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曲说阴阳刚柔见明道

known 发布于 2025-09-16 阅读(224)

唐昌虎

去年春天,成华区新文化馆落成,中青年四人书画展请我观展,见到了代明道的书法。认识明道是因为郑军的关系,那是五、六年前的事。郑军爱好收藏,一天郑对我讲,在我居住的成华区,有位青年教师的书法很不错,今晚大家见见面。即到来时才感觉到明道是一个很实在、很有见地的书家。后来明道来过我家两三次,都是谈的书法,从他口中大约知道他学得很多、很杂,时间久了,知道他更喜欢行草。

即到这四人展,我才一窥全豹,认真审视了他的作品。从唐宋明清到民国至当代的大家,他的书作中都有其影子。从摩崖碑刻到墓志,以及现代书法也留有痕迹。他同大多数书家不同,采取的是广种广收的策略,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本身是教书法的,在我的教学中不赞成这种方法,因为书写只是一种方式,书法的真正目的不需要这样多的手段和方法,对于经验和时间都不够的年轻人来说,全面出击只会广种薄收,除非是立大志者,不然则难以学成。明道看来是有心人,也是事成者。在这批作品中,我很欣赏他写的苏东坡《前后赤壁赋》,如果马虎观瞻,还以为是临怀素小草千字文,他信手写来,几乎形神兼似,可见其用功之深。在草书学习的范本中,怀素小草千字文是非常好的一个范本,原因在于文本的准确性,这是后代书家难以比拟的。其次在文字直画和曲画的处理上,阴阳结合、笔断意连。为什么碑刻难于柔和,因其直画太甚而伤阴;大草容易零乱,则阴气太重而害阳。故从此帖而奠定了明道书法的大概,临事而不乱,处阴阳之融合。作品 《效贤积善联》 学其乃师变其师画,参糅合之意。《谢无量诗》中,既有谢师笔意,又有乃师笔意,还有怀素小草千字文笔意,这就成了明道的面貌。

第二类大草,约见其有功之深。怀素、祝允明、王铎、徐谓、倪元璐等的帖似乎他都临过。求的是一个缱绻与放荡,开阔而约束。心之所至,笔之所达,能尽能,虽不求尽到,但表现出其性格本身也具有狂放的一面,其中字眼表现得尤好。

明道还着力于第三类摩崖石刻的掌握,在表现大和力的同时,还注意到细节的处理、虚实的对比、刚柔的结合。第四类现代笔墨《无聊》《禅悦》,无论从墨象、空间处理,速度掌握,细节变化都是成功之作,充分展示了其创作空间变化的控制能力。

行书练习,苏东坡、米芾、董其昌、赵孟

标签:  明道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