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艺术之印留文化之痕

known 发布于 2025-09-19 阅读(317)

版画是一门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就制版技术而言,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土陶器皿上用绳、布、席印压的几何图纹。印与痕的关系,一直伴随人们的生活、文化与科技。书法家金石学习的拓印教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民间年画、插画、画谱的使用等都与版画技术息息相关。可以说,版画技术和版画制品与人们朝夕相处,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开端,正式使用“版画”一词也始于此。教育作为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中国现代版画教育,源于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于1928年成立“朝花社”,1931年开办木刻讲习所,推动我国现代版画创作。麦绥莱勒(比利时)和珂勒惠支(德国)等现实主义版画家对我国现代版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爱国青年成立“一八艺社”“无名木刻社”等众多木刻社团,社团代表有江丰、艾青等,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现代版画创作。延安解放区木刻是中国版画教育和版画创作本土化阶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承担了抗战时期解放区版画人才培养的重任,乃我国最早的现代版画高等教育。

四川版画是中国美术大家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着光荣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四川版画发展与中国现代版画发展一脉相承。从新兴木刻运动伊始,在鲁迅先生提倡和时势的驱动下,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便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代版画家艺术创作的重要场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李少言、牛文、林军、吴凡、李焕民、徐匡等版画家为代表的黑白木刻,以刀峰塑造新时代,以黑白碰撞新思想,使四川的黑白木刻作为早期全国版画界的三大学派之一。1992年,我国首个专门从事版画收藏与研究的博物馆——神州版画博物馆在四川成都成立,这也是中国近现代版画历史收藏系统中较权威的机构之一。

对四川版画高等教育而言,2023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23年6月,四川音乐学院积极响应新时代艺术教育的需求,基于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需要,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紧扣需求、科学前瞻”的原则,批准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音成都美院)建立版画系,这是1997年以来,四川省美术院校建立的第一个版画系。版画系课程设置传统课程包括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当代课程包括材料与表达、数码版画、书籍插图及立体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跨界版画等。版画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版画家举办讲座和开设工作坊,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版画展览赛事,为学生提供作品展览与交流的机会。“版画系秉承传承、理性、学院、国际的办学理念,为四川省培养新时代版画人才。”川音成都美院版画系首任系主任贺思恩教授说。

无疑,川音成都美院版画系的成立将为四川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版画人才奠定更加厚重的基石。《现代艺术》作为四川文艺宣传舆论主阵地,曾先后专题呈现中国版画里程碑式人物、艺术大家李焕民,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先驱李少言,以及第二届西南青年版画创作推动计划等,此外为推动青年版画创作,在“新锐”栏目不定期推出优秀的青年版画艺术家,希望借助这样的方式,激发当代青年对版画艺术创作的深入探索。

镌艺术之印,留文化之痕。值此川音成都美院版画系成立之际,《现代艺术》特别携手川音成都美院版画系,呈现全国部分版画名家22位的寄语祝福,版画系7位首任教师的作品及其美育创作感言等,以飨读者。这不仅源于现代版画之于中国文化深厚的传统,更在于我们为四川版画在现代中国版画进程中的时空留痕,及未来前景的关心、信心与时代担当。

(鸣谢:川音成都美院陈胄、陈文为本文提供资料)

标签:  版画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