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人应有的人文素质(包括创造力、审美力),以艺术领悟的酣畅淋漓追求人生的幸福感,并享受崇高的精神愉悦——“永远像个孩子一样自由徜徉”,单纯、率真,义无反顾,愿意燃烧激情去超越自我、满足期许;同时也应以积极服务社会、善待环境的方式真正实现公民价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素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人格魅力、思考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均为言传及身教示范。使“亲其师,信其道”,不再居高临下,让共同探索成为未来教学的常态。
正如“教育”的拉丁文EDUCARE,本意即是“引出”,无论是教育还是美育,最高级的结果不外乎“引出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智慧和美感”。所以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蔡元培先生总结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对" 话
M:您是如何理解美育的?
H:通常我们把美育理解为一种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或教育活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旨在通过文学艺术,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美育不仅彰显了文艺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而且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不断影响和丰富我们的生活。
当下我们提及的美育,共识不应止步于艺术技能的传授,更应关怀个体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创造力、审美感和文化意识为重,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为前提,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标。
M:您对四川版画创作生态有什么认识?或者四川版画艺术与全国相比,有什么鲜明特点?
H:无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还是近当代四川的创作版画,一直以来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它既传承文脉,又注重创新,为中国版画艺术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元素。四川版画在全国范围内有其独特的地位,为中国版画领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M:在教学实践中,您又是如何理解版画创作?
H:理解版画创作是教学实践的关键,它涉及将具体的技术、创意和审美概念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版画艺术观念、实践技能和表达的创造力。
M:版画教育与版画创作、版画艺术之间的关系,能谈谈您的理解吗?
H: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了版画领域的生态系统。
M:川音成都美院版画系的成立,无疑对四川版画艺术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您对版画的“传承”有什么新的看法?
H:“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既尊重传统,又开放思维,注重创新和多元性。
目前,我们比较在意的是“传统与创新的平衡”“跨学科交流”“文化多元性”“教育与培养的机制”和“社会参与”, 只有将过去、当下与未来串成一条线,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才有望推动四川版画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M:那么创新又该如何做呢?
H:永远持有好奇心,不断尝试新事物,并保持开放的思维,有破才有立。
M:作为首任版画系主任,您对川音成都美院版画系有什么样期待?
H:努力走得更远。
M:现在,有想对第一届版画系的同学们说的话吗?
H:关注社会和文化,充分表达自己,享受艺术之旅。
贺思恩
教授,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高校版画教学与创作促进联盟副主任兼秘书长。多次担任策展人,作品曾多次入展国际国内重要展览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