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系统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8-25 阅读(434)

摘 要:随着核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核工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核工程劳务人员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针对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当前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此系统数据访问层、应用层、表示层的相关设计,阐述了系统具备的性能。黑盒测试表明此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了对劳务人员信息的全面管理,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管理系统;核工程;劳务人员;信息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5)02-0115-05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Nuclear Engineering Labor Personnel

WANG Cong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4 Construction Co., Ltd., Weihai 2642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nuclear engineering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nagement issues of nuclear engineering labor personnel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paper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uclear engineering labor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uclear engineering labor personnel managemen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design of the systems data access layer, application layer, and presentation layer, and elabor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black box testing shows that this system fully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means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 it realizes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labor personnel information, and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related fields.

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 nuclear engineering; labor personnel;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DOI:10.19850/j.cnki.2096-4706.2025.02.021

收稿日期:2024-06-13

基金项目: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系统研究(KY2023-100)

0 引 言

随着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核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长。劳务人员的管理成为影响核工程项目安全与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劳务人员管理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透明、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核工程项目的高标准要求。如何围绕施工现场所急所需,将公司、项目、劳务班组三方管理、安全责任和履约保障要求进行充分有机融合,使劳务人员可以实时掌握个人信息及权益,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管劳务人员动态信息,决策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全公司的项目情况,实现对劳务人员、班组、项目全方位管理,保障公司和劳务人员双方的权益,已成为全面落实劳务人员管理过程中的必然选择[1]。

近年来,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外的劳务信息化系统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运用和时间已经比较成熟,并在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2]。我国劳务信息化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王治国[3]针对河北省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刘丹汶[4]针对东莞市建筑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均开发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但大部分站在政府的角度进行系统开发,通用性较高,普遍存在功能单一、信息孤岛等问题,并不适用于企业自身独特的劳务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项目管理需求。因此,开发一套先进的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系统,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障核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

本文将统筹兼顾公司核电、军工、民用项目劳务管理共性痛点,以数据采集为基础,以实名制管理为核心,整合优化公司劳务资源,搭建一套涵盖劳务人员信息登记、出勤考核、薪酬发放、班组建设履约评价、任务派工、人员调配等功能的劳务人员管理系统,实现人员进场、在场、离场全方位、全过程的劳务管理,以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推动劳动力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调配,提升项企一体化管理水平。

1 系统设计

本系统基于IDEA开发工具,后端、设备端采用Java语言,前端采用HTML、CSS、VUE开发,Web端采用Spring、Spring Boot,基于K8S容器化部署在华为云上。主要使用的技术如下:

1)使用JavaEE构建企业级应用,从而提供丰富的API和框架,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高效地构建稳定、安全的应用程序。

2)SQL用于执行数据库操作,提高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3)JDBC连接和操作数据库,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与各种数据库进行交互。

4)MyBatis持久层框架,简化JDBC数据库的开发。

5)Spring体系简化企业级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中快速构建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依赖注入、事务管理、服务注册、服务发现、服务熔断、负载均衡、服务网关)。

本系统采用层次清晰、耦合度低、易于维护和扩展的“数据访问层—应用逻辑层—表示层”三层架构:数据访问层位于最底层,负责数据存储与读取。业务逻辑层作为数据访问层的上层,内部调用数据访问层提供的方法,来完成数据的存储与读取。表示层则位于最顶层,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和呈现系统响应结果。接口访问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直接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标准化和规范化地开发,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重用性[6]。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

1.1 数据层设计

数据访问层在三层体系结构中是数据处理的基础。数据存储方面,本系统采用了MySQL、Mongo、Redis、ES、文件服务等多种数据存储和交换模式,以支撑不同数据量、不同频次的数据访问需求。对于外部数据访问,通过租户隔离和集中授权管道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出。本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员和劳务人员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与维护,主要描述了系统中的劳务人员、管理员、班组、项目、考勤、合同信息实体的状态,以及其间的关联关系[7]。系统实体E-R图如图2所示,数据库核心表如表1所示。

1.2 应用层设计

应用层的工作方式是接受请求然后做出响应。本系统主要实现了实名制管理、合同管理、人员考勤、培训教育、系统管理五项子功能,管理员可以对劳务人员的基本信息、培训信息、合同信息等信息进行录入;对合同、考勤等信息进行查看及导出;劳务人员可对基本信息、合同信息、考勤信息等进行核对[8]。系统功能架构图如图3所示。

