情 绪类型及传播机制[EB/OL].(2023-05-17)[2024- 11-21].http://www.legaldaily.com.cn/The 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23-05/17/ content_885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