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出新意豪放寓妙理

known 发布于 2025-09-16 阅读(336)

王兴国

苏轼在评价吴道子绘画时有句名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说吴道子在旧的作画套路中画出了新颖的思路,在豪放不羁的风格之外寄托了高妙的韵味。这也是一句非常经典的文艺创作理论,不但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诗文创作。我想,用它来概括郭彦飞的书法创作特征也是很贴切的。

郭彦飞现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双流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也是十五年前就加入了中国书协的实力派书家。目前,他还担任四川省书协正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专委会常务理事,是当今巴蜀书坛创作成果丰富且十分活跃的一位书法家。

十多年前,因为作品同入中国书协主办的作品展,我由此认识了郭彦飞。近几年在成都,我们有过更多深入的接触,这使我对郭彦飞的书法学习历程与书法教学活动及其丰富的创作展示成果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彦飞兄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书法,他本是双流棠湖中学(国家级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后来因为爱好书法,他陆续参加了四川省书协举办的书法临帖班、书法大专班及何应辉书法工作室学习,在书法上几乎倾注了其全部精力并可谓痴迷其中,为了排除其它工作与事务干扰,他寻找机会转行到了棠湖外国语学校做起专职的书法教师。如果从中学教师职业岗位来说,书法学科因为不考试而显得可有可无,在仅有的几所学校常常都是点缀而已,远不及语文、数学、外语这类“主科”重要,因此学校书法教师的地位亦远不及前者。但是因为兴趣所在,在中学书法教师这个岗位上,彦飞兄却如鱼得水。他可以心无旁骛地一门心思搞书法,日日临帖,天天与宣纸毛笔打交道,与古人的碑帖打交道,使他有了常人难得的工作之愉快!在这里,他不但把自己的书法学习与创作不断推高,接连参加了许多国内外重要的书法展赛活动,获得了中书协第二届隶书国展二等奖、四川省第七届巴蜀文艺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重要奖项。同时,他还把中小学书法教学工作这个常人看来难有成效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通过在校内外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了多名中学生走入书法专业院校,带动了双流区一大批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从事书法教育,收授数百名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等成年学员,使双流棠湖外国语学校成了成都有名的书法特色学校和培训基地,从而把双流的书法教育与社会普及推广活动开展得很有特色、很有影响。因此,他身边也汇聚了很大一批书法“粉丝”。

当然,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与成绩的取得,我想,一方面缘于他做事的认真执着与魄力,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对书法事业的投入,对书法艺术的参悟与表达能力,使他在书法创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郭彦飞的书法五体皆能,尤以隶书最具特色与影响。他的隶书主要取法于《张迁碑》《鲜于璜碑》,取二碑厚重奇崛之风格,而在稚拙灵动方面可谓过之。他善于将书法的笔墨变化,线质之圆劲与粗细、直曲等处理得很有节奏感。同时在作品的整体章法上亦非常考究,从而使观者能从中感受到十分鲜活的笔墨变化。也就是说,他的隶书给人的感觉一看就很有传统根基,但同时又很有笔墨书写性和时代活力,这自然不同于传统碑帖而富有个人的创新。他的书法整体呈雄强豪放之气,看似颇具个性,而实则是他多年来深入临摹古人,广泛学习经典法帖,在遍取古人精髓的基础上形成书法个性追求的结果。其看似粗犷豪放大气的字形与线条、笔墨之中,实际上处处都包含了他对书法的用心思考,包含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多种技法与艺术原理的生动运用。所以,他的书法既有严谨的法度,又有时代新意。其厚重苍茫、豪放博大的气势下,又具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具有艺术创作原理中所包含的诸多精妙之理。正好切中苏轼那句名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在我与他的交流中得知,诸多书体中,他对隶书可谓最爱。这源于二十年前在乐山举办的四川省书协临帖班上,他亲眼观看著名书法家何应辉先生做隶书临写《张迁碑》示范时的感触。当时他第一次见到何老师写字,观其手执长锋羊毫,饱蘸浓墨,临写时一笔一划,沉稳洒脱,既具有临摹法帖面貌,更是直追其神采,写得生动感人,其奔放畅快的书写深深地打动了他。从此,他便深深地喜欢上了隶书。之后他便以大量时间来临写《张迁碑》《好大王碑》《鲜于璜碑》等汉碑名帖。他十分喜欢石碑的厚重大气,因为石碑既具豪放雄强之美,又不乏灵动稚拙之姿,很是耐人寻味。其后他又广泛临摹过《乙瑛碑》《曹全碑》《礼器碑》等汉隶经典中秀美一路的风格,还旁涉取法了《三公山碑》《公乘田鲂画像石墓》《开通褒斜道刻石》等雄强奇古、率真古拙的汉隶碑帖,因而化出了他笔下个性十分鲜明的隶书作品。2014年,他创作的隶书作品《杜甫秋兴诗三首》获得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能够摘取“兰亭奖”,这在许多书法同行来说都是经久的梦想,彦飞实现了,这证明了他书法创作所达到的高度。他的这件作品在创作中无论从整体安排,还是到每个字的结构造型,线条、墨法及字与字之间的和谐呼应,都体现了丰富的艺术元素。作品是以他所擅长的融《张迁碑》《鲜于璜碑》与《礼器碑》等多家汉隶名品于一体的风格来展现的。作品中着力强调了字的形态正斜、收放,线条的轻重、粗细,墨法的枯润等多种关系,真正达到了骨肉停匀、阴阳相济、欹正相生的变化与高度对立统一的关系,达到了一件真正的书法艺术作品所应具有的高度。

隶书之外,郭彦飞的行草书、楷书与篆书等都有着不俗表现。篆书方面,他曾深入临习过《峄山碑》《袁安碑》《新莽嘉量》《秦诏版》等帖,这本是他为了提高其隶书书写线条的质量,以加强作品中中锋圆笔和细线条质感的一种辅助学习,但因为他较高的领悟把握能力,在篆书上亦打下了扎实功夫并取得了不俗成绩。他的篆书四条屏《道德经》写得雅致精美,以《峄山碑》为基,兼有《秦诏版》意味,线条细挺匀整,圆转中具有硬朗之态,整齐中富有变化之姿。楷书方面,他以《张黑女墓志》为基,同时吸取了虞世南、智永、颜真卿、赵孟

标签:  书法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