1.3 表示层设计

表示层能够为用户和应用提供相互交互的接口,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用户和应用之间的对话交流。本系统由企业管理端(PC管理端、移动APP管理端)及劳务人员移动APP端(乐工宝)组成,将智能考勤硬件中的物联网和人脸识别两项核心技术与云技术进行深入融合,以实现集工人信息采集、智能管理、数据统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通过PC管理端和移动APP管理端的协调运作,可以轻松的切换工作场景,打破空间限制,实现远程和移动的办公,将管理轻松化、高效化。其中,PC管理端功能全面,可以充分满足公司的管理需求,处理各项简单或复杂的工作事项。移动APP管理端可提升劳务管理的便携性和实时性,劳务人员移动APP端可实现员工考勤及相关信息查看,保障劳务人员的自身权益[9]。

1.4 系统性能

系统性能需满足以下要求:

1)机密性:本系统为公司内部所用,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需要特定的存储,防止外部人员或应用程序随机访问[10];对于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安全算法加密,从而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机密性。

2)易用性:考虑系统用户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复杂的操作系统不利于推广实现,故系统页面设计简洁美观、易操作,并编制相应的系统说明手册、开展相关培训加快系统应用推广进程。

3)可维护性:系统采用开放式标准数据格式,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更新和调整,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基础。

4)稳定性:系统应具有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减少正常运行期间出现错误的频率以及系统异常,对外界的干扰要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

1.5 系统实现

本系统应用端分为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管理人员Web端)、数字项目平台(管理人员APP端)、乐工宝(劳务人员APP端)。

1.5.1 数字项目管理平台

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可在数字项目管理平台(Web端)对所在项目部的劳务队伍、班组、人员信息进行增、删、改、查。在“预警中心”模块,可实时查看劳务人员超龄、身份证过期、人证不一致、长期未出勤(预警阈值可依据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等预警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预警中心界面如图4所示。

1.5.2 数字项目平台

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在数字项目平台(APP端)实现信息化应用的移动办公、外部或异地的无差别办公。可以实时查看各劳务队伍、班组的劳务人员分布、考勤信息、培训教育等情况,另可依据项目部各考勤硬件设备所在区域,结合劳务人员上下班打卡时间,判断劳务人员作业轨迹。以便及时掌握劳务人员信息,为项目内各区域作业、跨项目作业时灵活调配人员提供数据支撑。管理人员APP看板如图5所示。

1.5.3 乐工宝

专为劳务人员设计开发的乐工宝(APP端),可助力劳务人员维护自身权益:可在此APP内查看个人既往打卡记录、缺勤记录等出勤信息,以便在工资结算时核实个人实际出勤工日;如遇个人作业区域临时变更、考勤硬件设备临时断电等突发原因导致的无法打卡等情况,可自行在此APP内申请“补考勤”。劳务人员出勤信息查看如图6所示。

1.6 优化测试

本系统主要使用黑盒测试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保障系统的运行质量。其中,劳务实名制管理的测试说明如表2所示,实名制管理模块下8项子功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此外,还结合功能测试对系统机密性、易用性、可维护性、稳定性等非功能方面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页面刷新速度慢、数据冗余等问题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2 结 论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工程劳务人员管理系统不单单是数据资料的统计收集,更多的在于服务施工项目及解决劳务管理问题:本系统填补了以往劳务人员没有专属客户端的空白,对于劳务人员而言,可以随时查看个人的出勤情况、电子合同等信息,为个人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于管理层级而言,劳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次数、从业表现等信息被详细记录,助力班组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决策层级而言,劳动资源的数据统计对公司通盘的计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用工数量和考勤情况实现真实有效的动态监控,系统化管理劳务工人的基本情况、安全教育培训、劳动合同签订等信息,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档案,方便以后调取查询。同时,此系统也将劳务人员的诚信考核纳入其中,督促个人开始注重自身的诚信记录和考核,提高了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行业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构建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行业向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发展。

尽管此系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待改进之处。未来可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提供更加友好和便捷的界面与功能,提高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 陶涛.如何在建筑行业有效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信息化 [J].建设科技,2022(2):78-80.

[2] 程少东.北京某城建企业劳务直管模式研究 [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3.

[3] 王治国.河北省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济南:山东大学,2015.

[4] 刘丹汶.东莞市建筑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济南:山东大学,2016.

[5] 方静.建筑施工企业强化劳务管理的有效方法 [J].中国市场,2022(2):103-105.

[6] 莫玉婷.建筑劳务实名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D].深圳:深圳大学,2020.

[7] 黄建城,徐昆,董湛波.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架构研究与实现 [J].建筑经济,2021,42(11):25-30.

[8] 段伟.建筑工程智慧工地质量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3.

[9] 史弘扬.基于流处理的智慧工地设备实时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沈阳: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22.

[10]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深圳市建设工程项目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续期的通知 [J].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2023(28):17-22.

作者简介:王聪(1997—),女,汉族,山东东平人,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网络安全、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

标签:  劳务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